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2位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US-PCA)的形式为:
Cpqrstuvwxyz,
其中,首位"C"为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的超十进制数字符号,
pqrstuvwxyz为11位十进制数字。
在pqrstuvwxyz中,从左向右的次序依此为大区号、国家号码、长途区号和本地号码。
p为大区号的代码,其分配大致为:
方案之一
大区1:北美地区;
大区2:非洲地区;
大区3、大区4:欧洲地区;
大区5:中、南美地区;
大区6:东南亚、大洋洲地区;
大区7:东亚、中亚地区,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不包括中国;
大区8:中国(包括港澳台区);
大区9:南亚、西亚地区。
在"大区号、国家号码、长途区号、本地号码"三或四部分顺序组成的11位国际号码等位编号制地址中,国家号码是不等位编号,一般由1-3位十进制数字组成,但允许视大区情况,长达4-7位。即最短为"q",最长为"pqrstuv",大多数为2位至3位"qr"或"qrs"。
"长途区号+本地号码"合称国内有效号码,国内有效号码可以是不等位编号,也可以是等位编号。
在每个大区内,约可拥有80-90亿个地址,在大区1中,至少有80亿个地址,为北美地区约3亿人口的20多倍,足供多代个人用户使用。US-PCA除了多一个首数字C外,其它11个数字的长度、结构与美国、加拿大的现有电话号码相似,估计没有使用习惯上的不适应。
在该方案中,许多通信大国,如美国(1)、加拿大(1)、埃及(20)、法国(33)、西班牙(34)、意大利(39)、英国(44)、瑞典(46)、德国(49)、墨西哥(52)、阿根廷(54)、巴西(55)、马来西亚(60)、澳大利亚(61)、印度尼西亚(62)、新西兰(64)、泰国(66)、土尔其(90)、印度(91)、巴基斯坦(92)的国家代码(括号内的数字)与PSTN电话网的相同。俄罗斯(7)、日本(81)、韩国(82)分别调整为70、71、72。同时,有更多的三位以上数字的国家代码与以往相同。
大区8由中国独用,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通信的个人用户最多。目前,中国的PSTN网电话号码已经出现资源严重紧张状况,例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温州三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和海南省全省的本地号码都已升至8位,加上长途区号3位和国家号码2位,国际号码总号长高达13位,据可靠消息,还有许多城市,如徐州市,也准备升八位电话号码,这么多地区突破了ITU的国际号码不超过12位长的原建议,是很不方便的。所以,早有学者建议改革PSTN编号制度,以适应和满足中国通信事业的需要,但一发牵全球,很难大动。而在US-PCT中,中国可以通过新的地址规划,充分支持新地址的知识产权,彻底改变地址不足的困境。
在US-PCA编号计划中,有必要考虑中国的特殊困难情况,将中国的国家号码提升为一位"8", 至少有80亿个地址,已能满足中国当前甚至整个二十一世纪通信发展的需要。中国国内有效号码采用不等位编号制,而长途区号2-3位、以2位为主的不等位编号,组成一个个较大的个人通信本地交换局,以利通信范围的扩大,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每个长途区内用户号码7-8位,也是不等位编号,可容纳800万至8000万个人用户。考虑到与国际接轨,中国的US-PCA二者相加的国内有效号码最好采用10位等位编号。
另外,US-PCA实行更严格的自上而下的分配,所以地址的利用率比现有电话号码高,地址资源的使用率较高。
中国的2位十进制长途区号"qr"的首选城市为:
中国1区、3区:华北、中原地区,
其中,"10"为北京市,"12"为天津市,"30"为石家庄市,"33"为太原市,"35"为呼和浩特市,"37"郑州市;
中国2区、5区:华东地区,
其中,"21"为上海市,"22" 为济南市,"25"为南京市,"26"为苏州市,"27"为徐州市,"28"为合肥市,"51"为杭州市,"52"为宁波市,"53"为温州市,"55"为福州市,"56"为厦门市,"58"为南昌市;
中国4区:东北地区,
其中,"40"为沈阳市,"44"为长春市,"47"为哈尔滨市,"48"为大连市;
中国6区、7区:华南地区,包括台、港、澳区,
其中,"61"为香港特区,"62"为澳门特区,"63"分配给台湾省,"65"为海南省,"66"为深圳市,"67"为珠海市,"70"为广州市,"73"为武汉市,"76"为长沙市,"78"为南宁市;
中国8区:西南地区,
其中,"80"为成都市,"83"为重庆市,"84"为贵阳市,"86"为昆明市,"88"为贵阳市,"89"为拉萨市;
中国9区:西北地区,
其中,"90"为西安市,"92"为兰州市,"95"为宁夏回族自治区,"96"为西宁市,"98"为乌鲁木齐市。
本方案的个人通信网的地址编制,不论在中国或美国,基本上与现有PSTN网的十进制编号计划相似,但是能充分缩短中国通信拨号的长度,可以使中国的国家代码从2位缩短为1位,许多大城市的长途区号从3位缩短为2位,使地址容量大增,拨号更方便有效。本例只是一种总的大方案,其中具体的号码分配,在各国家、地区间还有商讨、调整的充裕回旋地。
方案之二,
由于国家间幅员、人口差异悬殊,为适应各国间的人口分布状况,使地址号码分布更均匀合理,可考虑进一步淡化国家号的概念,使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跨有二个大区号,以充分满足人口大国大量个人通信的需要。欧洲地区人口多、国家也多,也需拥有二个大区号,南美洲、大洋洲合占一个大区号,其它洲各占一个大区号。其大区号"p"分配如下:
世界1大区:中美、北美洲地区;
世界2大区:非洲地区;
世界3大区、4大区:欧洲地区,包括俄罗斯和原独联体中位于欧洲的国家;
世界5大区:南美洲、大洋洲地区;
世界6大区、7大区:南亚、中亚、西亚地区,包括原独联体亚洲国家,其中,印度允许跨二个大区;
世界8大区、9大区:东亚、东南亚地区,其中,中国(包括港澳台区)可跨二个区;
每一个世界大区号最多可以容纳80亿个以上个人通信地址,基本符合世界各地人口分布现状和通信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US-PCA地址的最前二位为"86-99"共14个,每个数字区范围内拥有8亿个地址,其分配为:
"86":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
"87":河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88":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89":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
"90":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
"91":湖北省、湖南省;
"92":备用;
"93":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94":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
"95":重庆市、四川省;
"96":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97":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9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9":备用。
方案之三:
本例设想US-PCA以世界各大洲的现有人口及中期发展人口为依据分配号码,更强调按人口分配,弱化国家代码概念。亚洲、大洋洲国家用"1-4"作首位,非洲国家用"5"作首位,欧洲国家用"6-7"作首位,美洲国家用"8-9"作首位。
各洲分配为:
大区1号、大区2号、大区3号、大区4号:亚洲、大洋洲国家;
大区5号:非洲国家;
大区6号、大区7号:欧洲国家;
大区8号、大区9号:美洲国家。
方案之四:
采用数权重制和"柔性地址"概念的全球不等位编号US-PCA。
为了有唯一的国家代码,以便实现国家管理;也为了减少国家变化或人口变化的非预测因素的影响,采用便于升位的不等位编号计划。
数权重制的作用是解决了短号码升位后,老号码仍然可以保留或者虽然变化,但是依然符合原先的序列。限于篇幅,本文不作展开。
为什么要采用通用超十进制的新数字地址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众所周知,通信地址的拨打效率,是整个通信效率的很重要的部分,为此,组成通信地址的元素应该越少越好、地址越短越好。短小精悍的地址,既便于快速拨发,又利于记忆书写。US-PCA仅比十进制地址多一个"C"字冠,元素增加不多,但其总长度比现有电话号码有所减少,特别是对于中国的情况,国家代码由2位缩至1位,许多大城市由3位缩至2位,号码减短明显,将极大地促进通信效率的提高。
通信地址,或者说电话号码,是一个多世纪来电信发展累积、形成的巨量地址系统,而全球唯一一套十进制数字地址,还不得不被新的通信系统,如ISDN、寻呼网、移动网等所分割共用。在漫长岁月中,国家、人口、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远非原有规划所能准确预期,所以,通信地址分配,或者说编号计划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尽善尽美之处,在所难免,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世界第一电信大市场的中国,相同长度的数字地址量只及美国的约十分之一,人口数却是美国的五倍。但是,牵涉到国家间的不同利益,为了通信系统的稳定,维持现有通信秩序,很难作出大的调整。在技术上,因为只有一套十进制地址,它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为全社会勤奋工作,无法停下修?quot;动外科手术"。人类社会必须找到另一种类似地址资源,或者替代使用,或者交替轮换使用,通用超十进制地址US-PCA的产生,使电话号码的调整进化有了"替身"。
目前,固定电话和移动手机的话音通信,依然为主流通信,承担着最大的社会通信需求,以电话号码为基础的十进制地址成为主流数字通信地址。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US-PCA属于新地址,但是,一旦个人通信发展、替代电信,成为主流通信,US-PCA得到广泛采用,成为主流通信地址,为了提高通信的拨号效率,通用超十进制地址可以与十进制地址的电话号码对调使用,就是把字冠"C"移到电话号码前面,去掉"C"字冠的US-PCA,就成为新的、最简便易拨的主流通信地址了。到那个时候,已落伍成为非主流的电话号码前面即使加上一个C字冠,由于使用量日益减少,也无妨大局。利用通用超十进制地址的增生、替换作用,就可以使得那些不很适应社会需要的老的通信系统用的数字地址实现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新地址可以借助字冠的变化,不断交替完善。
八、商业模式的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US-PCA
上一节阐述了由国家颁发施行一级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的必要性。当然这样一场通信大革命,还需要经过反复的社会调研、专家论证,甚至社会舆论和高层决策,必定有漫长时间的等待、完善,那么,业已开拓的初级个人通信市场,是否有必要等到政府、甚至国际电信联盟有了详尽计划后,再按图索骥推向市场呢?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新生事物的个人通信技术,以及电信开发商的积极性,是不会放弃他们已作出或者准备作出的努力的。好在US-PCA除了一级地址之外,尚有四个二级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可供商业开发,它们可供有资质的电信运营商开发各国、各地的商业个人通信系统,成为既区别于国家推行的个人通信地址,又区别于电话号码的、适合于由电话机键盘拨打的、新的纯数字地址。
二级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US-PCA拟按洲际分配:
CAxxxxx……,用于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CBxxxxx……,用于欧洲和非洲,
CCxxxxx……,用于东亚、东南亚,
CDxxxxx……,用于南亚、中亚和西亚。
其中,xxxxx……为若干位的十进制地址。
C二级US-PCA地址可供应用。当然,还有更多的C三级和C四级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但是,太多的超十进制备用数字的拨发,相对来说,对于很小的手机键盘总不如十进制数字方便。再说,C数字区的部分地址,今后很可能分配给互联网使用,因为在互联网使用相对来说比较方便,所以个人通信系统不必使用太多的US-PCA系列。
具体使用方法与前面章节所述的"一号通"相类似。当然,由于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US-PCA看上去比"一号通"更使人一目了然,而且不会影响到电话号码的使用,不会减少电话号码资源,这对目前已捉襟见肘的电话号码无论如何是一个大福音,所以,它的商业价值应该为中外电信开发商所肯定。
九、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US-PCA)的市场优势
1、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US-PCA,符合现有通信地址信令的国际标准和各国运行中的国家标准,通过很简便的软件设置,现有固定电话机和移动手机均可直接操作,如能在今后的话机、手机升级改造中增加4个键,操作将更方便,还可向统一通信终端机的理想通信机的方向发展。所以US-PCA推向市场不存在技术障碍,不受标准约束。
2、通信地址是一项资源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可能有多个,且各有利弊,互有所长,很难在大技术方案上取得市场垄断,尤其是由于技术的进步,新技术方案随时可能涌现,取代老技术方案。而资源是挖掘出来的一种成品,少且稀,不可多得,不易被取代,市场垄断性强,尤其是象US-PTA一类地址,创新来源于数制改革,其市场垄断力度更强。
3、US-PCA的推出,不占用电话号码资源,不会造成现有通信地址资源的匮乏,不会对现有运行中的通信系统产生干扰或影响。US-PCA号码代替中国的"一号通"或美国的"随身号码",将明显保护原有通信运营商的利益,也使通信开发商能大力涉足市场,无后顾之忧。
4、US-PCA的超十进制标志数字,容易与纯十进制数字相区别,易于为用户所识别。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它的组成却保留了十进制地址的绝大部分结构,符合人类大脑的十进制数字逻辑习惯,易为人们所接受。US-PCA有利于与现有十进制通信地址的连通、转接。
5、规避了通信运营商间商业利益的争执,脱离了固定和移动间不同制式的矛盾,有利于各国政府的规范支持,有利于跨越数字鸿沟,实现通信的普遍性服务。
十、后记
笔者研究通用超十进制个人通信地址(US-PCA),其起因是感到我国在国际通信地址分配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只有奋起直追,开拓创新,发现新的地址制式,发现新的地址资源,首先通过资源发掘,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通信技术领域,我国在通信标准方面也处于不利地位,缺少标准,往往在技术发展中受制于人。大唐电信向国际电联提出的TD-SCDMA标准,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和制订有利于中国的国际通信标准开了一个好头,如果我们能继续努力,在通信地址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创造性新成果,制订出多个通信地址标准,从国内标准发展到国际标准,那么中国在通信标准领域中的落后局面将会有大的改观。
2000年12月10日,《解放日报》、《文汇报》在头版头条宣布,《上海开发成功数字域名系统,因特网域名管理技术获重大突破》。报道称,上海和中科院等单位联合攻关的数字域名解析和服务系统,经局部试用,反响良好,与香港、新加坡等方面的市场合作也取得初步成功。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专家组的评估,数字域名系统仅知识产权部分就高达170亿港元。
后来,我们又从《赛迪网》2001年5月25日文章《Enum,通讯号码一个就够》获悉,美国Gartner公司分析家David Fraley表示,"ENUM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产生的效益每年可达数亿美元甚至更多,因此成了各组织、公司奋力争取的对象。"
数字域名(ENUM)技术是IETF的ENUM工作组2000年9月份提出的一项将PSTN电话网中使用的E.164号码映射成为数字域名,并用它来查询用户各种通讯方式的技术。ENUM技术的提出有利于PSTN电话网和INTERNET的融合,方便用户之间的通信,是一项对下一代网络寻址方案有重要影响的技术。ENUM提出后已经受到国际电信联盟(ITU)和互联网络架构委员会(IAB)的高度重视,双方正在合作开展ENUM管理政策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ENUM的发展同样受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政府的重视,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开展ENUM技术研究和试验。ENUM的发展在国内受到信息产业部的高度重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和科技司组织的ENUM试验计划已于2002年3月开始,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CNNIC作为国内重要的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和研究机构,承担ENUM应用试验注册和解析系统的研究和搭建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e164.cn下解析系统试验平台的建立工作,为下一步开展基于ENUM通信业务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久,CNNIC宣布,中美两国NIC合作推进数字域名技术,CNNIC与美国NeuStar公司(USNIC)正式就数字域名(ENUM)等新兴的互联网寻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广泛合作。
与ENUM技术相似的还有澳大利亚Nascomms公司的NAS技术和中国的数字域名系统D-DNS。NAS就是"数字地址系统(Numeral Address System)"的缩写。
这三项有关使用电话号码作为互联网域名地址技术竟有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和市场潜力。于是,我们又将创新的目标瞄准比ENUM、NAS和中国的数字域名系统D-DNS更先进的通用超十进制地址USA的研究开发。之前,我们已向社会发表了通用超十进制地址在电信、互联网中的应用,再加上本文介绍的该技术在个人通信方面的应用,相信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会发现并支持这一系列的实用技术。
我们所从事的有关通信地址的研究,受到前辈的启发。原邮电部电信总局付局长、总工程师解晓安同志,是我国电信专业资深知名专家。他在退休后,仍对中国电信网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以《札记》的形式整理了全球、我国和一些国家、地区电话用户线、网络用户线的数据分析资料,探讨、提出了改造我国电信网的设想:建设国家本地固定电话网,实行等位制统一编码方式;并将语音、数据、电视"三网合一"于一个系统到户,在《邮电商情》分六期连载。其中更提出国内固定电话网范围划分编号方式的三个详尽方案,是改造我国通信地址资源短缺问题的大刀阔斧举措,树立了科技先辈勇于改革的精神,成为后来者的楷模。他的榜样作用,是我们决心早日推出个人通信号码建议的动力,相信该建议同样会对改善我国现有电话号码资源的匮乏产生积极影响。
上海亿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