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生存现状录

李为 2003/04/24

风波数年

  将互联网比作十五世纪人类完成环球航行之前的海洋恰如其分,从1995年风靡全球开始算起,互联网进入大众的生活到现今已有8年之久,现在看来这个海洋世界依然是茫茫不见边际。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有什么宝物、有多少,要如何才能为人类所用等等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仍旧是个迷团。

  我们可以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三剑客"--新浪、网易和搜狐,以及TOM.COM、263和21CN等活跃网站比作航行在互联网世界中尚未开拓的航道上的几只船艇。从远距离的互联网发展历史角度来看,这些满怀勇气的探索者只能算是处于起锚启航阶段,他们在大海中的航程尚未离开我们的视线范围。但他们在这几年中所遭遇到的浪潮的汹涌之势,已足于让我们领略到这个海洋的博大和凶险,这令人敬畏,同时也令人兴奋。

  上个世纪末,人们为互联网而狂热的景象至今还让人历历在目。网络公司近乎空前绝后的高成长率使全世界的投资者为之倾倒(以AOL收购时代华纳为最),人们纷纷抛售传统企业的股票以腾出资金投向纳斯达克的网络股。然而,好景不长,进入二十世纪后,互联网开始向人们显现其潮涨潮落的一面,让将它视为平静如镜的湖泊的投资者吃尽了苦头。2000年曾将互联网企业视为宠儿的纳斯达克股市忽地一声暴跌,其中,在凶险澎湃的波涛面前,许多投资者对互联网企业的未来产生了怀疑,失去了信心。"互联网泡沫"、".COM经济没戏"一时间充斥于耳目。互联网企业似乎已沦落到奄奄一息的地步,如若有人再谈及".COM",定会引来嘘声一片,怀疑论者和悲观论调大行其道。

  有潮落,也定有潮涨的时候。在2002年度的季度财务报告中,网易、搜狐和新浪相继宣布盈利。引起了各自股票价格大幅度上扬,其中以网易为最,从2002年1月2日网易股票在纳斯达克恢复交易到2002年11月8日,其股价涨幅已经高达531%。快被投资者所抛弃的".COM"又一次让人刮目相看地活跃在风云变幻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刺激着股市投资者天生敏感的神经细胞。回顾纳斯达克这几年扣人心弦的表现,不禁让人对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企业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下来,".COM"们又会给股票市场带来什么样的表现呢?

  未卜先知是不存在的。先哲说过,了解一个事物的未来最好的途径就是研究它的过去和现在。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中国互联网企业代表们在几年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存在模式(也即是其经营业务种类)来分析其现况,并希望能从中看出其以后发展的轨迹。

生存方式现状

网络广告:裹身之衣

  最初人们对商业互联网的理解是以门户网站为核心的蜘蛛网结构,在门户网站的竞争中,最根本是用户群之争。早期的三大门户网站都经历了带有浓重ICP特色的"内容为王"阶段,这时候的门户网站更像是一个新类型的媒体:以提供信息服务来吸引眼球,以网络广告来维持运作和发展。因此,有不少人称门户网站为"第四媒体"。

  2002年韩日世界杯、"911事件"以及现时的伊拉克战争都为门户网站比平常时节增加了很大的访问量,这些受众资源的增加也门户网站吸引了更多的在线广告客户。曾经饱受批判的"眼球经济理论"仍有指导实践的机会。

  时至三大网站盈利的今日,在线广告收入在总收入中仍占有极大的比重。新浪公司2003财年第一季度(2002年7-9月)财务报告表示,本季度广告营收达649万美元,占营收总额1030万美元的63%;在搜狐公司2002财年总收入2870万美元中,广告收入达到1390万美元,接近一半。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网易的广告收入比重相比新浪及搜狐要少,在网易宣布上市后第一次实现盈利的2002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网易的广告收入仅占20%左右。有分析家认为,网易正逐渐脱离"门户网站"形象,把自己看成所谓的"第四媒体",从而依靠在线广告盈利的模式,这为互联网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谈及在线广告,另一个不得不提的网站是263集团,2002年的三月份,263集团似乎经历过"长痛不如短痛"的决择思考后,壮士断臂般地砍掉ICP部门,彻底退出门户之争,"一意孤行"地发展接入和收费邮箱服务。此番举措是对或错,尚未能下定论,其今后的发展历程值得关注。

  总而言之,随着营收手段的增加,各大网站的在线广告收入比重逐年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与此同时,人们的认识更深一层:商业互联网不仅仅是"第四媒体"!

短信与彩信:雪中之炭

  2000年初,中国移动推出手机上网服务。由于需求市场的不成熟和自身市场推广的失败,手机上网没有多大的应用,但却给互联网企业和普通用户带来了手机短讯信。对于当时身处"互联网的寒冬"的".COM"们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

  在三大网站盈利宣言中,手机短讯收入居功甚伟:在2002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公布后,网易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盈利的门户网站,其中在3848万人民币的收入总额中,手机短讯收入超过1500万人民币。有人戏称"是短讯收入救了网易一命"。

  通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2亿。终端的普及为短讯息等无线应用提供了前景可观的市场空间,目前各大网站纷纷宣布把无线业务列为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最为人关注的是新浪为了扭转由于进入市场较晚,在移动梦网SP排名落后的局面,花费高达2080万美元布收购广州讯龙科技有限公司。而广州讯龙是一个纯粹的SP,由于进入市场较早,一直移动梦网稳居前三强。

  短讯收入将成为互联网企业的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个市场仅仅经过两年的发展就进入了成熟稳定阶段:在2002年年底的梦网SP大会上,中移动为了理顺市场明确提出,后20名的SP将被除名。不少小型的SP企业都在主动寻找大网站谈合作,于是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的市场规律开始起作用了。

  错过短讯市场发展黄金时期的".COM"们纷纷将目光集中在刚出现不久的彩信上。最积极的当属TOM.COM,TOM是在2000年7月才进入互联网门户领域,比三大门户网站迟了近三年时间,从时间上来说,TOM失去了发展的先机。因此,TOM将超越三大门户网站的希望寄托在彩信上,TOM互联网集团CEO王雷雷还认为通过短讯特别是新闻彩信,将使得门户网站的含义从以提供网络内容平台服务为主的"第四媒体"进一步延伸成为以无线增值服务为代表的"第五媒体"。同样错过机会的21CN在去年年底也表示"要抓住彩信机会,进入前三甲"。其余各大网站也是摩拳擦掌,准备放开手脚在干一番。

  短信与彩信,使得互联网首次与电信运营商"亲密接触",同时也将互联网终端的外延从计算机进一步扩展到手机等通讯终端。

收费邮箱:一杯热茶

  对于".COM"们来说,2001年是一个最冷的时期,当他们冷得直打哆嗦时,有人送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这杯热茶就是收费邮箱。

  要使吃惯了免费午餐的用户接受收费观念并非易事,收费邮箱经过艰难的突破后,使用收费邮箱蔚然成风,尤其是企业用户,已将电子邮箱视作商务通讯的一部分。各大网站纷纷进军这一领域,由于这个邮箱市场还有"粘性十足"的特点,对于邮商来说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于是,一场收费邮箱以价格战为主的用户争夺大战展开了。这场大战的激烈程度,单从2002年7月一个月的战况就可见一斑:22日,中华网宣布推出1元邮箱,打破了几天前由新浪创造的2元邮箱新记录,而在前不久,263与21CN刚刚将普通的价格降至了每年50元。对外宣称作为免费邮箱的拥护者的搜狐,则宣布开始对其新增邮箱用户全员一次性收费5元。

  收费邮箱从出现到价格大战只是短短的十几个月时间,这种发展速度的确令人吃惊,也值得思考。价格绞杀战俨然已经是传统经济的运作方式,以".COM"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越来越似传统经济。

  与传统行业一样,收费邮箱也走上了品牌和差异化竞争之路。品牌方面:新浪的"任你邮"、搜狐的"闪电邮箱"、21CN的"世纪邮箱"和中华网的"信天邮"。

  而在差异和个性化方面,263是走得最远的,263新近推出的DIY计划,直言要做成为收费邮箱市场的一家"自助火锅店",根据其需要,选择合适的邮箱组合。

  收费邮箱让网民接受了互联网服务也要收费的观念,让互联网企业变得像传统企业一样运作。

网络游戏:冬日之火

  如果将网络游戏比作为"冬天里的一把火"也是相当贴切的。网络游戏这把熊熊大火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温暖得热血沸腾。一衣带水的邻居韩国在网络游戏方面的发展势头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个个眼热,各大网站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网易的股票价格能翻几番,也因其推出《大话西游》、《精灵》等在线游戏有着极大的干系。

  在网络游戏开发方面,程序员出身的丁磊有很大的自豪感:"自主开发在线网络游戏的,目前在国内只有网易一家"。

  今年年初新进军网络游戏的新浪,矛头直指入行较早但最近却惹上麻烦的盛大网络,称可以给国内6000万的"传奇"游戏玩家提供服务。与许多网站一样,新浪引进的是韩国网络游戏供应商NCsoft公司的《天堂》。新浪雄心勃勃,其总裁汪延称新浪网络游戏年底以前进入国内前三名,明年占据首位。

  今年2月份,21CN代理韩国游戏厂商 Aozora的《新西游记之大唐天下》,随之加紧了进军网络游戏市场的步伐。21CN表示将通过这款游戏来提高在游戏方面的运作能力,以后会增加针对手机用户开发的手机游戏。

  搜狐推出的第一款在线游戏是《骑士Online》,搜狐称《骑士Online》是国内目前最好的3D网络游戏之一;263也表示有意投入加大网络游戏方面的投入。

  网络游戏给互联网带来了浓郁的娱乐色彩,也带来了另一种活力。当然,互联网企业也还有许多别的生存方式,比如各种各样的企业服务,社区服务等。从目前来看,这些方式尚未成为主流。

  ".COM"们在一天天地成长,一天天地增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尽管仍会遇到更大的风浪。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