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视讯新浪潮

视讯新浪潮

2002-08-05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视讯聚焦多方关注
  视频通讯作为有效的多媒体通讯方式,不仅能让用户进行实时交互的商务会议及培训,更节省了庞大的差旅开支和时间。由于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其主要业务是视讯应用,因此视讯技术在近期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领域人士的关注。黄东霖老师向笔者透露,以往视讯研讨会参加人员比较单一,多为该领域的核心厂商,而今年即将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视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则云集了广播电视领域、中国电信、网通等运营商在内的各种厂家的关注。技术内容也从去年主要偏重MPEG-2的技术讨论,发展到今年对VOD、最新的压缩编码标准H.264、流媒体、加密技术、IP网络QoS等多方面的探讨,掀起了发展视讯技术的新一轮浪潮。
  成熟与新兴标准共存
  从网络上,视频通信分为基于电路交换的H.320系统和基于包交换的H.323系统。可以说, H.320是最成熟的标准,而H.323则是新兴的最热门标准。早在1990年,黄老师就根据标准的不同应用特点和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思路:H.320不适于成为覆盖全国的网络,更适于发展地区性局部网络;中国应该大力发展H.323业务。目前,这些不同的业务由于各自的不同特点,都在视讯市场中不断发展,相互并存。由于WAN的核心路由与边缘路由会引起丢包和延时,基于LAN环境的H.323系统的视讯效果不如H.320理想。因此,目前H.323更适用于远程教育、远程监控,而在重要的会议业务模式中,黄老师仍然建议用户选用H.320系统。当然,随着Internet演变到以IP over ATM、IP over SDH、IP over Optical技术为基础的运营模式,以及第二代因特网的实验的加速进行,长远来讲,H.323系统仍然是大势所趋。针对目前,成熟与新兴标准共存的市场,多数厂商采取了折中的方式,也就是说,大多数产品采用H.323和H.320双模式运作。从当前发展的角度来看,H.323设备应该进一步增加改善QoS机制,采用高效压缩、抗误码能力、更强的H.264新编码算法,把H.323终端的图像质量提高到新的档次。
  呼唤公共运营模式
  从业务运营模式看,视频会议正由专营模式向公共运营模式发展。目前,中国电信的视频会议骨干网、各省网以及各部委的视频会议系统均属于专营模式范围。铁通、网通、联通等运营商将会采用公共运营模式,即它们提供网络、MCU,用户自己解决终端设备和会场的方式。但是黄老师认为,由于各方面原因,公共运营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上,运营商首要解决的就是要有相应的网管平台,并应当意识到构建大系统视听会议业务智能管理平台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最终服务质量,促进公共运营模式的发展。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技成就梦想"

下一篇:“小”也要CRM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