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电话的演进之路
2001/05/30
鉴于传统电信网络高昂的资费,尤其是那些致力于全球化的大型跨国公司的国际话费开销惊人,同时PC的普及也驱使市场开发出更多的Internet的新应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资费更为低廉的Internet发展话音业务便应运而生。1995年以色列VocalTac公司研制开发出一种可以利用个人计算机和相关附加设备通过Internet相互通话的软件,IP电话由此而来。这种原始的IP电话一出现,很快就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中流行开来,尽管通话的声音质量与模拟电话相去甚远,但是由于利用Internet打电话完全免费,因此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种最初的IP电话只能利用PC上网,采用专门的IP电话软件,用户群也只限于能够上网的用户。应该说此时IP电话并未形成规模,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但此时业界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在IP上实现话音业务的可行性和潜力,开始积极跟踪和研究。
随着DSP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真正意义的IP电话出现在1996年,美国公司开放采用Internet传送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用户可以只用普通电话机就能使用Internet长途电话,用户不必添置更多相应设备,而通话费用却远远低于当时的国际长话费用。据估算,用户使用Internet打国际长途电话至少能节省90%以上的电话费用。这对电话用户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个时期的IP电话随着语音质量的改善,已形成一定的市场需求,甚至出现了ISP运营IP电话业务的情况。同时巨大的商业潜力引起许多厂商的参与竞争,打算从中分一杯羹。1996年还只有个别公司研制生产IP电话产品,到1997年就有几十家厂商,包括一些国际著名的大厂商,如微软等纷纷进行IP电话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在这一阶段,国际电信组织和厂商对IP电话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已经开始加紧研制相应的标准与规范,涉及到设备互通方面的研究。市场上开始出现网关设备,但还没有网守,未形成系统且标准也未统一。
IP电话在随后获得了极大的重视与发展,国际电信组织及各厂商着手制订和完善相关标准,研究厂商设备间互操作的可能性。各国的电信运营商也开始研究经营IP电话和传真等业务,国际上还出现了相应的清算组织。 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直至1998年末该领域尚无一套完整的标准,这样互操作性问题仍无法解决,不能实现IP电话网关/网守间全球性的互操作。由VOCALTec、朗讯科技和ITXC三家公司联合制订的标准iNow!,即interperablilty NOW!协议,目的是保证IP电话的互连互通的协议。这一协议已经得到了Ascend、Cisco、Clarent、Dialogic、NaturalMicrosystem和西门子等6家公司的支持。该协议于1999 年1月份正式发布。许多电信运营商纷纷称赞iN0W!协议,并希望它尽早实施。iNOW!协议之所以得到广泛支持,主要原因是它完全基于ITU的协议-H.323标准和最新H.225.0中附件G。1998年,VoIP领域内,有关协议标准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中,在ITU对此加紧研究的同时,xGCP(MGCP、SGCP和IPDC)等方面的发展也是重要一环。网守技术在1999 年进一步发展,以使网关和网守满足多个领域的需求。
IP电话会将整个电话通信的基本架构完全改变,并且将语音通信推进到一个新的纪元。IP电话首先为ISP提供了涉足话音业务市场的一个舞台,也是其扩充领地的一个契机,IP电话在此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同时,作为传统电信运营商和电信厂商虽然感到IP电话对其传统电信市场的巨大威胁,但为了继续保持其在传统电信领域的霸主地位,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上升空间,则不惜牺牲自己固有利益,积极投身于在数据网上开放话音业务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1998年已宣布,它将成为美国第一家IP电话的主要长途电话公司。因此IP电话成为设备厂商、ISP和传统电信运营者的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国各运营公司等正在积极建设IP电话网,以期占领IP电话业务市场。另外,最为受益的还是广大企业和个人用户,在牺牲部分话音质量的同时,在经济上的付出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伴随着电信运营者和传统电信加大对IP电话的投入与重视,更由于DSP技术、IP网上QoS保证技术的发展,虽然与传统电话不能相比,但已经使得IP电话的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提供近似或电信级的话音质量也已逐渐成为可能。
《人民邮电报》 200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