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MESSENGER:

E-mail:marketing@xiaoi.net

TEL:021-39518811

新闻中心/NEWS

智能人机交互 中国未来新技术突破点
2012-12-21 15:00:42

 

  

——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何为基础性研究?何为前沿技术?以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为例:基因工程最早出现在1886年,而我国1999年才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纳米科学的发展更是不容乐观。相较上述两大技术而言,并称三大尖端技术的智能人机交互,它属于基础性、战略性技术,能够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值得庆幸的是,这方面我们不但不落后,似乎还有领先之势。
 

    那何谓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简单说,就是一种让机器实现像人一样“能听会说、自然交互、有问必答”能力的综合技术,它涉及到自然语言处理、语义分析和理解、知识构建和自学习能力、大数据处理和挖掘等前沿技术领域,并需要整合多种信息承载形式(如文字、语音、体感等)的通信和识别等能力。
 

    只有“听懂”才能“作答”。其实,在这里“听”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它指的就是人可以通过语音、体感甚至是意念等方式与机器进行“沟通”。而目前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技术还仅在基础语音识别这一块,但是由于应用场景的缺乏,没有语言模型训练,尤其大规模的平衡语音数据,语音识别实际效果增长缓慢。主要还是用于识别一些命令词汇和固定的语法格式,其中,国外以Nuance(苹果Siri整合了Nuance)为代表,国内则是以科大讯飞为代表。那将“听”来的语音转化成文本以后,如何识别和理解,以及如何处理,就成了智能机器人要做的事情。而这一部分功能就犹如人的大脑,需在听到讯息后,经过思考,迅速给出精准的答复。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已经想到了“能听得懂用户说什么,理解用户的意思,并通过一系列内部运算帮用户找到答案”的苹果iPhone4S新增功能Siri。然而,这正是小i机器人一直在做的事,早在2006年小i申请的这项关于“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专利便已公示。而回顾Siri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成立于2007年,其在2010年被苹果收购。用小i机器人董事长袁辉的话来说:Siri就相当于2007年在美国成立的小i。
 

    而到了国内市场,小i机器人有对于中文语义解析的先天优势及对于国内市场需求的更准确把控。事实上,无论是十年智能机器人的开发背景、应用领域、产品种类,还是在自然语言处理、语义理解、本体理论等等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小i已经远远超越了Siri。
 

    据了解,目前小i机器人在技术储备方面拥有最先进的中文智能人机对话引擎和关键技术发明专利;在通用领域积累了海量的语言知识库和百科知识库,并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在通信、金融等多个领域沉淀了全球最大的行业知识库;基于文本、语音等智能人机交互方式的全渠道整合应用;另还具备强大的智能机器人运营平台。
 

    对此袁辉表示说:“如何把散乱的信息变成有效的知识库,将各类信息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准确抓取你最需要的信息。这不仅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小i机器人一直在努力探求和解决的问题。而要做成这一点,就必须有上亿次的人机交互积累来实现。如果说之前的机器人具有1岁的智商的话,现在我们正在让他变得像10岁小朋友那样聪明。”
 

    目前,小i机器人的用户量已经超过1亿,每年的对话量超过100亿次,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有超过200多家合作伙伴,另外还有80000名全球开发者使用机器人开发平台SDK。在国内,小i机器人几乎成为了智能机器人的代名词。
 

    但小i并不满足于此,据小i机器人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朱频频介绍说:“小i机器人的服务范围和视野已从智能客服扩展到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甚至是电话智能语音机器人等方面。在未来,小i机器人则会向着更为智能化的自然交互和超强学习能力方向发展,能对各种领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最终实现自我发育,以保持其在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应用方面遥遥领先的行业地位。”
 

    小i机器人的创新产品及其服务体系使得智能机器人在市场上得到的广泛应用,业务涉及通信、金融、政府、电子商务、智能家电和汽车等行业,在智能人机交互(文本、语音等)的多渠道整合应用上,小i也领先于其他同类品牌。
 

    回顾十八大报告,再环顾国内外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我们也不难发现,想要实现科技创新,完成产业升级,就必须要找到新的技术突破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小i机器人凭借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以及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成为推动我国新技术向前发展的典范。(转自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