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NGN领域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即便它的定义,也是今年2月才刚刚敲定。按照新的定义,NGN是一个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各种业务,并能够使用多种宽带的且有QOS保证的传送技术,业务功能与所用的承载传送技术无关,使用者通过NGN能够不受限制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者,它支持通用移动性,允许无处不在地提供业务给用户。
作为新生事物的NGN当然是目前所有现存各类网络的最终演进目标,然而由于市场管制政策、网络运营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这个演进和替代过程必将是漫长和渐进的。并且由于业务覆盖范围有限,NGN网络也不可能作为孤岛单独存在,由此决定了所有NGN运营者都必须面临和关注的问题:与各类相关网络实现无缝互联互通。从另一个角度讲,网络互通问题的解决又是关系到NGN运营成败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以承载控制合一及电路交换为基础的PSTN,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演进,已在全球范围的电信运营商网络内形成了绝对优势的规模,该网络提供的固定话音及其他电信业务也拥有着绝大部分的电信用户及运营收入。这就对处在新生及试验阶段的NGN网络与目前广泛部署且处于主导地位的PSTN网络的有效互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与PSTN用户互通的话务量必将构成NGN总话务及运营收入的主要部分。
NGN不仅仅意味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更标志着电信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NGN涉及的兼容性等问题单靠设备生产商和科研机构将很难解决,这时便需要运营商有意识地介入,通过与中立机构如高校合作制订专属本运营商的规范和标准,并以此要求设备生产商。也就是说,应该先定规范后采购,而不是先采购后调整,应该走先试用,后逐步扩大规模的道路。
NGN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开放性,开放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开放式API技术支持第三方业务开发商。只有第三方业务开放商真正地介入NGN,NGN开放性的优势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另外,NGN的大规模引入将会影响现有网络的运营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商务模型,运营模式及商务模型的正确性及效率将极大地影响NGN及软交换部署的成败。
通信世界报(www.21ct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