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移动     [相关厂商信息]

计算机世界封面文章:应用软件商店呐喊彷徨

2009/07/28

计算机世界封面

  一个程序员自由创富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从去年苹果App Store上线,到今年微软Windows Mobile、诺基亚Symbian、黑莓Blackberry和Google Android的应用软件商店相继亮相,以及中国三大运营商筹划各自的软件商店,个人应用软件市场的需求数量已有飞速增长之势。

  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如果你没有在应用程序商店上做做开发、编编软件,那你就不够“潮”了,已经“out”了。

  不用上班打卡、不用加班、少量资金投入,只要你有足够的想像力和技术水平,只要你编写的软件够炫,就可以上传到软件商店去获取财富,而不用花费精力在产品推广和销售上。

  今年第一季度,应用软件开发市场需求迅猛增长,各种移动开发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国开发者这潭湖水泛起了层层波澜,面对不同的平台和业务模式,他们躁动着、拼争着、较量着。

  一边,他们在呐喊着,为应用软件商店的壮大。在他们的心目中,笼罩在手机软件制造商周围的都是昏暗的迷雾,而应用软件商店日益成熟的开发平台和完善的利益分配体系,却给他们点亮了一盏明灯。

  另一边,他们也在彷徨着,为多重选择的路径。各种平台如同一棵棵参天大树,抱住哪棵才能经受风雨洗礼; 在进入门槛低、竞争者大量涌入的恶劣环境中,怎样才能成为脱颖而出的“黑马”?

  App Store的“软饭”

  “这一刻等了好久。”6月25日,“非鱼”(网名)在他的博客上兴奋地宣布,他编写的“轻松记单词”已经登上了苹果App Store中国区第一名的位置。

  非鱼说,他的运气实在是很好。“这个程序做出来后,原本只是放到论坛上给网友们用,然后就有很多网友对我说:发到App Store上去吧,我们肯定买。我就花99美元注册了开发者账号,6月12日把程序发布到App Store上,没想到,上线第一天就进入了App Store中国区的前10名。”

  在现实工作中,非鱼的身份是国内某知名管理人社区网站技术总监,他在App Store上的开发,其实更多地带有“玩票”的性质。除了“轻松记单词”,非鱼在App Store上还发布了一个“老外学汉字”的程序,每天也能卖出八九个,另外还有两个小游戏在等待审核通过。

  相比非鱼,同众科技CEO史卫星旗下的维度工作室显得专业得多,20余人的规模也算得上“庞大”。自去年9月App Store上线后,同众科技先是成立了一个小组,开发了一些基于苹果平台的娱乐软件和阅读软件。“到了今年2月,我们发现在App Store上最受关注的还是游戏类的软件,于是我们将小组扩大成为了维度工作室,以开发游戏类软件为核心。”史卫星说。

  现在,在App Store中国区排行榜上,维度工作室开发的黄金矿工(Golden Miner)和掌讯书苑分别位列第二名和第五名。黄金矿工游戏在App Store美国区收费软件下载次数排名已经名列第64位,收益更是排到了第20位; 另一款游戏Double Ball(双球探险)在美国区的娱乐类软件下载排名位列第74位。

  “在去年年底我们就有收益了,但是很少,今年年初也不多。不过到了3月份,收入就开始大幅增长了。”史卫星说。

  App Store的惊艳亮相,不仅让IT巨头们纷纷效仿,吃起了“软饭”,更吸引了大量的软件开发者投身其中。在中国,规模不一、形态各异的开发者和开发团队们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大舞台,小演员

  在苹果App Store的宣传中,一个关于通过苹果iPhone(手机上网)上的App Store创富故事最能吸引人眼球。去年8月,Sun公司软件工程师Ethan Nicholas差点缴不出房贷,刚出生的孩子的医疗账单也堆积如山。同一时间,Sun却宣布了冻结员工红利的消息,逼得Ethan考虑找新工作、甚至卖掉房子。

  有长年撰写程序经验的Ethan于是考虑编写iPhone软件,并上网自学tive-C语法,钻研苹果推出的软件开发工具。在6周的孜孜不倦工作之后,Ethan以自绘图与廉价图片写好了一款射击游戏“iShoot”,同年10月19日在苹果的App Store应用程序商店正式被核准上架。

  令Ethan惊讶的是,这款下载金额为4.99美元的射击游戏软件,一天内的点击数竟让他净赚了1000美元; 第二天更令人吃惊,攀升至2000美元; 第三天降至50美元,并在数周内维持着相同水平; 5个月后,Ethan净赚约80万美元。

  但对于国内的独立开发者和小团队来说,这种一夜暴富的神话似乎不足以刺激他们的神经。

  “一台iPhone+一台Mac机+一个开发者账号”,这是一个专业的App Store软件开发者的“标配”,合人民币1.3万元。“对中国的开发人员来说,如果真要以赚钱为目的而去开发,成本会很高,因为一时半会儿收不回这个成本。”非鱼说。

  非鱼的经历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他用的iPhone是半年前为了使用而买的,不是以开发为目的的;开发“轻松记单词”时也没买Mac机,而是用的虚拟机。从6月12日上线到7月14日一个月的时间里,“轻松记单词”虽然平均每天只有15个的下载次数,但非鱼也已经有了上千美元的进账。“赚了一台电脑的钱。”非鱼说,他已经很满意了。

  据统计,在国内,像非鱼这种不计较成本、以分享创意和娱乐为主的个人开发者和小团队占了近6成的比重。在 App Store中国区发布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以个人账号发布的;而以公司形式发布的产品,80%~90%集中在业务延深领域,比如新浪网在App Store上推出的新闻和博客更新服务、腾讯的QQ For iPhone聊天软件等,这些产品大多提供免费下载,作为企业的业务扩展和延深。

  “App Store为国内开发者搭建了一个很宽泛的舞台,舞台上的‘演员’既有大中小各式规模的公司和团队,也有形形色色的独立开发者。”史卫星说,“演员”们各有各的特长和表演的方式,针对的观众群体也不同,而且不同“演员”的表演技法各有特长、五花八门,还可以互为补充。

  举例来说,尽管应用软件商店模式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用户需求并不高,但一些在国外App Store发布产品的大公司,比如EA、暴雪等大型游戏开发公司,会选择将一些项目外包给中国的团队,以降低开发成本。

  西安的张楚(化名)就是这么一个项目型的程序员。他所在的某外包公司在年前就已经组建了一个9人团队,专门负责App Store的开发。过完春节,公司CEO发现,Google的Android平台也有不小的商机。于是,有5年Java开发经验、在Android上做过采用物理引擎的2D游戏的张楚被CEO委以重任,担任一个新组建的专注Android开发的4人团队的负责人。

  “主要是做外包项目。”半年里,张楚已接了四五个外包项目,“基本上都是美国来的单,负责一些游戏的客户端或服务端的开发。”张楚坦言,现在iPhone和Android的外包项目还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而且国内做应用软件开发的程序员和公司也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不过,整体上来说,项目的数量正在增多,盈利状况也还不错。”

  史卫星告诉记者,除了在北京的维度工作室之外,他还计划在大连等软件基地建立开发Android应用软件的工作室。“我们会考虑和其他的团队合作,毕竟不同的团队的专长不一样,有的是善长动作类游戏的,有一些是善长应用软件的。”

  不过同众科技走的路子似乎要更远一些,“我们会和别的团队建立内容供应机制,内容发行将由同众科技这个品牌来统一负责。”史卫星很强调自己的品牌,“倒是有很多公司找我们做外包。但我们现阶段是不做的,我们有自己完整的产品体系。愿意做外包的企业,往往他们在某些环节是断链的,但如果出于企业创收的考虑,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应用商店引爆电信业霸主大战

运营商模式不受青睐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



相关链接:
应用程序商店 运营商模式不受青睐 2009-07-28
如何搭建移动娱乐各方良好沟通平台 2009-07-27
终端适配差异服务考验中国移动MobileMarket 2009-07-24
中国电信在线应用商店模式值得移动和联通借鉴 2009-07-24
3G加速 手机银行代替网银 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