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如何看待下一代接入网

如何看待下一代接入网

2004-08-31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二、接入网的发展历程
  接入网的发展是与整个电信网络和业务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同时也是近几十年电信网络高速成长的重要参与者。接入网作为电信核心网络与用户驻地网络设施的边界网络的概念,生于整个电信网从模拟到数字的重大转型时期,成长壮大在电信网络的蓬勃发展时期。当数字交换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各地扎根时,是窄带接入网帮助电话迅速走进了干家万户。当Internet成为众多网民的宠儿时,是形形色色的宽带接入技术帮助大家圆了不再漫长等待的梦。
  如今,NGN概念的提出为接入网的进一步的发展拓宽了新的思路。现有的接入网的概念是由ITU-T G.902建议的规定的,即接入网是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传送承载能力的网络设备和设施,其可通过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这里所指的业务节点对应于当前网络提供呼叫/连接控制的PSTN/ISDN端局交换机、ATM边缘交换机或提供交叉连接功能的DDN节点机等。
  传统的窄带接入网以提供话音业务和数字租用线业务为主,采用的主要接入技术是综合数字环路载波(IDLC)。一般可在用户侧提供Z接口、U接口或V.35接口等,在业务节点侧使用2048kbit等G.703规定的数字接口,窄带接入网一般在SNI支持V5协议来承载PSTN交换机的用户信令完成电话业务的呼叫。窄带接入网的核心传送技术是基于电路模式的TDM技术,因此可以提供高的质量保证,但最多只能为非租用线用户提供2B+D的带宽。
  随着Internet的兴起,提供高速的Internet接入能力成为推动宽带接入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用户到网络业务节点问短短的几公里成为了各种技术争相辉映的大舞台。依托于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xDSL可以在原有的市话接入铜缆上提供数兆比特的速率。而借助在桌面市场的广泛基础,以太网接入也占有一席之地。虽然,目前用户并不多,但FTTH凭借天生的超高速率和稳定性也直对宽带接入市场虎视眈眈。由于宽带接入的推动力主要来自Internet访问的需求,因此目前的宽带接入设备以提供IP数据承载能力为目标,以“尽力而为”作为主要的工作模式。宽带接入网既然提供了承载IP数据业务的能力,凭借IP强大的适配能力(Everything over IP),VoIP提供的话音业务的开展也是顺其自然的。宽带接入网通过H.248/MGCP等协议承载话音业务的用户信令到接入网关(AG)完成VoIP的呼叫过程,但由于IP技术天然的缺少QoS的能力,VoIP的业务控制与接入网提供的承载能力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如此接入网难以高质量的保证话音业务的实施。
三、NGN对接入网提出的挑战
  在2004年ITU新提出的对NGN概念的定义中,既明确了NGN是基于分组技术的网络,同时也提出了有质量保证的端到端的透明传送的能力,并强调一个从承载能力、呼叫会话和应用服务中独立出来的控制功能的概念,以达到业务与承载分离的目标和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的接入不同的业务提供者。NGN的思想为接入网的设计和实施也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1)如何在分组传送模式下保证接入网提供的QoS。由于接入网一般需要承担网络提供者能提供的所有业务的传送,并且由于采用的传送技术受媒质设施等影响具有天然的多样性,因此各种QoS保证的技术在接入网的应用有待研究。
  (2)如何将NGN的独立控制层面与接入网的传送承载能力相关联。NGN提供的灵活快速的业务能力是与一个能高效运转的控制层以及稳定可靠的传送层分不开的。接入网作为传送承载功能的执行者,对于业务层来说应是可控的。
  (3)如何将XNI和SNI在逻辑和物理接口之间灵活地映射和关联。NGN提出的目标中包含一致的用户感受和固定,移动业务的融合,对应到接入网中可以抽象为如何托XNI关联到不同的SNI的多归属(Multi-homing)问题。传统的接入网的UNI和SNI的归属关系一般都是配置为固定对应的,在下一代接入网中这种关系应是随业务要求和配置要求灵活可变的。
  (4)NGN的实施要求对每个用户提供更高的接入宽带和更多的接口类型,接入技术理论上可以提供的最大传送带宽一般与所使用的传送媒质密切相关。为了满足综合业务接入的需求,是在现有的网络媒质设施上继续挖潜并组合使用,还是发展和建设新的全能的FTTH技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由于NGN的想法是一个新的对网络具有革命性的思想,而对接入网来说由于点多面广的特点,对技术的实施同本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迎接NGN挑战的难度也许大一些,所需要的时间也许更长一些。但是,只要有市场和技术两方面的推动力,尽快实现这些目标是有可能的。
四、下一代接入网的结构和特点
  NGN的思想强调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和网络的可开放性,以达到业务能力最大化的目的。与传统的G.902中定义的接入网结构相比,新一代的接入网应具备更多的开放性的接口和更灵活的组网能力。为达到NGN的目标,下一代接入网在网络中的参考结构应如图1所示。

图1 下一代接入网网络参考结构图

  在图中,XNI为接入网与用户驻地网的接口,SNI为接入网到核心网之间的接口,L参考点为不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参考点。下一代的接入网应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在XNI和SNI之间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基于分组的宽带的传送承载能力。下一代网络的接入网应具有以下特点:


  综上所述,下一代接入网从网络结构上更加灵活,从技术上提供了更加高的带宽和质量保证,从业务上更加开放和多样。下一代接入网将与核心传送网和业务网一起为NGN的思想在网络中的实践不懈努力。

ChinaByte(e.chinabyte.com)—泰尔网

相关阅读: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