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发展与现状

1、Ip电话的基本概念

2、Ip电话的产生与发展

    3、Iphone与普通电话的比较

 

  1. 基本概念

1.1 定义

Iphone也称为网络电话、IP电话、VoIP、Internet Telphone等等,它是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新型数字化传输技术,是IP网上通过TCP/IP协议实现的一种电话应用。这种应用包括PC对PC连接、PC对电话连接、电话对电话的连接,其业务主要有Internet或Intranet上的语音业务、传真业务(实时和存储/转发)、web上实现的IVR(交互式语音应答)业务等等,另外还包括E-mail、实时电话、实时传真等多种通信业务。
1.2 基本原理

棗Iphone是通过Internet/Intranet等互联网络来传递语音信息的,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网关、多点接入控制单元(MCU)和网络管理者等部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语音压缩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然后把这些语音数据按TCP/IP标准进行打包,经过IP网络把数据包送至接收地,再把这些语音数据包串起来,经过解码解压处理后,恢复成原来的语音信号,从而达到由互联网传送语音的目的。Iphone的核心与关键设备是IP网关。网关具有路由管理功能,它把各地区电话区号映射为相应的地区网关IP地址。这些信息存放在一个数据库中,数据接续处理软件将完成呼叫处理、数字语音打包、路由管理等功能。在用户拨打长途电话时,网关根据电话区号数据库资料,确定相应网关的IP地址,并将此IP地址加入IP数据包中,同时选择最佳路由,以减少传输时延,IP数据包经Internet到达目的地的网关。在一些Internet尚未延伸到或暂时未设立网关的地区,可设置路由,由最近的网关通过长途电话网转接,实现通信业务。

1.3 主要特点

1.3.1 优点

棗运用Iphone交换信息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棗(1)符合三网合一发展方向
棗IP技术是通信领域的新潮流,它符合未来三网合一(电话网、广播电视网、数据网)的发展方向,因而其市场潜力十分可观。

棗(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棗Iphone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将原64kb/s的话音信号压缩成8kb/s或更低码速率的数据流,能够在同一条线路上传输比采用模拟技术时更多的呼叫,大大提高了效率。并且Iphone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可以实现信道的统计复用,使得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大大降低运营商的投入成本。
棗(3)低廉价格的服务

棗Iphone的最大优势就是价廉。通过Internet打长途电话的成本仅相当于传统电话的1/5,最多不到5O%。
1.3.2 缺点

棗Iphone仍存在不足,其主要缺点有以下几方面:

棗(1)通话质量不高
棗由于Internet是为数据通信目的而设计的,其通信方式是通过打包传输方式实现的,当语音包在一个无服务质量保证的网络中传输时,会产生包到达顺序的错位,从而产生网络抖动,产生语音变形和语音包丢失。所以用IP Phone通话时,断断续续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在音质、流畅度和时延方面都存在问题。
棗(2)通话条件受限
棗目前Iphone的国际标准还不完善,不同厂家的产品不完全能互连互通。

2、IP电话的产生与发展

2.1 话音通信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从70年代初期以来,公用电话网的话音通信技术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种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采用面向连接的基于64kb/s信道的电路交换,通过信令来控制连接,传输上使用同步传输方式(STM)。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业务质量(QoS)有保障;控制相对简单。但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其不足之处日渐突出起来,如呼叫建立需要时间并占用资源;每个连接的带宽固定,不能适应非64kb/s速度和可变速度的业务需求;在对话静音期也占用资源,浪费带宽。另外,64kb/sPCM话音编码技术已经明显落后,占用了过多的资源。而与此同时,分组数据网络在网络经济性和业务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通过IP、ATM和帧中继等分组数据网进行通信,已经成为企业和公共网络规划者的首选策略。由世界网络业务的数据化趋势可以预见,数据业务流量将很快超过电话业务流量。由于分组交换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采用统计复用,资源利用率高、带宽灵活可变,用户可同时进行多个通信等,使话音业务逐渐和数据业务综合在一起,在分组网上进行传送,这就是话音的分组化趋势。

棗随着Internet和企业内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和公司注重到了在IP网络上传输话音可以减少电话和传真等传统电信费用,并开展先进的多媒体应用。在IP网络上提供高质量的电话是IP网向实时通信业务领域拓展的第一步,现在,IP网上的话音业务VoIP,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目前的竞争在于健全标准、设计终端和网关产品,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这种业务。将话音业务加入分组网络,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话音质量,以及IP电话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管理性。

2.2 IP电话发展的几个阶段和几种形式

棗(1)最初IP电话的应用研究是基于Internet网上PC到PC的通话。主要采用语音压缩、打包传送的方案,解决了通过Internet的PC机之间的实时数据传送问题。但是这种通信应用和公用电话通信有很大的差异,并且限定在Internet网内,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

棗(2)采用在普通电话机端加装IP电话呼叫盒的方式。通话时,首先利用公用电话网连通到对端的呼叫盒,在获得到对端的经Internet所需的地址等信息后,呼叫盒自动拆线。然后再经Internet完成两端呼叫盒的连接,至此,通话双方开始通话。此种方式虽然说完成了电话到电话的通信,但由于没有标准,通话双方需要用同一个厂家的产品,这样,用户既要增加终端的投资,又受到了不同型号呼叫盒的限制。并且,每次通话仍然需要占用电话网。

棗(3)市场的驱动使得IP电话发展到今天:采用IP电话网关实现PSTN和Internet的互通,进而实现电话到电话、PC机到电话的实时通信。

 

2.3 IP话音业务的产生

众所周知,当前全球Internet已经成为仅次于传统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第二大通信网络。由于Internet本身的技术先进性、网络容量的高利用率和极强的可扩展性,使其较PSTN更加具有发展潜力。IP电话技术的整体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它能够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控制管理手段以及编解码技术,以低于传统PSTN的费用成本向用户提供质量较好的电话服务。

IP电话的雏形很早就有人在试验和应用。到了1995年,这类应用基本上还只是计算机上的玩具,没有互操作性,更谈不上商业应用性。但ITU-T和IETF很快开始进行标准化工作。1996年第一个VoIP标准ITU-T H.323建议体系初步形成。随之而来的第一代产品多是装在PC上的应用和小容量H.323网关,但终究有了真正的经过Internet的电话到电话的呼叫。

棗现在,这方面的标准已逐渐完善,VoIP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产品投入市场。典型的客户端应用包括微软NetMeeting、NetScape Conference、Vox Ware VoxPhone、NetSpeak WebPhone。并且也有了大容量的VoIP业务应用。如1997年秋天,美国丹佛的Qwest通信公司以每分钟7.5美分的价格向用户提供的基于VoIP技术的长途电话业务。国内的大规模IP电话业务目前正在逐步开展,主要的业务提供商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吉通和中国网通四家公司。

2.4 IP电话产生的前提

1.jpg (30373 字节)

由上图中所示的编码速率、调制解调器速率和PC处理器的发展曲线可以看出VoIP产生的技术背景。1995年,话音编解码速率已经低于调制解调器速率,而且PC处理器的速度有了巨大提高,使得PC机有可能对话音进行编码、打包等处理,并通过调制解调器将话音经电话线路送到Internet。

 

3、Ip电话与普通电话的比较

3.1 IP电话与普通电话的技术差别

棗IP电话何以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与市场价值,这是与其技术特点及发展背景分不开的。IP电话与传统电话相比,究竟有哪些主要差别,下表中作了一个概括的比较。

表1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的比较

传统电话

IP电话

1.采用电路交换。

2.采用同步时分复用传输、信道利用率较低,平均约40%左右,但不存在丢失信息的现象。 3.每一通话电路的数码率为64kbit/s。 4.端到端的传送延时除经卫星电路时例外,一般在数十毫秒范围以内,且在一次通话过程中固定不变。 5.通话质量一般有保证。

1.采用以IP包(分组)为单位的包交换。 2.采用异步时分复用传输、信道利用率较高,但由打包所带来的各种协议开销使实际的信道利用率平均在60%左右,传输过程中出现包丢失的现象。
3.通常采用语音压缩编码、压缩后的每一话路的数码率为32、16、8、6.3/5.3kbit/s可选。 4.端到端的IP包传送延时一般较长,达数百毫秒,且不固定。 5.如不采取特殊措施,在现Internet上通话质量无保证,在Intranet上可加以控制。

棗从比较可以看出,IP电话在节省带宽、提高信道利用率上较传统电话具有优越性。这主要来自语音压缩及异步时分复用技术。但后者给话音业务带来的好处并不象数据业务那样明显,原因是它们的性质有所不同。话音业务是一种相对平稳的过程,而数据业务则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业务。对于数据业务来说,从电路交换到包交换的转变可使信道利用率获得数倍的效益,这是早已被证实的,而话音业务却不可能产生同样高的效益。相反,采用包交换后却可能出现包的丢失现象,并带来实现上的复杂性。此外IP电话采用了语音压缩编码技术,但这一技术同样也可用于电路交换网上。事实上,在卫星通信中早已采用了的数字电路倍增设备(DCME)即是将语音压缩编码(采用32kbit/s的ADPCM编码)与数字话音插空(DSI)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信道利用率提高3倍(4:1)。只不过当时的语音压缩及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尚未达到今日的地步,因此压缩比只有2:1,而不是8:1-10:1。当然,如需将语音压缩技术应用到现有的电路交换长途电话网中,则必需改变现有的交换机结构,或者在现有交换机之外另加单独的适配装置(类似于在IP电话中加设网关)。

 

3.3.2 IP电话与传统长途电话比较

IP电话与传统的长途电话相比,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是由于IP电话所具有的上述技术特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资费政策的不同。当前,因特网的资费政策主要是基于数据业务的考虑,而网上数据业务特点是用户通信时间较长、传送的业务量大、突发性强。另外,IP协议属于无连接通信方式,没有复杂的信令开销,也不保证服务质量(QOS),因此计费率比现有长途电话低得多,这是十分合理的。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有关因特网的资费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国内外许多ISP的经验,如果主要依靠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则多数不能盈利,只有兼作ICP(提供信息内容服务)或者提供IP电话业务,才能真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外的电信运营企业来说,虽然IP网络的业务量增长迅速,占用的带宽资源也愈来愈大,但其收入来源仍要依赖于传统业务,这也说明了存在一个资费政策上的问题。应该说,IP电话的真正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未来IP网上作为实时多媒体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在于单纯地用它来替代现有的传统的长途电话。事实上,目前在发展IP电话中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如果说想要替代的话,也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随着IP电话的发展,对长途电信业务的冲击将越来越大,如何合理制订两种不同长途电话方式的资费标准,则有待认真研究。目前,IP电话与普通长途电话暂行标准比较如下:

普通电话

IP电话

国内长途0.8-1.2元/分钟

国内长途0.3元/分钟

加收本地电话通话费

国际长途(欧、美、非等地)15元/分钟

国际长途4.8元/分钟

港、澳、台5.0元/分钟

港、澳、台2.5元/ 分钟

3.3 IP电话的优点

通过与传统电话的比较,可以得出IP电话具有如下优点

(1)、节省带宽。电路交换电话消耗的带宽为64kbit/s,而IP电话只需6-8kbit/s(甚至低于2.4kbit/s),从而节省了带宽,降低了成本。

(2)、通话费用低。成本的降低,使通话费用随之下降,尤其是长距离通信。

(3)、可以方便地集成智能。IP电话网继承了计算机网的智能模块,可以灵活地控制信令和连接,有利于各种增殖业务的开发。

(4)、开发的体系结构。IP电话的协议体系是开放式的,有利于各个厂商产品的标准化和之间的互相连通。

    (5)、多媒体业务的集成。IP电话网络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图象的传输,为将来全面提供多媒体业务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