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NGN

中移动DSN2.0本月发布 明年力推研究成果落地

2010/12/06

  2008年底,为了解决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业务和运营上的挑战,中国移动提出了新一代可运营、可管理的分布式核心网体系和功能架构,即DSN(分布式网络),时隔两年,中国移动在DSN方面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在DSN架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标准推进、产业推广等方面都有了重大进展。本刊记者近日获悉,全新的DSN 2.0技术白皮书将在近期举行的“第四届移动互联网研讨会”上正式发布,并且DSN网络将在明年开始逐步落地。

  DSN架构明确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对DSN的发展寄予厚望,他表示:“DSN是未来核心网架构的技术演进方向之一,是中国移动在推动核心网领域演进的重大研究课题。在以DSN为核心构建的移动互联网中,在引入分布式、扁平化的同时,保留并加强运营支撑能力,从而确保网络和业务的可控可管和良性发展。”

  在DSN发布两年后,即将发布的DSN 技术白皮书2.0版本中明确了DSN网络体系架构,自下而上分为三层,分别是物理基础平台层、叠加网层和业务平台层。

  中国移动研究项目经理院张云飞告诉本刊记者,这三层架构环环相扣,其中物理基础平台层是通过完善的基础平台资源管理系统,将各种PC、服务器或是其他各种机器资源管理起来;叠加网层用来实现底层传统交换机实现不了的而网络又需要增强的基础网络能力;业务应用平台层负责给用户提供更大丰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张云飞说,业务能力将关系中国移动的长远发展,而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层的业务能力开放,用户可以实现跨平台的应用访问,比如在未来,中国移动用户不但可以访问MM应用商店,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去访问其他的应用商店。

  测试结果喜人

  在DSN的三层架构中,叠加网(overlay)层可谓是DSN架构的核心部分,从支持分布式VoIP和流媒体发展为包括轻量级VoIP架构、超级交换机架构、内容交换网架构、分布式多媒体会议架构在内的多能力新型分布式架构。电信专家侯自强表示,DSN的思想是要继续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并在其之上建立一张叠加网,将具备DSN功能的节点通过在核心网中部署智能节点来实现,实现业务控制的功能。

  目前,中国移动联合华为、中兴以及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DSN的试验网,从测试结果来看,DSN良好地承担了业务控制的功能,并且性能大幅提升。据参与试验的人士透露,超级交换机架构实现了亿门呼叫的能力,而且成本非常低,单台节点(PC)在理想状态下可以支持50万个呼叫,中国移动只需要1000台左右的节点就可以满足所有用户的呼叫。在内容交换网架构的实验室测试中,在提供流媒体服务时,相比传统的C/S方式,直播时带宽和服务器的消耗减少了99%,在点播时减少了95%,并且相比传统P2P方式,可以更好地进行管理和计费。张云飞还介绍说:“现在的节点可能是运营商在各地数据中心中搭建,而未来可能会将所有的基站作为overlay的节点。”

  技术落地是关键

  黄晓庆表示:“ DSN中国在核心网领域的第一次申请国际标准,因此要推进DSN成为国际标准。”时至今日,在中国移动的推动下,DSN 在国内外标准化组织中推进DSN架构和相关技术的计划也一一落实,其中,ITU设立DSN研究课题,已经将DSN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演进方向,IETF设立PPSP工作组,3GPP设立Workitem,并且中国移动在这三大标准组织的相关研究中都担任主席的职位。同时,中国移动还和包括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科研研所在内的16家单位进行合作,共同推动DSN产业进步。

  对于DSN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张云飞表示,将DSN研究成果落地是最关键的。他认为,2.0版本发布后,DSN已经具备了建网的能力。

  明年年初,中国移动将建设一系列的试验网,而最先落地的可能是内容交换网架构。“DSN的实施是渐进式的,成熟一点落实一点,先实现部分功能,在规模上也是从小到大。”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室网络架构实验室技术经理彭晋说:“DNS从电信网与IP技术融合角度出发,研究未来网络的演进,DSN的概念本身也在不断演进,将随着新业务的出现和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不断丰富其范畴,并积极转化技术成果,使其平滑、快速地在现网中得到应用。”

  观点

  如何以CM-IMS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

  爱立信:丰富应用很关键

  移动互联网时期,一方面中移动应尽量丰富CM-IMS网络的应用,多考虑发展固移融合应用,多与互联网上的应用合作,组成应用联盟,从而发掘更多创新应用;另一方面,无线网络正在向LTE演进,应利用CM-IMS,为LTE接入网络提供多媒体电话业务,从而为用户带来无缝的融合的多媒体业务新体验。

  华为:不同场景方案需创新

  华为一直在提供成熟可靠的IMS解决方案,并坚持方案的持续创新。基于对中国移动现网的剖析和对网络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华为方案保证CM-IMS网络与现网协同发展,基于用户需求提供创新业务体验,以IMS+三网融合、IMS+LTE、IMS+RCS、IMS+SDP、IMS+云计算等方式,全力保证中国移动未来核心竞争力。

  中兴通讯:引入了WIMS技术

  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CM-IMS与移动互联网未来的融合发展并不冲突,可以有机结合,中兴通讯在此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包括引入了WIMS中间件关键技术,成功将CM-IMS与移动互联网业务能力开放进行了有机结合,进行CM-IMS与移动互联网两网能力的互补。

  上海贝尔:端到端方案打好基础

  IMS产品系列应该涵盖了业务应用、会话及呼叫控制、传送与接入等层面,形成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上海贝尔的IMS端到端方案能够帮助中国移动通过建设低成本、高适应性的CM-IMS网络,大大提高其业务竞争力。上海贝尔还提供了用于迅速创建并开展业务的环境和客户端,如WEB2.0 客户端、SCE环境等。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关注个人与家庭市场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对CM-IMS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有四点,一是充分发挥中国移动在个人和家庭用户中的市场和品牌优势,二是通过丰富的多媒体应用、良好的用户体验、贴心的套餐设计来吸引用户,打开市场;三是与移动应用商店MM结合,并加强与终端领域的合作;四是引入策略控制机制,提供不同级别的业务质量保障。

通信世界周刊



相关阅读:
三通科技发布Windows版本的软电话IPF F10产品 2010-11-17
华为助Movistar部署基于ATCA的CDMA移动软交换 2010-11-16
RT-STE小容量网关实现SOFT3000与MD110无缝连接 2010-11-08
全新VOIP技术为松南支线建设高科技管线系统 2010-11-03
全球IPv4地址剩余不足5% IPv6申请提速 2010-11-02

热点专题:  融合通信  
分类信息:  融合通信_与_移动  融合通信_与_NGN及软交换技术  移动_与_NGN及软交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