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第海漂泊深圳人——田老师

王石 2005/06/23

  诺贝尔博物馆出来直奔码头,搭乘18点驶往赫尔辛基游轮。

  斯德哥尔摩去赫尔辛基的航线每天两个航班。所乘的航班呼呼啦啦上来200多人的中国旅游团,田老师在其中。 铁路去哥德堡途中,接到短信息:旅行团哥德堡去挪威比尔根途中。纳闷,回帖:哪位?回答:田老师。嘿,巧了,都在北欧旅行。继续短信交流,意外的发现两天之后都在同一个城市-斯德哥尔摩,相约瑞典首都不见不散。两天后却没能见,居住的地点相距20公里,不方便。询问下站路线,竟搭乘的是同一条船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按中国老话说,缘分呀。

  三年前接受《IT经理世界》采访,结识了田记者。采访在刚搬进的新总部、梅林63号。印象中田记者一张以人为善的笑脸,话语不紧不慢,像个做学问的,还感觉到田熟悉万科。在传媒年轻化的当今,做为一线财经记者,田的年龄明显偏大,但做位被采访者,那是一次愉快的经历,侃侃而谈,没有时尚名词的障碍、没有金钱价值观的迷惑。这大概年龄相近的关系。50年代出生的一代:受革命理想主义教育、狂热文化大革命洗礼、改革开放的思想转型和迟来的大学教育、仍不言弃的事业奋斗和理想主义的坚守。不觉采访超过了预约时间,秘书提醒才结束。

  后没有来往。去年重庆的一次论坛,才对上号,网名"田老师"的就是当年采访的田记者。大概是再次相见是老王登上珠峰以后,田先生的眼神里出现了一种仰视目光。询问中才知道,田先生当年是做为IT的特约记者,个人从事企业品牌战略、咨询业务;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同曾在万科工作的乔老爷是一个学校的。难怪,对万科这么熟悉,有内线。

  至此,开始关注网上田老师的帖子。在"王石ON LINE",田老师的帖子在谈万科时观点是充分肯定的表扬夸奖赞扬,涉及到王石则敬佩加仰视。署名田老师的帖子自然受到一些网友的批评,为什么毫无保留的如此夸奖?甚至置疑其动机?人需要认同,老王亦不例外,但老王更喜欢有独特视角的评判,而不喜欢毫无保留的赞扬,但却理解田老师的表达方式,这是那一代人所独特具有的。

  50年代出生的是在保尔可察金(苦行加革命浪漫主义)、扬子荣(孤胆英雄)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舍身成仁)、江姐、许云峰(视死如归)、雷锋(感恩式的利他主义)偶像崇拜中成长的,会唱前苏联歌曲、哼唱样板戏,即使承认年轻时代接受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社会的现实,仍然无法摆脱理想主义的意识,仍需要心目中的偶像和英雄,王石被现实社会承认的成功却不随波逐流暗的行为暗合了这种诉求,即使没有登上珠峰,登雪山本身的无畏精神已足够,更何况还登上了世界最高峰。我理解田老师的心态。但这种心态恰是这一代人的短板:缺少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不管怎么说,还是愿意看到田老师的帖子,至少可以互相理解,而50年代的人很少上网,活跃网上的又存在明显代沟。

  白色游轮慢吞吞离开码头,浓云展开,夕阳洒向郁郁葱葱斯德哥尔摩,哦,再见了!桔红色夕阳染红了海港、海湾、海岛,整个世界好象升腾、燃烧起来。

  冷风嗖嗖的顶层甲板,同田老师握手相见。那张和善的笑脸。"你看这是谁?"田老师慢斯条理的介绍身边一位高个子平头。"向王总报到,不记得我了吧,王总,我曾是你的兵啊。""记得,上海国企设计总监,怎么不记得?""离开万科这么多年,却在这里见到王总,真不容易。"嘿,可不是嘛,都是来自深圳,在这里相聚,真不容易。"哎,田老师,最近一段网上帖子风格明显发生变化,减少了感情色彩,角度也较中立,有批判意识了,再尖锐些就出彩了……"

  六层邮轮从超级市场、夜总会、卡西诺、酒吧应有尽有。没有兴致转悠,几位深圳的聚在老王房间里聊天打扑克牌。拱猪,谁先输1,000分谁钻凳子腿。

  风平浪静,船平稳行驶,感觉就像大城市的旅店。

作者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