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厂商>>VOIP设备厂商>>亚信公司

亚信:走出数据“藩篱”

张振 2002/03/20

  亚信在电信行业的数据业务领域一直扮演着“老大”的角色,市场地位可比之于硬件领域的联想PC,其纵深的商业模式一直被业内看好。然而,市场唯一不变的特征就是变化。所以,与联想腾挪于硬件领域要做“大联想”异曲同工的是,亚信也要给自身增值,从投资英思克到收购邦讯,从组织机构改革到深层业务整合,亚信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要走出数据的“藩篱”,从IP步入全电信。

  从外到内的“召唤”

  这次笔者采访的是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赵耀博士。他在述说亚信业务扩张策略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召唤。这个词背后的潜台词是,亚信从数据跨入移动,然后逐步覆盖整个电信,横跨业务领域固然是本身业务增长的内在需要,更重要的是市场需求趋势的变化使然,所以亚信是在适应和迎合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既然这样,亚信的扩张举措必然是被客户认可的。

  亚信一直从事电信业的数据业务,随着1998年收购德康公司,移动业务才开始在亚信占到一定的业务份额。赵耀认为,从中国电信市场的现状来看,目前传统的固话、长话业务的增长空间较小,而移动业务处在稳定增长的阶段,数据业务则在高速增长。未来,把移动和数据两者合二为一的移动数据将是新的增长点。亚信在数据领域经验丰富,现在开始涉足移动,并进而挺进移动数据和全电信,正是时机。

  从亚信内部看,要做高增长性的公司,必须找到能保持持续增长的增长点,虽然亚信一向从事的数据业务增长迅速,前景并不局促,但毕竟整个数据业务本身在电信领域内只占到很小的比例,市场的容量不大,所以,亚信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以前的“摇钱树”现在似乎成了进一步成长的“藩篱”。这是内部的召唤。

  看亚信扩张还有一个角度,是从投资人的视角。作为在NASDAQ上市的公司,公众性是亚信必须始终秉承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国电信业加入WTO、电信运营商格局巨变的背景下,基于对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要求,投资人对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算是一种召唤。

  在各种“召唤”的声音中,亚信决定出击。

  收购邦讯及其他

  2002年1月23日,北京。亚信正式宣布,以总金额4700万美元、62%现金和38%股票的方式,全资收购广州邦讯科技有限公司,业内哗然。

  这是亚信历史上的第二次收购,也是数额最大的一次,收购的坚决很有些不鸣则已的味道。而这种坚决和信心亚信是有底气的,这种底气来自1998年收购的另一家无线计费公司——德康。如果说收购邦讯是势在必得的一手狠招,那么收购德康那步棋算是在试探应手。赵耀说:“德康是亚信进入移动领域的第一步。收购德康使得亚信的业务从100%数据转变为80%数据,20%移动。”

  而邦讯科技相较于德康更具规模和实力,现有员工200余名,是中国移动通信领域内产品与服务最全面、市场份额最大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通过这次收购,亚信希望将自身的资金技术实力与邦讯对营账系统和用户需求的了解结合起来,进入移动市场。

  为全面进军移动领域,除了收购邦讯和德康,亚信还有一项举措,就是注资英思克公司。该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结合数据和移动,做基于移动业务上的数据应用平台开发。

  通过这几个动作,亚信坚守数据、进军移动、观望固话的战略格局已经铺就。赵耀坦言,这仅仅是第一步,难度更大的还是如何在新的市场领域得到客户的认可。赵耀说:“进入一个领域,说起来容易,树立起品牌则相当难。你可以凭借技术能力迅速将相应的行业软件和产品开发出来,但要获得用户的认可却需要长时间的运作和积累,因为有时候作为行业里的新秀你还没有资格。所以,第一个CASE非常重要,亚信希望进入新的市场,并不是要进行简单的市场切割,而是希望能给业界和客户带来新的价值。亚信特别表示自己的合作意向和姿态,愿意以合作的态度来共同将市场做大。将自身多年电信运营经验、大型行业软件开发能力和大型项目管理能力带给市场和客户。”

  业务整合产品化

  为面向全电信,在2002年的开始,亚信进行了战略调整和内部业务结构调整。调整之前,亚信的业务结构是网络集成加软件这种相对单纯的业务模式。当亚信要面向全电信的时候,这个定位就显得窄了,亚信需要在各个领域专注于实现最大的业务拓展。所以,亚信将自身的业务部门调整为OSS事业部、增值应用事业部和系统集成事业部。

  赵耀介绍说,亚信调整后的OSS部门面向全电信,还是以用户管理、计费和营账为核心,不过领域要从IP扩充到移动,今年还要扩充到固话、长话,要覆盖全部的电信计费营账领域;同时,还要做从呼叫中心到CRM的客户服务系统;所以,“是希望能够覆盖从电信业务到服务的整个OSS空间”。

  而增值应用事业部负载的增值应用业务是以亚信在软件研发领域的优势和市场优势进一步为电信运营商还有未来出现的虚拟运营商、ISP、ICP等等提供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以E-mail和下一代通信为核心的、包括短信在内的解决方案为主导产品,着眼于电信级高质量的产品,而不是说做小型的软件。其目标是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手段,寻找更新、更好的应用和业务模式。

  亚信的系统集成部门以前做的主要工作是建设、设计和维护网络,现在用户希望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以后,亚信开始关注其网络的优化、调测和后台管理工作。赵耀说:“这个部门的工作其实是和OSS部门相联系的,从网络管理的角度和OSS的业务相呼应,从用户端的实际切入来呼应,OSS是全电信,SI部门今年也要转向全电信。IP领域是亚信的强项,现在我们要向光网络发展,还要做传统的数据网建设、维护和GSM网的维护、调优工作。”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赵耀博士

  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最显著的变化是,每一个部门都是以软件为核心的。赵耀介绍说:“OSS部门的核心软件是计费软件,应用事业部的核心软件是电子邮件系统,系统集成部门的是网管系统。每一个部门都有一个核心软件产品,我们所有的解决方案和服务都是围绕软件来做的”。

  而且,虽然从亚信每一个部门的软件单独看,是独立的,联系不上的,但从产品的产品化角度看,又是相通的,因为亚信很多软件产品的模块是相通的。赵耀举例说:“比如用户认证的模块,在电子邮件里用到,在OSS用到,从网管角度,让用户自己上网管理也能用到,这就是通用的了。我们不会强调哪一个产品是属于哪一个部门的。最重要的是内部的可重复使用的模块有多少。所以出去面对客户的是不同的产品,但是从我们内部却是相同的核心模块”。

  从数据到移动,再到全电信,亚信在重塑自身的形象,也在探索新的业务发展模式。然而从大的产业背景来看,进入新的市场领域,简单市场重新划分和切割,却是毫无意义的。好在亚信仍在坚持一向的谦逊和积极合作的态度。就像赵耀所说的:“进入新的市场,亚信希望能给业界和客户带来新的价值。所以,亚信特别愿意以合作的态度来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将市场做大”。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将是亚信最大的价值所在。

中国计算机报 200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