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试点城市: “三网融合”有心得

2001/08/15

“三网融合”,要在城域网中得到体现和落实。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和上海先行一步,在“三网融合”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

北京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华平澜:

用户看重的是什么?

“三网融合”就是在一个物理网络平台上提供原来三个网络的业务,也称“三网业务融合”。

对于一般的最终用户,对采用什么网络技术不感兴趣,他们只希望能享受到廉价、方便、丰富的服务。

当IP电话的价格足够低、话音质量又足够好时,用户会自然地选择它,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技术新;当数字电视或视频点播(VOD)的效果比模拟节目好、价格又低时,就会吸引用户的兴趣。

在使用方式上,传统的业务应该保留传统的操作方式,如话音服务应仍使用普通电话,视频应能输出到普通电视。因为用户对新技术、新方式的接受能力是相差很远的,而习惯又根深蒂固。

同时,由于技术发展和现实的需求,家电化的信息终端也呼之欲出。从用户的角度看,此类终端的基本要求包括: 包含至少一种宽带接入手段(ADSL、Cable Modem等); 提供三种业务—电话、电视、上网;电话、电视服务的接口和操作应兼容传统的设备;上网的操作和输出首选计算机,但也可采用遥控器和普通电视。虽然这种设备操作不便、效率低、效果不甚理想。但对于只是单纯浏览、对效果不苛求、又希望降低投入的用户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1.技术问题不是瓶颈

“三网融合”在技术上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在骨干网宽带化和宽带接入实现普遍服务时,“三网业务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政策问题是关键

“三网融合”的主要障碍在政策上。政策限定广电部门不允许经营电信业务,电信部门不允许涉足广电业务。而计算机上网的业务作为电信业务的增值服务业务也需要电信主管部门的审批。广电的网络完全有条件作为计算机上网的手段,但因政策限制,很难得到ISP经营许可(目前个别城市的广电的网络得到了ISP经营许可,这是突破政策限制,迈向“三网融合”的良好开端)。而电信部门的网络在解决宽带接入后,也完全可以传输广电的视频业务,但政策限制也不能开展。实际上电信与广电部门都有进入对方业务领域的愿望,也都在开展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但因政策限制无法在全国范围规模化地开展,也就是无法在较大范围实现“三网融合。”

3.部门垄断要突破

部门业务垄断是实现“三网融合”的第二大障碍,这也是与第一个障碍有关联的。在这里是从部门主观意愿出发来谈的。广电部门在实现网台分离后作为宣传喉舌的关键是管理好“台”,而网络应放开可从事各种业务,也可吸收其他部门的网络为广电业务提供传输服务。电信主管部门也应允许广电网络从事电信业务和计算机上网服务。属于国家所有的地下通信管孔资源因历史原因形成的由电信部门独家垄断的局面应当改变,地下通信管孔资源的建设运营业务应与通信网络运营业务分离,成为独立的面对所有网络运营公司公平服务的公司。

4.多种网络竞争有利于发展

在政府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各种网络应在竞争中得到发展。适当的竞争有利于发展,因此不应提“三网合一”,这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不要怕适度的重复建设,没有适度的重复建设就没有竞争,就没有高速的发展。在多种网络中都提供“三网业务融合”的服务,谁的服务好,谁提供的内容丰富,谁的应用方便,谁的价格合理(性价比高),老百姓就选谁的网络。

上海

上海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范希平:

目前推进“三网融合”的重点是什么?

目前,“三网融合”的重点应放在对三网的改造上,使网络可以承载多种业务,以后再逐步做到物理上的融合。上海市目前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1.共享集约化信息管线

2000年7月,上海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本市基础通信管线管理的决定》,明确了上海市集约化信息管线建设和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这对打破管线资源垄断具有深刻意义。

2.形成多种宽带接入方式

目前上海网络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对已有的300多万用户的有线电视网和近550万用户的固定电话网加以改造,使它们可以宽带化以承载多种业务。

3.建设大容量的城域主干网

1998年初开始,上海就着手进行宽带城域主干网的规划和设计。1999年组织实施了“1520”工程,2000年又重点实施了信息港主体工程。目前,城域主干网由一家发展到四家,形成以上海电信为主体,有线、联通、网通等基础电信企业共同竞争发展的良好格局。

预计“十五”期末,上海市城域主干网的传输能力和交换能力能够基本满足社会需要和用户的多样化选择要求,逐步实现各大网络层面上的融合。

4.构筑宽带网络交互平台

2000年底,上海宽带信息交互中心正式建成,使上海市主要的13家网络运营和接入服务商实现了高速互联互通,本地交换能力达到100Mbps以上,降低了运营费用,并开始为周边地区提供高速交换服务。

5.行政手段加资本运作

上海市通过建立一种开放的建设和监督机制,利用政府行政手段和企业资本运作等多种形式,组织和推动“三网融合”试点工作。

1998年底,上海有线电视台率先实行“台网分离”体制改革,把原有线电视台一分为二,其网络部分组成上海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同时,由上海电信与上海信投合资的上海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也随之成立。

摘自计算机世界网 200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