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电信服务规范:国内IP电话业务

电信服务规范:国内IP电话业务

2005-04-26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1172





  2.1拨号后时延

  固定拨打固定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7秒,最大值为11秒;

  固定拨打移动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11秒,最大值为21秒;

  移动拨打固定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11秒,最大值为15秒;

  移动拨打移动的拨号后时延平均值≤15秒,最大值为24秒。

  对于一次拨号系统,拨号后时延是指:用户拨完电话号码最后一位起,至接收到回铃音或录音通知等信号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对于二次拨号系统,拨号后时延是指:自用户输入IP电话接入码最后一位至听到提示音的时间间隔,加上自用户输入卡号密码最后一位至听到提示音的时间间隔,再加上自用户输入电话号码最后一位至听到回铃音的时间间隔。

  2.2语音传输时延

  语音传输时延平均值≤400毫秒。

  语音传输时延指当呼叫通路建立后,语音信号从发端传送到收端的时间间隔。

  2.3时延变化

  时延变化平均值≤80毫秒。

  时延变化指语音信号经过网关处理后形成的IP包,经过IP网络传输到达对方网关,在一段测量时间间隔内,IP包最大传输时延与IP包最小传输时延的差值。

  2.4丢包率

  丢包率平均值≤5%。

  丢包率指语音信号经过网关处理后形成的RTP包,经过IP网络传输到达对方网关后丢失的RTP包数(包括网关丢失的RTP包)与传输的RTP包总数之比。

  2.5接通率

  端到端呼叫接通率≥72%。

  端到端呼叫接通率指被叫用户应答,被叫用户忙和被叫用户久叫不应的次数与发出有效呼叫总次数之比。

  2.6通话中断率

  通话中断率≤5%。

  通话中断率指用户在通话的过程中,出现通话中断(掉话)的概率。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

相关阅读: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