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SLA——未来竞争的“终极武器”

SLA——未来竞争的“终极武器”

2004-04-15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国的通讯行业正在经历着一个最关键的演变阶段。运营商的竞争将直接导致行业变迁的进度。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演进从经历了规模导致的竞争优势、技术差异导致的竞争优势、营销手段差异导致的竞争优势三个阶段。  
  目前运营商遇到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决定了运营商未来的地位:  
  1.用户数与ARPU值及运营商盈利能力之间的非相关性问题。  
  2.销售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非相关性问题。  
  3.基础业务的市场占有量与增值业务的市场占有量之间的非相关性问题。  
  运营商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内到外整体改变,其中最核心的是从计划建设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向市场及客户导向的管理模式的变迁。  SLA基本内容
  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指运营商和用户之间达成的就用户支付一定的费用而要求运营商保证特定的业务性能和可靠度的一项协议。SLA实质是一种建立在运营商与最终用户之间(SP-“End” Customer)以及运营商与运营商(SP-SP)之间的一种服务契约。  
  这个契约通过将提供服务的价格与获取服务的质量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实现通讯服务的过程的可视化及可量化,从而最终实现整个通讯行业的资源优化。  
  对所有用户的可用性整合  
  要达成SLA,需要有一个完整的SLA参数架构,通过整个架构,将SLA业务开发的主要因素能够考虑周全。许多大客户SLA是包含了处罚条款的,因为大客户要求较高的QoS时,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同时也就有更高的商务条款要求。  
  从以上结构中同时结合eTOM的架构,在运营商的整体支撑体系中增加评估支撑系统ESS(Evaluation Supporting System)是当务之急。没有评估,产品研发以及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没有数据基础的猜测。  
  帮助运营商建立ESS体系的“三级跳”  
  亿阳信通SLA事业部建立了端到端网络服务质量评估系统。该产品遵循ITU及信息产业部相关规范,通过统计学采样原理,结合运营商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规模、业务模式以及业务使用频度,排除人为干扰,模拟用户使用网络的行为,对整个通讯过程的用户体验效果参数化,从而完成用户体验的QoS的参数的采集、汇总、数据展现及分析。  
  在这个产品的基础上,有了以下“三级跳”:  
  1.“互联互通”通讯服务质量监测。Smart-IMS互联互通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成为信息产业部“网间结算及互联互通监测系统一期工程辅助拨打测试系统唯一使用的端到端QoS数据采集系统产品。  
  2.Smart-VIPSLA大客户SLA解决方案。  
  “互联互通”实际上是运营商与运营商之间一种特殊的SLA,从长远的角度讲,互联互通必将采取SLA的模式,通过市场化解决。  
  建立用户体验的QoS数据采集,对运营商开展SLA,特别是大客户业务成为必选之路。  
  3.Smart-ESS评估支撑系统。  
  ESS同以往BSS及OSS的建设最大的区别在于,ESS同大部分现有支撑系统都有更多的相关性,同时需要提供更完整的专业化服务。  
  亿阳信通覆盖全国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支撑体系,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及200个以上本地网,在2004年成为公司重点建设的纵向业务群,成为ESS体系实施的最大的保证。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