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内展会>>中国CTI工程师大会

产业发展促进协作

2002/10/29

  在百年前,像爱迪生、贝尔这样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基本上都算是在单枪匹马地搞发明研究。但在信息爆炸、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工程师再这样单独地开展研究工作,就很可能是在低水平上做重复工作了。有专家指出,在自身实力尚居于劣势的状态下,研发工作应该在产业战略的关键技术上做文章,这就需要行业内科学家和工程师群体的协同攻关。

  2002年10月17日,中国首届CTI工程师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此次大会上,来自业内的技术、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工程师集聚一堂,共同探讨了CTI产业链的交流与合作、行业应用市场、CTI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对于急切追赶国外厂商,进入CTI产业高端的国内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谈到产业合作,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这次大会将以前分散在CTI行业各个企业第一线的工程师们吸引到了一起,这可以算是从个人的层面进行交流合作。

  虽然互联网络的发展,使CTI工程师们可能早已在一个共同的专业网站--CTI论坛上,相互有过接触;但是这么多工程师在一起,面对面地进行直接交流,在国内CTI行业中,尚属首次。应该说,工程师们才是国内CTI产业的真正创造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各种创意、辛勤的劳动、卓越的智慧才使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电信提供的各种增值服务业务都凝聚了他们无穷智慧和汗水。此次大会以工程师为主题,充分体现出了对"人才"这一企业和整个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视。有了人,企业才有了成功的基础,工程师们的交流与合作,也就有了更积极的意义。

  另一方面,从企业层面来看,国内CTI企业无论是在WTO的背景下,还是从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都要求在产业生态链上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

  产业生态链只是一种形式,其真正的核心应该是"价值链"。一个产业链中的上游企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不仅要关注居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更要关心他们的产业价值。简单地说,就是不仅需要关心自己的企业能够赚钱,还要为系统集成商们考虑利润的问题,双方共同发展,这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链。国内CTI企业要想在更广泛的环境中,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完善自身实力,建立自己企业的产业生态链。这不仅需要企业本身在技术与人才方面进行积累,还需要联合产业生态链中的其它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与优势互补。

  国内CTI产业一直以来形成了由Intel Dialogic等少数国外厂商,占据着CTI产品的高端领域,居于整个产业的上游;以东进技术为首的国内厂商被挤压在产业的中、下游,主要以CTI中、低端产品为主的格局。但是,2002年东进技术推出的DN系列产品,彻底改变了这一旧有格局。该产品采用全新的硬件结构与软件开发包,全面兼容Intel Dialogic产品,发出了国内厂商向CTI高端领域进军的强烈信号。

  正是由于东进技术一直以来,都将企业定位在要与国外厂商竞争的位置--所以除了技术与人才的积累,还相当重视与产品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保持着一种兼容并蓄的心态,才使得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脱颖而出。

  本届中国CTI工程师大会参加人员由业界学者、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最终用户等组成,共同探讨CTI企业合作与发展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看,应该体现了处于上升期的国内CTI企业希望追赶世界一流厂商,借助产业共同的力量与智慧,实现自身腾飞的发展思路。

  如果真的能够在这一大会后,形成一种产业合作的趋势,对国内的CTI企业来说,都应该是一种多赢的选择。

东进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