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4
MichyS.Tsui认为,中国IP技术的发展与产品的普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两年前,业内还很少提到UC这个概念。即便提到,每个提供商都给出了不同的注解,这给市场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Micky S.Tsui认为,造成这种概念混乱的原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市场演进过程所必经的阶段;另一方面,现阶段供应商自身的技术和服务能力有限,做不到把所有的东西集成起来。“在UC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一些供应商会从自己技术专长的角度来讲UC。” Micky S.Tsui表示,“但通过与客户交谈,我们发现用户更需要的是一体化的东西,而不是某一单独功能。因此,供应商都应该致力于做这种真正的UC。”
在Avaya设计的智能通信发展路线中,基本包括三个层面的发展:第一层是IP基础,第二层是UC和联络中心,再往上第三层则是CEBP。UC作为其中一个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同时受到其他层面发展的促进。目前这三层不管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中国用户的接受度方面,到达一个怎样的水准呢?Micky S.Tsui认为,尽管全球IP技术在过去六七年中,很多地方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中国IP技术的发展与产品的普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现在50%以上的产品都是基于IP。当然有一些客户还是有对模拟界面的需求。”Micky S.Tsui补充了这样一个数字。
在UC领域,Dinesh Malkani预言,视频会议这一通信方式将呈爆发性成长。而联络中心目前的进展在于,它在简单的呼叫转移或者呼叫路由的过程中,更多地加入了信息的存储和分析。这样,企业可以通过联络中心存储一些客户的信息,了解他过去的一些记录和喜好。“再下一步,我们会将联络中心的功能扩展到其他层面,比如深入员工之间或者员工与客户之间。因为随着社会精工化的发展,和客户联络的可能不只是联络中心的业务员,可能员工自己也需要和客户联络,这样员工就需要知道客户的信息,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Micky S.Tsui说,“中国的金融行业和政府可能将成为率先尝鲜的机构。”事实上,将联络中心与企业内部的统一通信结合起来,正是近五年融合通信的发展方向,此前微软与专业联络中心厂商结盟的动作就透露了这一信息。
Micky S.Tsui认为,CEBP发展的好坏取决于供求双方协作的好坏。提供商和客户两边一定都要非常了解各个应用的细节,在这个层面上用户更需要专业机构帮助他们做专业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