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挺进CRM 遭遇“新机会”和“老问题”
毛江华 2006/05/30
5月24日,微软在北京隆重发布的Dynamics™ CRM 3.0中文版产品,吸引了众多的关注。 “中小企业实施管理软件,看重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所谓的行业经验或者积累。况且微软是一个可以得到保障的大企业。” 曹宇杰说。但他认为微软想要在中国CRM领域吃到大份额的蛋糕绝非易事。
首先,CRM在中国的实际需求,并非国外预测的那么大,而只是一个处在萌芽的状态当中的潜力市场。在中国概念普及了多年的ERP的实施都不是很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更何况CRM,企业对其需求的迫切程度并不是很高,不象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企业认为对客户的管理非常重要,管理比较成熟。
其次,对CRM采购金额比较高的是集中在电信和金融领域,并不是微软所图谋的中小企业市场。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成功实施的经验和案例非常重要,这一点,微软在全球的竞争对手SAP、甲骨文具有先发优势。
“在中国,单独的CRM厂商或者CRM产品很难独存。”一位业内人士认为,2002年的SIEBEL进中国又出中国,创智的CRM团队从100人到2人,用友当年降价推CRM,最后也无疾而终了。
计世资讯高级分析师曹开彬则认为,微软推出CRM产品,在短期内并不会对中国市场造成多大的冲击。
中国的CRM供货商由两部分组成,单独的CRM供应商,活得好的本来就不多,仅有TuRbo CRM、联成互动等几家,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领域和模式。另一类厂商是全方案解决商。而从用户层面来讲,有一个趋势是,将CRM整合在ERP当中去比较常见,这一点在2005年甲骨文收购了SIEBEL后表现得非常明显。一些大的的ERP厂商将CRM的理念设计到ERP当中去,一些小的ERP厂商,其销售管理模块和CRM功能有许多重合的地方。而微软仅仅凭借CRM去瓜分他们的奶酪,意义不大。
因此,曹开彬认为,微软未必想真的想靠CRM在中国赚钱。Dynamics™ CRM 3.0中文版的发布,应该理解成为微软全球企业市场产品战略的一部分。
从管理软件的角度来讲,ERP、SCM、CRM是三张主牌。ERP已经很成熟,很多一流的软件企业如甲骨文、SAP在中竞争,作为后来这的微软进入到这个领域不过五六年时间,缺乏经验;而SCM相对来说还远远没有到真正萌发的阶段;CRM从全球来看,有大量的需求空间,将是未来5年的高增长点,且没有谁具备所谓的先发优势。
“不过,微软眼下要真正处理的是平衡好和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 曹开彬说,毕竟微软的许多合作伙伴也在这一里同它展开竞争。
而另有业内人士则认为,微软之所以选择CRM作为其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切入点恰好可以平衡微软和其ERP合作伙伴的关系,微软为ERP厂商合作20多年,提供数据库和平台。而ERP厂商中,CRM毕竟只是其市场的一小部分,不会引起大家的过分敏感而影响合作。
相关链接:
微软Dynamics CRM 3.0在已有的Dynamics CRM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套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由销售管理、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三大模块组成。
微软 Dynamics CRM 3.0产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可以与微软Outlook和其他微软Office应用系统(包括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和PowerPoint)直接集成,从而使用户可以在熟悉的Outlook环境中工作。其二,可以根据企业的独特流程、文化和联系客户的方法,提供个性化的灵活解决方案,从而搭建起有扩展性的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伴随业务共同成长。其三,可以随时随地将企业创建或存储的客户信息进行标准化合并,并可从安全升级中进一步改善部署和管理,以帮助用户降低管理和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微软Dynamics CRM 3.0的英文版产品去年起在全球发售,目前全球已有7000多个客户选择了该产品,用户数已突破20万。而微软Dynamics
CRM 3.0的中文版是首款由微软中国研发团队独立完成的汉化产品,是微软针对中国的小型商务、中型公司和大型企业量身定做的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在需求上更加适应中国中小企业及企业级用户。
Dynamics的“灵活”战略 2009-09-28 |
微软国内首推Push mail 酷派3G产品率先支持 2009-09-28 |
鲍尔默:我们搞砸了Windows Mobile 7 2009-09-25 |
微软全球基础服务部门副总裁离职加盟思科 2009-09-24 |
微软推最新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Mobile6.5 2009-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