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融合计费解决方案助力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
2008/12/26
电信重组后,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三大运营商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是能否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却是各个运营商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图1:DIC-CBN解决方案
在线计费系统通过实时信令交互实现对高风险和高价值业务的实时计费;综合计费帐务系统通过准实时话单采集实现对后付费用户的准实时计费;综合帐务系统实现全业务的综合优惠和帐务处理;独立的余额管理中心实现对电信余额的统一管理,未来将成为电信的“内部银行”;统一充值平台实现全网全业务的统一充值支付。
天源迪科融合计费解决方案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全套软件产品全部以优异成绩通过运营商组织的入网检测,并且在国内最早投入商用,目前各个产品在多个省拥有成功实施案例。
融合计费成功案例介绍
安徽电信融合计费解决方案
天源迪科融合计费体系全套产品已经在安徽电信成功落地,实现了对固网、PHS、宽带、3G的全业务融合计费。安徽电信OCS系统是国内第一个商用全业务在线计费系统。安徽电信融合计费体系实现统一计费处理、统一帐务处理、统一共享信息管理、统一余额管理、统一充值管理、统一客户接触、统一客户受理、统一产品管理,显著提升了安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市场竞争力。
湖北电信融合计费解决方案
2008年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络(包括资产和用户),最为复杂的就是IT系统承接。为了提高全业务环境下的业务支撑能力,湖北电信同期启动了在线计费系统和余额管理中心系统的建设。湖北电信认为,全业务运营场景下市场运营对IT支撑系统的要求更高,IT系统的建设需要从全业务融合计费、IT建设总体成本、IT系统演进等角度进行系统规划。因此湖北电信没有选择在现有准实时计费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是选择目前最领先的融合计费架构方案进行实施。通过详细的分析论证,湖北电信最终选择了深圳天源迪科的融合计费解决方案。
湖北电信引入新的在线计费系统,并按照模式四建设独立的余额管理中心(ABM+SID),建设融合的计费环境,一方面满足全网、全业务融合计费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新的计费模式、创新的计费元素,极大提升湖北电信计费支撑能力,实现了融合计费的以下三大目标:
固网、移动的融合
湖北电信固网和移动业务采用相同的计费引擎、相同的产品定价模型、相同的余额模型、统一的充值支付,完全屏蔽了固网和移动业务的差异,可以给用户提供完全相同的消费体验。
预付后付的融合
SID实现了统一客户资料管理、产品定价的统一配置,余额管理中心实现预付后付余额的集中共享和统一管理,并且改造现有计费帐务系统实现综合帐务处理。预付后付用户可以实现灵活的交叉捆绑和优惠,付费属性的实时切换,并且享受相同的客户体验,真正实现了预付后付用户的全面融合。
全业务的融合
湖北电信OCS系统通过接入前端核心网各服务网元,如PHS、PSTN、移动网络如CDMA、3G等,以及众多增值业务平台,实现对固网和C网语音业务、短信业务、数据业务、增值业务、号百等业务的实时计费,显著提高了预付费业务的营销能力,同时降低欠费风险。
在湖北电信融合计费建设的过程中,湖北电信和天源迪科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克服了融合建设水平高、周边系统复杂、网元数量众多、厂商支撑能力存在差异、项目时间进度紧张等众多难点,创造了多个业界第一的骄人成绩:国内第一个按照模式四建设的融合计费体系、国内第一个实现OCS对C网老用户的承接、国内第一个实现OCS支撑C网189新放号、国内第一个实现在线计费系统对全业务的支撑(固网、移动)。
西藏电信融合计费解决方案
西藏电信全套BSS解决方案均是天源迪科承建,也是按照模式四建设融合计费体系,实现对好易通、宽带、C网、3G、增值业务的融合计费。
融合计费建设的启示
对全业务运营商而言,市场运营对IT支撑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融合计费解决方案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融合计费建设方案的选择变得非常关键,只有从客户体验、融合支撑能力、总体建设成本、系统发展演进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科学的融合计费解决方案,才能更好的完成对全业务运营和企业转型的有效支撑。
Oracle建言运营商OSS十大挑战 2008-12-26 |
运营支撑系统发展现状总结 2008-12-22 |
三大IT能力撑起移动互联网 2008-12-15 |
全业务环境下的OSS发展论坛综述 2008-12-12 |
锦州联通分布式认证集中计费系统解决方案 2008-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