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福特全力推动视频会议“商用时代”

2004/05/31

  在追求效益的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寻求一种利用更少的资源来完成更多任务的策略,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就是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开展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不仅能实时传输视频与音频信息,使协作成员可以远距离进行直观、真实的视音频交流,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帮助使用者对工作中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如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等,从而构造出一个多人共享的工作空间。由于视频会议允许用户在可视的情况下交换信息,因此它几乎能够应用于任何情况下,从而提高通信的质量和效率。无论是用于传达产品介绍、销售活动、员工培训、管理信息还是增强分散地的协作计划,视频会议都日益成为一种能带来竞争优势的实用工具。作为一个能行之有效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在自己的一些部门尝试推广这种视频会议。

政府及垄断性行业的应用已趋饱和
  视频会议系统在我国开始发展的初期,政府部门及电信、金融、电力、铁路等垄断性行业的应用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逐步推进,政府部门更加关注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在经济发达地区(例如浙江、山东、广东),视频会议网已覆盖到地市级城市,有的甚至覆盖到县一级。除各级政府之外,其它诸如检察院、法院、公安和水利等职能部门也是视频会议系统的重要用户。赛迪网曾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现状做过调查,发现政府办公占全部市场份额的46.6%,电信、金融、铁路、电力等行业占据了33.2%的市场份额,而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由于尚处于发展初期,所占份额分别是8.7%和7.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视频会议系统在政府部门的应用应该说已呈饱和状态,未来发展的潜力不是很大。可以说,从政府应用占主导转变为商用占主导,已经是视频会议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从政府应用转型为商用的过程中,众多系统提供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大中华区领先的IP视音频会议系统提供商深圳瑞福特公司(www.radfort.com ),正致力于全新一代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面向企业集团、政府、教育、电讯公司等用户提供企业级、电信级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首家宽带Internet硬件会议室系统提供商。该公司开发的Smart In One及Smart Meeting等系统,极大地促进了IP视音频会议的商用进程。记者在该公司采访时了解到,前几年,导致视频会议难以突破商用瓶颈的原因有二:一,传统的视频会议需要铺设专线,而动辄上千万的专线费用让众多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二,传统视频会议功能有限,不能满足企业在召开会议时全方位的沟通要求。

  "视频会议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但是迄今为止,视频通讯系统仍然是贵族消费,主要是政府与垄断性行业,如电力、电信、金融行业等。"作为国内视频通讯领域发展的见证人,瑞福特的CEO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视频会议在通讯行业已经存在了30多年,但在90年代以前,这些系统一直使用专用的编解码硬件和软件,会议呼叫的各终端使用的编解码器必须来自同一个厂商,否则不能正常工作,这种非标准化系统产品的使用极大阻碍了视频会议领域的发展。

  另外,当时的网络状况非常不稳定并且带宽不理想,限制了视频会议系统的传输速度。视频传输在理论上可以达到30帧/s以上,能够与电视的视频传输速度相符(电视视频传输NTSC制式为30帧/s,PAL制式为25帧/s),而当时视频传输速度一般不超过15帧/s,这样一来,全动态的视频图像几乎是不可能实现,得到的图像质量一般也不太稳定,图像窗口尺寸也不尽人意,所以很难大规模地投入到商用视频通信市场中去。

商用条件渐趋成熟

  1997年3月是视频会议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之一,ITU-T(国际电联电信委员会)发布了用于局域网上的视频会议标准协议--H.323,为那些与Internet和Intranet相连的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互通的标准,各厂商纷纷推出符合该标准的视频会议产品。在此以前,用于ISDN上的群视频会议标准协议--H.320一直主导着视频会议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发展。

  而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大型网络运营商对网络环境的建设和改造,以及ISDN、DDN、VPN、xDSL、ATM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视频会议系统的使用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因此无论是通讯行业还是IT行业,都对视频会议领域重新进行关注,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趋于成熟,价格开始下调,图像传输质量大为提高。所有这些,都为视频会议的大规模商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目前,随着硬件性能的大幅度提升,IP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全球化趋势,基于IP协议的与介质无关的Internet视频会议系统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这种趋势是具有革命性的,以往的视频会议系统专用性太强(设备、线路、软件)、费用高昂,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而IP视频会议系统由于与介质无关,非常容易被广泛应用到Intranet、Extranet、Internet当中,为企业在内部会议、客户服务、外围合作、伙伴沟通以及电子商务各方面发挥巨大作用。IP技术的这些特点为视频会议迅速扩展到各类终端用户提供了充分条件。视频会议的市场重心已不可逆转地由政府用户市场向更广泛的行业、商业用户市场转移。以瑞福特为例,该公司拥有三个系列的音视频会议系统,Smart Meeting系列、Smart Point系列和Voice Point音频会议系列。而完全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以MCU为核心的瑞福特第四代IP视频会议系统,全系列产品线涵盖大中型会议室会议终端、桌面PC会议终端、移动会议终端、IP可视电话、语音通讯系统,能满足任何网络、任何级别、任何规模应用的产品组合需求。毫无疑问,瑞福特的这一系列产品,将大大推动视频会议由政府用户市场向更广泛的行业、商业用户市场转移的进程。

  其次,市场重心由专用市场向低价位普通用户市场转移。

  由于网络条件、技术水平、生产工艺等因素在该时期内的变化,视频会议系统已经从高价位专用市场向低价位普通用户市场转移。在未来的细分市场上,政府、教育、金融市场仍然占据重要的位置;但商业用户的增加已成为一种趋势。从近年来电力行业在IT方面的投资势头看,电力市场将有显著的增长。但是,最大的投资将来自电信运营商。各电信运营商将打造全国性的视频网络,对公众展开各种视频业务,并力图以此为契机促进整个宽带多媒体市场的发展。瑞福特针对各行业应用开发的企业内部协同工作系统、金融多媒体会议系统、证券多媒体应用系统、政府行政事务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远程培训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网络广播系统、可视化虚拟合作系统,能满足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应用组合需求。

  再次,功能需求出现横向扩展趋势。

  用户对视频会议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声音和图象的传播上,其它一些附属功能如文件传递,在线PPT交换演示等相关商业、行政功能的需求也开始浮现,并进而出现更深入的细分,且反应到用户对产品的选择上。

  流媒体广播技术作为视频会议补充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中。大部分广播会议如网上路演、采访、现场会等,主要为用户传输多媒体信息,相互之间很少交互,这种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视频会议功能的扩展。

第四,安全性有了质的提高.

  以前,制约视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安全性,许多用户出于信息安全方面的担忧而拒绝使用这一可以极大提高其工作效率的新技术。对于视频会议系统需求特征,调查发现,视频音频质量、安全可靠性、易用性排在前三位,可见用户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各大系统提供商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安全性问题。如瑞福特的以MCU为核心的第四代这IP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从网关到会议控制等四层保护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了"黑客"入侵的可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使用成本的空前降低。

  与传统视频会议时代动辄上千万的专线费用相比,如今安装一套最新的瑞福特IP会议系统花费不过几十万,相对于节省的大量差旅费用而言,一般的企业都非常乐于接受。即使是那些实力较小的企业,也可以通过租用的方式使用。

  目前,电讯服务市场已进入启动阶段。中国电信、联通、铁通等运营商已经在积极开展视频会议电讯服务试点,预计今明两年将开始积极推广企业租用市场。由运营商提供的运营商级视频通信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用户一个新的选择,并且也是视频通信应用未来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CTI数据显示,中国有30~50万中小型企业用户有视频会议、语音会议、VPN等租用的需求。以每个月1个点1000元算,企业每年租用的费用1000*12*3(3个点)=36000元,30~50万用户每年市场容量即超过140亿元。

  瑞福特是国内较早采用租用方式的供应商之一,其子公司"互联天下"(www.vnetoo.com )正瞄准该市场全力展开相关工作。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以及使用成本的不断降低,视频会议正逐步突破商用的瓶颈,成为一种非常现实而高效的沟通方式。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众多厂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扩大用户已有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范围。视频会议必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将在人们的沟通领域掀起一轮新的"革命"。

深圳瑞福特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



相关链接:
瑞福特视频会议在厦华企业的成功应用 2008-11-26
瑞福特视频会议在厦门宝龙房地产的成功应用 2008-11-26
瑞福特:把握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视频会议市场 2008-10-21
南宁市政府视频会议案例 2008-07-23
瑞福特视频会议全国巡展北京站高调亮相 2008-06-18

分类信息:     新闻频道   视像通信专栏_新闻   技术_视像通讯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