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31日《IT经理世界》特约记者田同生在深圳中海地产公司对总经理刘爱明进行了专访,以下是根据采访整理的与CRM有关的内容。
1. 我们选择CRM系统的那些模块(如Marketing,Sales,Service)或内容(如数据库、Call Center)作为我们的CRM?
用CRM来提升中海的竞争力
。。中海阳光棕榈园在网上营销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原来不知道网络和房地产应该如何进行嫁接,很多人搞了网上看房、网上售房,但是那只是个概念而已、炒做而已,没有真正的价值。这次网上营销,中海没有花一分钱,但是却通过网络实现了和潜在客户、和业主之间的互动,双方的信息得到了非常对称的交流,几乎没有不对称的东西。到现场看房子的人几乎全部都是买房子的人,前面排队的100人就买了100套房子,成交率非常高,真正达到了一对一。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在于发展商能够和目标客户接轨,创新的东西很多,创新都是围绕着客户进行的,整个过程如果只是有一、两种的创新,那也不行,我们几乎是每个阶段都会有创新。历史上中海买楼有客户排队7天的,那时10年之前卖海丽大厦。这次排队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都什么年代了还要排队买房子,但是由于有过程创新,在房地产整体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在局部仍然会出现供不应求,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把握住了市场。排队就是供求关系的反映,这个不是我们关起门来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实际当中总结出来的。
。。我现在给大家讲过程创新,以前的提法是过程精品。搂是个精品,我们对每个过程都严格控制,把每项工作做成精品。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变革,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而做出的变化就是创新,这意义上来讲,不创新就没有意义了。为什么要提过程创新,因为市场是从源头开始的,每个阶段都是市场,有买地的市场,有策划的市场,有设计市场,有施工市场,直到销售都是市场,是市场就会在变,施工单位也在变,对企业来讲这是个过程,变化的过程,哪个部门都要创新。买地的时候我们就是看中了阳光棕榈园地皮容积率比较低,规模比较大这样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使我们能够有条件创新,这个创新适应了市场的特点。当时周围环境很差,一大堆问题,但是它能够适应市场,我们就买来这块地。当时很多人在网上讨论阳光棕榈园,说这个项目交通不行,有高压线、臭水沟、很多情况连我们发展商都不知道。
。。在网络上很多信息能够迅速地整合起来,我是搞规划的,在这一点上可能比你发展商要知道得多一点,我是搞交通的,在这方面也会比你知道得多,未来这个地区是如何规划的,什么时候会开什么车,很多客户都会比你发展商知道的多。每天网上的点击次数达到700-800次,我们本着诚信的原则,不回避问题,客户提的问题就是问题,营销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家认为你这个楼有问题,就不会来买,认为你这楼没有问题他就会来买。我们后来正规地搞了一个网上发言人,用中海的名字来回答客户的问题。在网上,你的缺点暴露无遗,优点还不能够讲,一讲优点马上就会受到攻击,说你是"托",但是通过网络,客户和我们发展商之间的信息对称了,客户对我们就更加信任了。
。。有一个以中海的名义发的贴子,一个上午点击的次数达到700多次,如果说它是广告的话,其效果远远地超过了报纸,在网上我们几乎是没有成本的,一个贴子会有4-5千次的点击率,4--5千人次看你的东西,你在报纸上打广告也就是一两百个电话,在网上点击贴子的人都是对中海的楼盘感兴趣的,实际上这种互动没完没了,售楼之后气氛变得非常友好,现在要是上网看看客户提的问题,感到很温馨,界面非常亲切。
。。网络文化威力很大,原来这个楼盘有10个缺点,即便有1000个人知道也没有关系,因为不是大家统统都知道10个缺点,而是有人知道这个缺点,有人知道那个缺点,现在的问题是1000个人马上就会知道这10个缺点,信息量对等,力量非常巨大,优秀的发展商要有勇气来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回避是不现实的,有网络存在,你的这个问题就回避不了,中海一直提倡"阳光下的利润",所以我们不怕信息对称。
作者供稿 CIT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