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吹响颠覆传统电话的号角
彭芳、徐洪禹
2004/03/15
美国,针对IP电话监管政策的争论进行得如火如荼。
2月12日,互联网电话取得局部胜利:FCC宣称互联网上的语音通信流不必遵从传统电话的管理规则。
2月21日,几家科技巨头组成游说组织,以确保管理部门放弃对IP电话市场的限制。
美国IP电话的政策,无疑将在全球引起连锁反应,吹响IP电话颠覆传统电话的号角。
2004年,对于致力于VoIP通信的公司来说,是值得记忆的一年。2003年年底,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成立调整IP电话服务相关规则的工作小组——互联网政策工作组。2004年伊始,关于IP电话监管政策的讨论白热化,传统电话运营与IP电话产业两大阵营积极游说。新的政策,将直接影响VoIP产业的未来。
迈出关键一步
VoIP政策的讨论早就在美国局部地区展开,FCC参与还是去年12月份以后的事情。作为对IP电话管制问题争论最激烈的国家,美国的一举一动都被全球所关注,它最终将引发世界各国新IP电话政策的出台。
近几年,IP电话的通话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现在与固定电话没大的区别。结果是美国使用廉价IP电话的用户目前已达到了230万。Vonage、8x8和VoicePulse等新型IP电话运营商纷纷推出IP电话服务。不仅小电信公司经营IP电话,传统运营公司,包括AT&T和Verizon等,为了自身竞争的需要,也在加大IP电话网络的建设与运营。
IP电话市场的运行状况导致了管制的革命。不久前,美国各州正掀起管制“IP电话服务”的运动。在此以前,IP电话被定为“不同于普通固定电话,属于基本通信服务以外”,不在FCC及州政府的管制范围之内。由于IP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威胁”日益凸显,本地电话公司开始游说州政府,要求将IP电话也纳入规范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密歇根州公共服务委员会在2003年8月推翻原来的定义,宣布“今后IP电话经营商也要和普通电话经营商一样适用统一规定”。其第一项措施就是命令该州的IP电话经营商“支付用于维持911紧急通报(相当于110报警电话)服务的费用”,而此前IP电话经营商是免交该项费用的。继密歇根州之后,加利福尼亚州也同样向IP电话经营商下达了适用电话经营商规范的行政命令。
去年12月1日,FCC宣布,将成立调整IP电话(VoIP)服务相关规则的工作小组——互联网政策工作组。2月12日,FCC终于通过最新的决议:VoIP只不过是一种互联网应用,其提供商的发展得以不受20世纪的政府规则、税收以及需求条件的种种限制。FCC主席麦克·鲍威尔评价认为,VoIP同电子邮件以及其他互联网上流行的点到点应用没有什么区别,以往这些服务从来就没有提升到电信服务的层次。
局部的胜利,让IP电话产业为之欢呼雀跃,认为这是良好的开端。但事情远没有结束,该决议并没有就在VoIP服务同传统电话系统互通时,传统电话规范是否起约束作用给出任何说明和解释。IP电话争取新的利好政策的路还很漫长。2月21日,几家科技巨头组成游说组织,以确保管理部门放弃对IP电话市场的限制。这个组织名为“IP电话联盟”,是第一个为IP电话行业向管理部门进行游说的组织,这个组织正在努力避免IP电话行业受到州和联邦政府错综复杂的规则的限制。这个组织的计划称,拥有正确的政策平衡,美国人可以享受到低廉的价格、创新的新服务和高级的通信功能。这个组织在2月23日宣布政策原则和宣传计划,以便使IP电话的创新更加繁荣。该组织的成员包括AT&T、IP电话服务提供商ITXC、Level 3通信公司和MCI公司,其它成员还有德州仪器和微软。
产业一片乐观
2月12日,FCC关于“纯粹VoIP不属电信业务”的认定一出,全美各主要媒体均做了重点报道,认为FCC迈出了VoIP政策的第一步。从这些报道来看,FCC的决定给美国VoIP产业以巨大鼓舞,四处传来一片叫好声。VoIP提供厂商们认为,FCC的举措是给VoIP产业带来了实惠,是未来美国IP通信史上的重大分水岭,这也将在全世界引起连锁反应。毫不夸张地讲,2月12日绝对是美国电信业至关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的最大赢家恐怕除了那些VoIP运营商外,就要算广大用户了,美国网民关于这件事的评论一边倒,几乎全是理解和赞成,因为他们可以继续用相对传统电话低得多的费用打电话。在与美国一衣带水的英国,其电信监管部门已经决定,在2月25日就VoIP问题进行听证。不知道FCC的这一结果能否被贯彻到大洋彼岸。
FCC这一决定将鼓舞更多运营商加入VoIP阵营,从而带动VoIP厂商更多的技术投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这一决定对全球的VoIP产业也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当记者就此事采访国内的VoIP厂商时,无论是思科或者朗讯,得到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高兴,都对VoIP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于这个针对运营商的决定是否会影响到提供企业网VoIP解决方案的厂商的问题时,IP交换机生产商苏迪思中国区总经理杨文生做了肯定的答复。他说:“从长远来看,如果VoIP在公共运营网络占据主流,那么企业在选择IP PBX搭建自己的VoIP网络时,会考虑这个IP PBX是否能和公网上的软交换很好地互通。这就给企业级VoIP设备商提出了新的需求,强迫设备商们更加注重自己VoIP产品的兼容性。”至于当电信网络都是VoIP后,企业是否还有必要搭建自己的VoIP网络,杨文生也做了回答,他说:“IP PBX和IP Centrex各有短长,IP PBX虽然增加了企业的运维费用,但它可提供更灵活的业务。例如现在IP PBX已能够支持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在企业网内部实现全交换,而如果使用外包方式,这些业务所需的租用运营商接入网资源所带来的成本很巨大。”
FCC关于VoIP到底属于电信业务还是数据业务的认定需求由来已久,之所以推到今天,正表明了这个问题的复杂度有多么大。事实上,这次的决定也只适用于不保证通话质量的IP-IP的VoIP服务。至于牵涉面更广的、争论更多的IP-PSTN,或者是PSTN-IP-PSTN的VoIP服务,FCC将在日后做出判断。这只是关于VoIP不同种类业务之间的争论,当VoIP实现运营时,监管者还将面临传统PSTN网络的投资保护问题、电信的普遍服务问题、VoIP与PSTN之间互联互通时的资费标准制订问题。
相比面向个人用户,VoIP在企业用户中使用要简单得多。所以,就在业界热炒VoIP是否属于电信业务的问题时,VoIP早已在企业级市场暗渡陈仓。众所周知,集团用户使用VoIP系统的最直接驱动力来自于低廉的话费成本,这也是目前VoIP用户更多是大型企业的重要原因。但随着VoIP技术的发展,话费已经不是唯一的驱动力。在VoIP平台上开发出来的种种增值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值应用使VoIP的市场不仅限于那些有分支机构的大集团,而且也渗透到并无长途通话需求的小公司。
传统运营商坐不住了
IP电话分流传统电话业务,并不是美国独有的情况。根据IDC的调查报告,目前有10%的语音流量是经由VoIP技术传输的。目前,传统运营商积极发展IP电话业务,同时,小IP电话运营商、传统电话运营商共同发力,因此VoIP发展非常迅速。
1995年,以色列VocalTec公司研制出可以通过互联网打长途电话的软件“Internet Phone”。它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软件,居然会在今天引发那么多的争论,会强大到震撼一个多年来牢不可摧的帝国,会开拓新的时代。IP电话软件出现后,电信公司开始认识到,利用互联网实现语音业务的市场潜力巨大,但还有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在当时的IP电话业界中,新兴的小规模经营者占多数,其服务质量差,IP电话经常掉线,且通话中有杂音,因此对传统电话服务构不成任何威胁。
2000年以后,IP电话技术成熟,并作为一项新型电话业务,迅速在全世界展开,并对传统电话业务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早期,是一些小的电信公司经营IP电话,他们以包月制等形式,费用很低,更允许用户通过各种设备进行通话,固定电话、手机、Wi-Fi电话都能派上用场。灵活的使用方式、低廉的费用,使IP电话用户群体迅速壮大,市场规模和前景到了令传统运营公司眼红的地步。
一年前,传统电话公司还在积极防御VoIP服务。现在,传统运营公司为了自身竞争的需要,也在加大IP电话网络的建设与运营。AT&T和Verizon等最近都公布了向用户提供VoIP服务的计划。AT&T公司已经表示,它将向企业和消费者客户提供VoIP服务。为了不被甩在后面,Verizon公司最近公布了与北电公司合作的计划,通过在今年第二季度向所有宽带用户提供VoIP服务,从而扩大其VoIP用户群。Verizon公司的发言人布莲娜表示,VoIP是未来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一技术已经发展到消费者想使用它的程度,因为通话质量在不断改进。
目前,全球众多运营商都已将IP电话作为日后发展的一个重点,包括英国电信、AT&T、NTT、德国电信、法国电信、新加坡电信等众多电信巨头,都已经向用户提供相关服务。
颠覆传统帝国
VoIP技术问世已经有很多年了,通常被企业用来建立低成本的内部通讯网络。目前,廉价的长途电话加上更好的技术,及宽带互联网访问的迅速增长,正在酝酿电话产业真正的革命。扬基集团的分析师表示,在2004和2005年,VoIP技术将在运营商和企业获得应有的地位。尽管FCC将话音通讯和数据通讯看作两个不同的实体,但两者之间的界限正在越来越模糊。长远看,传统通信市场的监管措施将适用于VoIP。
聚变在即,几家欢乐几家愁。作为电信产业链中的主导环节,运营商承受的冲击最大。不同的运营商,由于有不同的技术背景、不同的网络状况,对VoIP的到来有各自不同的考虑。传统运营商,拥有规模庞大的PSTN网络,每年的维护、扩容开支都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而原来的设备供应商,已经完全停止了传统交换机的开发,备件的供应、新的业务、系统的售后服务提供都出现了价格上涨但服务下降的征兆。这时,通过渐进的、有规划的网络演进步骤,将PSTN网平滑地演进到NGN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新的运营商进入到这个领域内,由于没有网络包袱,可以迅速地、低成本地展开新的业务及服务,争夺接入用户量。像Vonage这样的新公司以低价服务为武器进入这一市场,此外,像时代华纳这样的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和电话运营商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能够推出视频、话音和互联网服务。在中国,联通、电信、网通相继推出IP电话业务,在各城市乃至小区,展开肉搏战。
VoIP也为设备商提供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VoIP产品进入门槛低,几百人团队开发的软交换是VoIP,几个人攒的IP语音模块也是VoIP,而且都有需求。这种现象虽然暴露了当今VoIP市场一定程度的混乱,但也在事实上催生了一大批VoIP设备商。这与当年的中国传统交换机市场何其相似。谁又能保证,今后的几年里,在这些厂商中不会出现一两个华为?此外,VoIP平台的开放性以及对增值应用的巨大需求,也为一直有点摸不着方向的国内软件公司指引了一条明路。VoIP设备商需要自己的产品上能有更多的应用,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一个能够兼容尽可能多VoIP平台的增值软件包,能够帮助设备商对用户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VoIP还将颠覆现有电信网络架构。这一代电信网的主流是电路交换网,下一代会以IP网为主。IP电信网具备传统电信网可运营可管理的特点,能给用户一个统一逻辑网络的印象。用户使用下一代电信网时只知道正在享受的业务,而不用关心这种业务走的是数据网还是语音网。下一代电信网应能按业务计费。所有这些美好的景象需要 在设备中引入业务识别能力,引入IPv6,引入IP QoS等等。而为了实现这个美好景象,运营商要付出的会更多,他们要改良甚至抛弃既有网络。所有这些努力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成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些努力需要一个驱动力。而这个驱动力,很可能就是VoIP。
毫无疑问,VoIP的颠覆角色渐现,它正在震撼着整个电信产业。

2003年对美国42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大企业是IP电话主要使用群体。
数据来源:IN-STAT/MDR

全球IP电话设备市场增长预测
几种组网方式
语音复用单元
复用单元负责将传统电话输出的PCM码流利用各种数据压缩标准,如G.711、G.723或G.729,打包为IP数据包,通过IP网络传送到对端复用单元。对端复用单元解码恢复为PCM码流后传送给传统电话终端,从而实现双方的IP语音通信。这种方式组网简单,仅适用于两点间通信。
PBX+VoIP小网关
网关的FXO/FXS接口同传统PBX中继线相连,利用PBX的交换能力将话音自动转到网关上,然后通过IP网传输。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无法保证拨号的自动路由,网络可扩展性差。另外,当这种组网方式下两个跨PBX的用户进行语音通信时,会发现原先在单PBX下支持的诸多附加功能,如呼叫转移、呼叫等待、多方通话等,都消失了。这是由于呼叫通过网关时,这些功能被屏蔽掉了。
IP PBX
借鉴PSTN中信令的思想,为VoIP引入信令协议,如H.323或者SIP。这种解决方案除了要求完成数据格式转换功能的网关外,还需要完成信令控制功能的模块。这种模块在市场上称谓颇多,如网守、IP PBX、网关控制器等。因为采用IP协议,IP PBX天生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可编程性,可以与计算机无缝结合。借助信令协议,IP PBX除了保证传统PBX所有功能外,还可实现语音邮件或传真的组发和定时发等传统PBX无法实现的附加业务。
软交换
软交换和媒体网关作为NGN架构的核心,是将传统PBX的控制模块和业务模块相分离后得到的结果。软交换适用于电信骨干网,IP PBX可看作软交换的微缩版。目前,软交换技术本身尚不完善,IP网络自身也有欠缺,再加上传统电信网投资保护的考虑,制约着软交换大规模实用。
中国通信网(www.c114.net)—中国计算机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