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
系统的技术应用背景
IP视频交互技术的发展
会议电视作为数字视频通信的先驱行业,已经发展20多年了,顺应三网合一的趋势,已势必进入重要的转型阶段。转型之一就是交互可视通信所依附的传输网络基础,由电路交换式的ISDN和专线网络向分组交换式的IP网过渡。转型之二是:其所针对的市场目标将由大型公司、机构会议室向小型的工作组会议室、个人工作桌面延伸,最终发展到家庭。
1992年至1996年的几年间,国际上多媒体通信产品的应用基本上是基于ISDN网络的,如各种大型的视频会议系统、桌面型的小型视频会议系统、远程医疗应用等。它们采用的国际标准均为ITU-T
H.320(ISDN网上的多媒体通信终端设备)。但近两年,通信行业对多媒体产品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基于ITU-T H.320标准的多媒体产品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前景已经不乐观。其主要原因是H.320终端的覆盖面和灵活性较差,对网络环境的要求较高等。
一些发达国家的视讯公司已经基本停止对基于H.320标准的视频会议产品的开发和研制,H.320标准也基本上处于被淘汰的地位。从国内来看,大型多媒体通信系统越来越倾向使用较高带宽的IP通信方式。而ISDN则主要用于用户接入,局限于ISDN技术的多媒体通信的规模也不会很大。从这几点看,开发基于ITU-T
H.320标准的多媒体通信产品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的市场需要。
与此相对比的是,IP网络(包括Internet、Intranet、LAN)对于多媒体通信的需求却在近两年间急剧膨胀起来。首先,国内Internet网的建设正在大力进行当中,
Chinanet、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已经开始大规模投入运营。其次,从国际上网络和通信建设的实际情况上看,IP网络已经战胜了其他网络成为了网络工业界的赢家,IP网络已经是事实上的网络工业标准。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ITU(国际电联)停止了对ITU-T
H.320(基于窄带ISDN的多媒体通信终端设备)标准的进一步研究,而将多媒体通信标准定位在低成本、高性能的基于分组网的多媒体通信上。
IP视频交互技术的标准
1996年6月,ITU-T H.323协议通过,定名为“分组多媒体通信系统”(Packet-based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s),其主要面对的应用需求就是在IP网络之上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该协议推出后获得了各视讯公司的广泛支持,推出了各种基于H.323的视频系统。1998年2月ITU-T
H.323协议的第二版通过。本文并不涉及对H.323协议的讨论及解释。
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
中杰公司在长期的网络多媒体应用开发中与各家先进的视讯公司保持密切的技术合作,经过长达半年的测试及选型,最终确定采用以色列VCON公司提供的压缩/解压硬件,开发了“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这一领先的多媒体产品。
工作模式
1.点对点的视频交互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视频交互方式,所有的基于H.323协议的视频交互系统都会支持该工作模式,但是通常对网络的带宽要求差别很大。绝大多数视频交互系统通常可接受的图像质量要求384kbit/s的网络传输速率,即使利用最新的H.263编码方式,也需128~256kbit/s。由于是交互式通信,加上网络传送的负荷,一个实际的点对点的可视通话,可能要占据此带宽的2.5倍(800~900kbit/s)。
中杰视频交互系统充分利用VCON的VPP图像压缩/解压算法,在H.261编码方式下64kbit/s的网络带宽即可获得较好的图像及声音效果。同时本系统的图像及声音的传输是可调的,即在网络条件较差的条件下,保障语音的传输,图像的传输帧数可以降低至1-2fps,同时语音的传输也可以根据网络条件选择8
kbit/s或16 kbit/s。
2.通过MCU的多点视频交互
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支持硬件(如VideoServer)或软件(如Ms ILS)的MCU多点视频交互系统,其多点视频交互功能取决于多点控制器的多点会议容纳的数量及会议控制方式,通过MCU的多点视频交互。
3.不通过MCU的多点视频交互
基于MCU的多点视频交互往往实现的代价非常昂贵,而且支持的用户数量有限,所以利用IP Multicast技术的分散式多点视频交互式一个较好的解决方式。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支持不通过MCU的多点视频交互,理论上对多点视频交互并没有用户数量的限制。
软硬件组成
1.硬件组成
VCON E-25PRO编解码器
高质量的MINI NTSC/PAL摄像机
电话听筒
支持耳机及多媒体扬声器
2.软件功能
*系统启动:系统是随同计算机的启动而一起启动的,系统启动后,将有一个IP视频交互系统的图标显示在托盘(屏幕的最右下角区)上,此时系统一直处于监听状态,当有控制信息来自主控计算机时,系统将根据控制信息作各种相应响应。
*图像控制的功能选项
*功能显示
*实时照相
*IP联接
*中心管理
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为运营商提供中心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计费管理和网络管理等功能:
*用户管理:对参与IP视频交互的用户信息进行管理维护。
*计费管理: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对参与IP视频交互的用户进行费用计算。
*网络管理:对参与IP视频交互的用户终端设备、网络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对MCU的管理调度。
*工作在网络速率64Kbps—1.5Mbps之间可调;
*FCIF格式帧速可达30fps,QCIF格式帧速可达30fps;
*FCIF下具有清晰的图像,支持16bit以上VGA真彩显示;
*支持全双工音频,清晰、无回音和干扰;
*支持H.323MC/H.323MCU;
*真正支持ITU-T T.120数据会议应用,包括:内置电子白板(T.126)功能、内置文件传输(T.127)功能、内置应用共享(T.128)功能
*具备图像抓取功能,并可以将静止图像作为文件存取;
*Multicast多点广播支持
*各成员、主持人可以录入信息
*主持控制(指定)成员发言,并可将控制权交给下一个主持人
*支持H.323/H.320网关
*自视窗口
*可移动画中画(PIP)
*可调节视频窗口大小直至全屏
*ILS支持
*多声源选择
*支持双摸拟摄像机(NTSC/PAL)
*系统自带1个手持双工电话、1个Philips Mini型模拟摄像机
*系统支持外接音箱输出、音频线路输入、第二复合视频信号输入
特点及优势
方便、快捷地构建IP视频交互系统:以往的会议电视系统建设代价昂贵、建设周期长而且往往需要依赖专用的网络。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可以实现从桌面型到会议室型的大型IP视频交互系统的快速搭建,完全基于IP网络,可以充分利用Intranet、Extranet、Internet的网络资源,大大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
技术先进、操作简单: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完全支持H.323的明细协议,同时直接支持与H.320型的视频交互系统的无缝联接,并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升级以符合新的技术标准。同时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是全中文化的向导式操作,系统稳定可靠、用户操作简单。
用途广泛:中杰IP视频交互系统的应用领域除了本文应用实例中的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的应用外,还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种会议电视、安全监控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