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积极心态的引导

袁静 2008/05/05

  从前,有一个长工每天辛苦劳作只能得到一文钱,但他努力而快乐的过活,每天均能从劳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还有一个财主,家里粮仓的米多地吃不完,但他终日苦闷、永远感觉不到满足的欣喜。我们都知道,快乐的程度与金钱的多少并非成正比的,关键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试想如果长工与财主均是客户服务中心的一员,作为管理者更希望哪一类的员工多一些呢?又是谁最终扼杀了员工积极心态,让消沉的财主越来越多了呢?

  借用心理学中一个公式:B=f(P,E)——B表示行为,f表示函数关系,p表示个人因素,E表示环境因素。积极心态受个人内因与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如果你拥有一批内在很“长工”的员工,那么即使他每天只能得到一文钱,他也是积极的;反之,如果你拥有一批“财主”式的员工,那么谁也不能指望你的企业还能走多远。实际上,人的心态是可以培养与重塑的。

  思想在于引导而非教条

  越来越多的主管在与员工谈话时均有同感,即:我这么苦口婆心,他为什么毫无感觉?甚至他还会有抵触心理?5年前,我和一位遭到客户投诉的员工谈话,他大有慷慨就义的感觉,虽然大到公司展望小到个人利益的一通海聊,签了过失单,扣了钱,但最终得到的是他的辞程,而非真心改过。5年后,一位员工因个人情绪不稳定与客户发生争执,这次我没有主动找她谈话,而是在事后给她留言道:“这个客户我已经替你解决掉了,希望你能替我解决一个问题,我等你来找我。”当她硬着头皮来找我时,我只是和她聊聊5年前的故事,告诉她谁都会有错的时候,不用太放在心上,但同样的错误一定不能犯第二次。钱可以不扣但过失要记在心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表现一向很好,积极工作的同时和我的距离好像也缩短了。

  当然,通过直接的方法有时也不能很好的引导员工积极的心态,这就需要你营造一个积极的外部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古语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个体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工作之余我们常能发现这样的员工,虽然他的工作并非出色,但却具有吸引其他人的个性特质,使周围的人乐于与之相处,可能他爱讲笑话、或个性开朗,或亲和力强等等,好好引导这些非正式团体的核心人物,相信他的乐观与积极会影响到其他人,同时也会推进工作向积极的方向前进。除了个体内因的引导与外部环境的培养外,实际工作带给员工的成就感,即工作的乐趣对于积极心态的生成也是极为重要的。

  让接电话的人或被询问的人,就是解决问题的人

  员工心态是否积极还来源于他是否被工作所认可,即工作是否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如果我们的服务条款只能将TSR当作传话机的话,那么他在工作当中的快乐将越来越少,甚至会厌恶工作,对工作敷衍了事。有效的授权制度、合理的项目安排均可有助员工积极心态的成长。

  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往往忽视了员工积极心态的培养,而单单只看重一时的结果,孰不知小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好,总有一天会变成大问题。长期紧张、重压的外部环境大大加大了员工消极、悲观态度的增长,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进而会使团队的绩效越来越低,由此带来的员工流失率、服务水平下降均是不容小视的问题。希望我们的客服中心当中多一些快乐的“长工”少一些“财主”,而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也多营造一些积极、向上的企业环境从而吸引越来多的“长工”更为高效、快乐地工作。

  作者为天津今晚报公众服务中心培训部经理。

作者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