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P2P网络是可管理可控制的,则政府可以对其实施监控,保证国家安全。如果P2P网络是可管理可控制的,则可以成为一个可盈利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此平台内容提供商可以发布自己的内容和产品、用户可以通过这一新的“门户”快捷方便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支持良性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构建。因此,目前P2P网络的可管可控正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研究重点可能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网络结构和必要的管理方式来实现P2P网络的可管可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用户和内容的可管可控。
(2)面对互联网上P2P业务的监控需求,通过分析各种典型的P2P应用及其协议流程(如Gnulleta协议,Skype和BT的相关协议等)来研究P2P流量模式的识别与监控方式。
P2P应用在不断的开推陈出新,个人开发P2P应用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要实现对P2P业务的监控,必须了解P2P流量的核心特征,建立有效的P2P流量模型,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P2P业务。从目前来看,实现对P2P业务的监控,是促使P2P应用和互联网其他应用和谐共存的可行途径。
(3)研究P2P网络平台的标准化问题,即为各种P2P应用建立统一的技术平台,并对这一平台的相关技术进行规范,标准化是未来规模应用的基础。
(4)确定哪些应用场景适合采用P2P技术、如何把P2P技术融合到现有业务的实现方式中来。
P2P技术作为一种创新,也必须经过创新孕育、创新萌芽、创新整合、创新应用的必要环节,目前P2P技术正处于创新整合期,在这一时期P2P技术在影响现有技术体制、管理体系和市场环境的同时,也势必在适应这些外部环境的同时进行自身调整,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碰撞与融合来寻找自己的定位,从而提高技术的先进性、成熟度、适用性。可以预言,P2P技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是互联网和电信网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和活力源泉。尤其是经过了整合期以后的P2P技术,将在互联网、电信网中大规模应用,从而对未来网络结构、业务实现方式、商业盈利模式、用户使用习惯、网络监管理念、社会信息交流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也将迎来崭新的后P2P时代。
泰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