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厂商>>交换机/ACD系统平台厂商>>3Com公司

从软交换到“微服务”
——CommWorks公司总裁Irfan Ali为中国电信运营商带来全新理念

胡英 2002/04/01

CommWorks领军人物Irfan Ali先生

  Irfan Ali于1997年进入3Com公司,从1999年起担任3Com电信网络业务部的高级副总裁和总经理职务,目前全面负责CommWorks公司的战略和业务。

  在此之前,他曾在Newbridge Networks公司和北电网络公司任市场开发高级经理,拥有丰富的电信技术开发和推广经验。

  刚刚过去的2001年,对所有的电信设备供应商都是一场噩梦。全球电信市场的不景气波及到所有创业型企业,在这场电信灾难中,许多电信企业宣告破产。CommWorks公司总裁Irfan Ali在2000年12月接手从3Com拆分出的面向高端电信市场的CommWorks公司时,正面临着这样的艰难处境。此前,虽然Irfan Ali一直在3Com公司担任电信网络业务部的高级副总裁和总经理,非常熟悉电信技术和市场,但新形势依然让他不得不严肃思考:电信运营商究竟遇到了什么困难?CommWorks能为他们做什么?

  CommWorks继承了3Com公司以技术寻求发展的特点,短时期内迅速推出软交换技术和“微服务”理念,不仅让电信运营商找到了一条适合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也让自己在艰难的时世中获得了营业额的增长,这几乎是个奇迹。

  3月20日,Irfan Ali携带着其著名的软交换技术和“微服务”理念来到中国,给处于变革中的中国电信业带来了一缕春风。

软交换:运营商以不变应万变

  软交换技术是全球语音交换技术的一项革新,也是CommWorks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在Infonetics调查公司的报告中显示,CommWorks公司在全球的软交换开发和部署方面已经处于第一名。CommWorks定义的由传输硬件、呼叫控制与交换,以及服务与应用的三层框架体系也被公认为软交换的基础架构。

  通常人们以为软交换就是以软件的方式实现电路交换,但其实不只这么简单。Irfan Ali向记者解释道,软交换的定义是把传统的语音信号转变成IP数据包,它在软交换基础架构的第2层——呼叫控制与交换层实现,这意味着它与底层的硬件无关。其意义在于,无论用户采用何种通信方式接入网络,如CDMA、GSM、GPRS、LAN、WAN或是传统的电话网络,其语音应用丝毫不受影响。

  以免费邮箱为例,人们只要能上互联网,就能阅读自己的信件。软交换的目的同样如此——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接入方式,都能获得所需要的语音或数据服务。

  软交换的这些优势,无论对新兴的还是成熟的电信运营商都意义非凡。软交换让运营商以不变应万变,在避免了重复投资的同时,也不会因为改变服务内容而引起公众的反感。正因为如此,国外许多运营商如AT&T等都引进了软交换技术。

微服务:运营商以差异化求生存

  什么叫“微服务”?它对电信运营商意味着什么?这首先要从电信目前普遍遭遇的困境谈起。Irfan Ali说:“目前电信运营商面临的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传统的大众化的服务已很难满足竞争的需求。CommWorks提出的‘微服务’,能帮助运营商获得生存的利器。”“微服务”定义为有线或无线运营商为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而提供的基于IP协议的定制服务。与运营商采用的传统的增值服务或差异化服务不同的是,它非常灵活,运营商能在短时期内,以最小的投资实现对客户的定制服务。目前,“微服务”已成功应用在“即时信箱”、“消息提醒”、“电话会议”、“广告引擎”以及“统一消息”等多个领域。

  “微服务”之所以能这样灵活迅速地反映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是因为它建立在软交换基础之上,体现了软交换在未来的应用模式。

  Irfan Ali指出,目前“微服务”理念在国外已逐渐被认可,并开始得到应用。他举例说,新加坡电信公司为自己客户提供的广播式传真就是“微服务”应用的最好范例。这种一对多的广播式传真让接收方能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打印的方式获得传真,为客户节省了大量成本,因此大受有广泛国际业务的跨国公司的欢迎。

  从软交换到“微服务”,CommWorks闯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目前,CommWorks正与中国的东方通信集团合作,把领先的技术和全新的理念引入中国。Irfan Ali 认为,“微服务”的模式多种多样、无穷无尽,它必将被运营商青睐。中国的电信技术几乎与世界同步,处于变革时期的中国电信业正在努力寻求突破的方向,不久的将来,“微服务”必将被中国的电信先锋接受。

计算机世界报 200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