捷德推出安全证件解决方案
2004/03/23
装有微型芯片的现代身份证件为边境控制提供更大的安全性。
2004年3月, 汉诺威/慕尼黑。 无论是跨越国境, 进入公司办公楼,还是登陆封闭的内部网络系统, 快速准确识别个人身份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使用生物特征如指纹, 虹膜及面部特征, 能够清晰准确地识别个体的身份。 为保障进行身份检查时的安全性, 未来的旅行证件计划将包含存储在电子芯片内的生物特征数据。 国际高科技集团捷德公司为推广国际旅行新规定, 为客户提供推出带有芯片的护照的全套系统组件,芯片内存储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
"普通的认证方法, 如密码及签名很容易忘记, 被盗或者被伪造。 生物特征数据则是与某一特定个体紧密联系的特征, 因此不能被伪造。" 捷德公司产品经理Michael Bauer先生 说。 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是指纹比对, 包括指尖特征点的扫描。 建立一个人的身份数据需要约12个特征点。 不幸的是, 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可读的特征点,使获取个体数据变得非常复杂。 通过扫描从个体的虹膜获取的数据更加可靠, 因为它提供了是其他可辨特征六倍的数据。
多年以来,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CAO) - 联合国的国际航空特别机构, 一直努力为身份识别建立一种统一的技术标准。 该组织倡议护照拥有面部识别特征。 这种方法提供了通过面部识别软件及通过读取芯片内存储的数据, 然后与视觉检验相对比的可能性。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两个不同步骤来进行。 第一个步骤是采集眼睛, 鼻子和嘴的几何位置图像, 然后使用特定的算法将这些信息转换成数值。第二种方法是依靠面部红外放射方法。
拥有生物特征数据的新型身份识别文件推出后, 需要升级综合支持系统。捷德公司拥有适合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我们的解决方案符合ICAO的所有要求,并可以定制并集成到新的或现存的文件系统中。 " Bauer 先生说。在芯片身份证件发放之前 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为防止滥用, 登记官员在被允许进入登记系统之前必须确认他们自己的身份。 方法是使用含有生物特征数据的授权卡。 开始认证过程, 工作人员将卡片插入读卡器, 并将其手指放在传感器上。 系统将获取的数据与存储器中的数据相对比, 然后给出许可访问的信息。 这一步骤被称为"卡内比对"。
这时工作人员才能正式开始"登记"工作, 采集申请身份证件的人的数据。 包括姓名, 地址, 眼睛颜色及身高的信息被记录下来。 下一个步骤包括采集生物特征数据。 例如, 使用数码相机获取的面部特征信息。 该信息用来计算面部识别算法。 为保护这些数据, 捷德公司使用了公共密钥基础设施, 生成一个私有密钥和一个公共密钥。 这两个密钥有效的防止了芯片复制。
未来的集成了生物特征的旅行证件技术已经诞生了, 全球各国政府都在极力倡导使用这种旅行证件。 实际上, 到今年年末, 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公民将有望在旅行时携带拥有生物特征身份功识别能的旅行证件。
北京捷德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