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电信     [相关厂商信息]

有效监管打造“个性”NGN

2004/09/21

  NGN是ICT信息通信技术的骨干基础设施,NGN对信息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信息社会的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其核心是为了以可以承受的价格实现所有人的数字化的普及、可持续、不论任何地方的ICT接入。然而,单纯靠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实现信息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政府——政策制定机构和管制机构在国家的发展政策框架下采取行动,实现促进ICT基础设施投资和各国新业务发展的竞争环境。

  据预测,在1-2年内,中国VoIP电话用户数量开始向千万级规模冲击,而且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破亿级,那么在这时候,如何来进行用户码号的分配呢?2004年8月底在无锡举行的“下一代网络及电信监管政策研讨会”上,来自信息产业部、欧盟、ITU的官员及专家们一致认为,将业务层从网络层中独立出来的NGN将会对现有的监管框架提出非常大的挑战。与会的中国专家认为,在目前中国积极进行NGN实验和业务测试的条件下,本次研讨会进行的对NGN管制政策的讨论,为产业界对NGN的推动指明了方向,加快了NGN的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监管合理性的思考

  欧委会国际部主管Alison女士非常精辟地总结NGN的意义是:NGN推动了如VoIP、Wi-Fi、WiMAX等高新技术的使用,同时也对已经建立的管制界定发起了挑战,比如现有的监管制度对“增值业务”与“基础业务”、“基于设备”与“基于业务”的界定,NGN还将竞争的核心从传输层和网络层提升到了业务层和应用层,导致了新的市场能力的诞生。

  她指出,NGN挑战监管体制将带来三种管制结果:一是放任自由化,将动态竞争最大化,但可能有无法被广泛接受的危险;二是使用现有的管制框架,但这可能会压制动态竞争,不能提供合法的判定;三是改变现有的规则,这也是欧盟的一贯做法,将来也有可能应用于NGN环境中。

  美国FCC代表介绍其经验就是充分给予运营商自由,并让消费者来自主选择所需要的网络和业务。而澳大利亚监管机构ACA的代表则表示,目前澳大利亚还仅仅在编号、号码携带、服务质量以及普遍服务等几个方面来公开咨询现有监管体制需要针对NGN做什么样的改变。

  合理改变现有监管体制的理念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表示,由于我国监管体制同样采用“技术中立”准则,因此NGN监管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与全球其他地方同步的。

监管体制应适合不同实际需要

  国际电信联盟ITU金恩珠博士在会上表示,一个满足每一个国家实际情况的、普遍适用的、完美的NGN管制框架是不可能存在的。ITU能够为各成员国和部门成员所做的是开发国家标准、分配合适的无线频谱、围绕指导方针来确定原则,而目前的指导方针就是要考虑在各个国家ICT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政治经济体系之下,如何让管制框架和体系能使NGN等ICT基础设施及应用的发展实施更优化和本地化,保证其有效利用。

  金恩珠博士最后说:“任何管制框架和体系不应该为了管制或管制机构本身而发展实施。无论我们今天讨论建议哪种管制方式作为指导方针,这些都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或选择,最终要达到的共同目标是可以承受的具有普遍性、高质量的ICT业务,用户有更多选择,最终可以发展壮大整个行业。”

找准“瓶颈”才能使监管有效

  欧委会国际部主管 Alison Birkett在会上发言,他表示,NGN将为第三方业务提供商提供更大的机会,但是它也可能产生更多的瓶颈“控制点”,对于管制者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形成评估NGN影响的跨领域的经验,包括经济、技术和法律。

  专家们认为,“控制点”将不仅在基本接入层存在,而且可能会在分层网络的任何一层出现,包括业务层和内容层,但是却很难被识别出来。而一旦“控制点”被识别出来,在尚未确定采取何种措施之前,就需要开发更广阔的市场。由于NGN的本质就是将互联网中的智能从边缘层向网络核心层引深,因此对于具备了非常强大的业务生成能力的网络管理,成为寻找“控制点”中非常关键的一点。

  管制仅仅针对有主导运营商、竞争无效的特定市场,会越来越依赖竞争法来解决问题。DevoteamSiticom于2003年为欧盟所做的研究确定了4个不同领域的潜在“控制点”:网络性能、基本业务、业务接入和内容、用户信息。这些“控制点”意味着不能确定它们是否会出现。技术上存在可能性,但并没有一致的结论认为在真实的世界中会出现。可能在所有层面出现,包括重要的软件。而且,它们并不一定是“坏的”,因为争取竞争优势是合法的,是投资和创新的驱动力,竞争障碍通常是暂时的。对于NGN管制者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形成评估NGN影响的跨领域的经验,并要顾及到技术、法律、经济等方面,而在未来,NGN将带领管制彻底走向业务端。

NGN在中国的声音

  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指出,必须注意到NGN采用的是互联网的技术而不是将智能分散在终端的机理,即不再把复杂的功能推给终端而让网络继续作为傻瓜,在资源分配和业务传递方面,网络必须是主动的和有智能的。而采取了相对自由管制的FCC代表则认为,智能化将分布在终端,因此管制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终端和消费者一侧,保证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了,然而邬院士指出这种思想将对NGN的安全管理尤其不利。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则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是由目前的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而滋生的NGN,注定将是一个无法控制和管理的网络,由于习惯了免费和包月等使用原则,同时也由于技术原因使得无法对网络进行很好的控制,使得在目前良好的商业模型非常缺失。分门别类,按质论价优质优价,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商业模型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通信世界报(www.21ctn.com)
分类信息:     新闻频道   行业_电信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