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年内启动下一代网络 攻抢多媒体业务
2003/01/29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随着新网络试验的结束,中国电信将在年内启动下一代网络(NGN),推出基于新网络的应用。而此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韦乐平曾表示,下一代网络将是中国电信未来10-15年的主要战略转型任务。中国电信将对研发下一代网络(NGN)进行数以千亿元计的投入,将其作为降低网络成本、增加业务收入、开发新业务的战略性新途径。从这些迹象不难看出,下一代网络已成为中国电信应对白热化竞争的战略性选择。
市场和技术是NGN腾飞的双翼
近年来,电信网综合通信能力明显增强,业务需求也趋于多样化,运营商必须提供更多的多媒体业务才能吸引住用户,因此网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各个运营商的业务重点还是在争夺话音业务收入上。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的建设、未来的发展和当前的现实收入出现了矛盾,如何能够把这两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业务的结合和捆绑发挥两个方面的优势,成为运营商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结构的复杂直接导致了运营管理运行成本比例不断上升,为了单一的业务而建立相应的网络成为综合性运营商的成本包袱。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基于软交换技术的NGN(下一代网络)技术应运而生。
业内人士认为,下一代网络(NGN)包含了电信网络各个层面的新技术,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实现。目前运营商开始越来越务实地看待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技术,越来越关心基于软交换技术相关设备的业务支持能力、服务质量以及维护管理等可运营性问题。
专家认为,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使电信运营商的发展重心开始从规模扩张转向利润扩张。因此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要保持对现有的网络投资,因此他们希望技术能够逐步演进,而不同的技术也会呈现长期并存的局面。从目前来看,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市场,电话网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还有很多用户可以挖掘,因此原有的电路交换技术还将得到应用和发展。对于新的技术是否被采用,取决于该项技术的成熟性以及其投资回收效率是否能被运营商接受、是否有足够的业务灵活性。
NGN是运营商顺应用户需求的发展,增强运营商竞争力、有效顺应市场发展、实现网络增值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因特网、移动网、固定网三大网络运营者都在努力实现着相互之间的合作与融合,但毕竟他们有着不同的网络,依靠着不同的技术,拥有着各自不同的用户群。如何应对广大客户多层面、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如何满足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的需求,成为运营商发展未来网络的重点。NGN技术的出现使得运营商们纷纷开始投入对下一代网络的研究和试探。可以说,NGN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NGN对现有网络的改造将很大程度上增强网络的竞争力,同时NGN中的多媒体业务将是各大运营商的利润增长点。NGN通过高性能的软交换设备把分散在各地的传统交换收缩到一起;通过媒体网关顺利地实现了数据网络与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互通;通过灵活的多媒体业务平台拓展新业务,同时也很好地继承了原有的基本业务和智能网业务。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电信市场竞争基本格局的形成,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渐趋白热化。这从近来市场上“手机休息站”的出现和“IP拨号器风波”可见一斑。中国电信作为传统的固网运营商,大量长途电话业务被IP分流而本地电话业务被移动分流,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困境?因此亟待寻求一种增加业务收入、降低成本和拓展市场空间的发展之路,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韦乐平曾表示,下一代网的出现和发展恰好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所以中国电信年内上马NGN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此前?中国电信在四个试点城市启动基于软交换的网络设备的试验,为中国电信网全面实施战略转型积累了实际经验,并从观念上、技术上、人员培训上做好了初步准备工作。
以用户为基点 打造NGN产业链
业内专家分析,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信市场的开放,电信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业务运营和网络运营的分离:网络运营商提供基础平台,业务提供商提供各种应用业务,丰富网络的服务能力,设备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NGN网络具有分组化、开放、分层的网络架构体系,这使得NGN具备了开放式网络的基本特征,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和增值服务内容提供商的加入,共同打造一条NGN的产业链。中国电信NGN试点项目是对电信分营新竞争模式的尝试。
在下一代网络技术的推动下,电信网络及运营模式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统一网络架构将逐步向核心网和接入网相对分离、业务与网络相对分离的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也将催生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ESP(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ASP(应用服务提供商)、电信虚拟服务运营商、转售业务提供商等形形色色的增值服务商的出现。这些增值服务商都不具备自己的网络资源,而是靠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为客户提供各种贴近的、灵活的电信服务。实际上,随着电信运营商逐步启动下一代网络,国内电信运营业能否出现NGN产业的繁荣,产业链的形成将是根本所在。
业内人士认为, 运营商期望筹建一个能赢利的网络,而归根结底这些利润来自最终用户的需求。因此,这种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开发新业务,以多网融合为出发点提供灵活的用户接入和业务分发,才将是真正的未来网络所向。由于NGN的分组化、开放式、高带宽、多种媒体流统一承载等特性,使NGN能够和电子商务、教育、医疗、娱乐、休闲、自动控制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新的工作、生活方式。通信的对象也由单纯的人与人扩展为人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物与物等。未来网络业务的含义比今天的通信业务的含义将有较大的扩展,有些业务已经超出单纯通信的范畴。 NGN顺应了电信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成为电信发展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据Ovum公司预测,全球最终用户在电信和信息服务方面的开支将从2000年占GDP3%增长到2010年的7%。按市场价值计,十年内将从每年1万亿美元增长到每年3万亿美元。在这一总体市场下,由最终用户带给下一代网络运营商的收入到2010年将增加到9000亿美元,是固定网总收入的一半。从2004年开始,下一代网络的收入趋势开始逐渐明朗。
对中国电信来说,下一代网络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伴随而来的将会是企业管理体制、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因此,当前电信运营商在进行NGN建网试验的同时,要抓紧时间进行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为迎接NGN时代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虽然NGN一出现就得到了各方的关注,而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各层技术的迅猛发展,NGN的建设在未来的2~3年内将启动并逐步商用化,从现有网络到NGN的演进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业内人士预测,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这个过程估计要10年左右。
eNet硅谷动力(cio.enet.com.cn)—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