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电话相关标准协议
2001/05/30
IP电话的相关标准协议涉及基础的IP网络协议,是对其基本体系结构、控制与管理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H.323及其相关建议是目前的一套基于无保证IP网络话音的基本框架,其中主要涉及体系结构、控制等方面。再有就是语音编码的相关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G.711/G.723和G.729等相关标准,目前大多数设备的语音编解码支持上述标准。与H.323系统不同,在未来被看好的H.248/megaco协议已经出台,这为将来提供更为完善的IP电话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框架。下面简要概述一下这些协议与标准。
基础网络协议
(1)IPv4、IPv6、IP组播和各种选路协议——数据传送和选路的Internet网络层标准。
(2)RTP(实时传送协议)——IETF RFC1889,数据传送层的实时端到端协议。
(3)RTCP(RTP控制协议)——IETF RFC 2205~2209,允许对无连接的数据流进行网络资源预留的信令协议。
(4)RSVP(资源预留协议)——IETF RFC1889,在会话过程中监视QoS和传送信息的协议,它可以对整个会话过程中的性能和质量进行反馈以便进行修改。
(5)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者和被管理实体间通信的Internet标准。
H.323及其相关建议
(1)H.323——用于没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局域网上的虚拟电话系统和设备。
(2)H.225——呼叫控制协议,包括信令、登记和允许。用于分组化和媒体流的同步,包括点到点和多点呼叫。
(3)H.245——开放和关闭媒体流和其它要求、请求及指令的通路的消息。
(4)H.450——用于在分组网上开放补充业务。
(5)T.120——数据和会议控制协议。
(6)H.248——用于分组网上采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开放业务。
语音编码方面的协议
(1)G.711——在48、56和64kbps通路上3.1kbps带宽的音频编码。
(2)G.722——在48、56和64kbps通路上7kbps带宽的音频编码。
(3)G.723/G.723.1——在5.3和6.3kbps通路上3.1kbps带宽的音频编码。
(4)G.728——在16 kbps通路上的3.1 kbps带宽的音频编码。
(5)G.729/G.729a——在8kbps通路上的3.1 kbps带宽的音频编码。
其它协议
(1) MGC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描述了应用编程接口,呼叫控制不在网关内部实现,由外部呼叫控制单元实现。
(2)SGCP(简单网关控制协议)——基于UDP的简单协议,可以管理端点间的端点和连接。
(3)SIP(会话起始协议)——用于单个用户加入点到点或单播会话的协议。
(4)SAP(会话通知协议)——组播会话管理者采用该协议向一大组接收者分配组播会话描述。
(5)SDP(会话描述协议)——描述SAP、SIP和RTSP会话的协议。
互通方面
(1)IA 1.0 ——VoIP论坛实施协定1.0,对于互操作的VoIP选择协议任选项。
(2)iNOW(Interoperability NOW)——iNOW协议是基于H.225.0附件G,H.323内部域和内部网守通信,它用于实现IP电话供应商创建用户要求的互操作平台。虽然现在还没有成为标准,但对推动互操作标准的发展具有相当影响。
《人民邮电报》 200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