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在低迷时期推出固网短信能否引吭高歌
2002/01/29
冠名“家家e”的固网短信业务自2001年10月由中国电信正式推出以来,引起了业内普遍关注。有人为中国电信在电信低迷时期推出这样一种新增点式的业务鼓与呼,也有人对这一业务的市场前景表示怀疑和担忧。在移动短信业务异常火爆的今天,固网短信业务究竟有没有市场?市场潜力究竟有多大?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吧。
反方:前途堪忧
障碍一:没多少人感兴趣。
任何一项新业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用户是否对它感兴趣,换言之,有多少用户会用它?有些人认为,启动用户市场正是固网短信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他们认为,手机短信的用户群与固网短信的用户群截然不同。手机短信的用户主要是年轻人。他们通过简略的语言互通信息,从中体验这种隐蔽的交流方式所带来的神秘性和刺激感。而手机短信带来的这种刺激感很大原因来自于它的移动性,即随时随地的“手语”沟通,在这一点上,固网短信的“固定性”无法对这些年轻用户形成吸引力。因此,手机短信的用户并不一定会成为固网短信的用户。至于那些中年人及经常待在家里的老年人,会对新生事物产生本能的抗拒,固网短信业务也难以在这些人当中推广。
障碍二:终端的问题与资费的问题。
有人认为,现在的手机全都具有短信息收发功能,也就是说手机用户并不需要为短信功能多支付什么;但是,要实现固网短信功能,必须要具有信息收发功能的电话机或加装一个信息接收设备才行。事实是,自从初装费取消后,有能力装电话的用户几乎都装了电话,而没能力装电话的显然对这项新业务也无从使用。那么,有多少人会为了这项新业务掏腰包更换一部电话呢?固网短信面临的“初始成本”无疑会加重这项业务的推广难度,除非采用赠送设备的方式。有人算了一笔账:以一部终端增加200元计算,再以固网短信发送一条0.1元计算(理论上固网短信的资费标准肯定会低于手机短信),这意味着用户需发送2000条信息才能与赠送的投入持平。而这2000条以平均一天发一条来计算,需要超过5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赠送设备所需的投入将使投资回报的时间延长许多,这样做对运营商来讲是否划算就要好好算计算计了。
除去设备所需的投资,固网短信本身的资费是影响该业务推广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资费标准过低,中国电信就无法吸引到内容提供商(SP)共同开发和培育这个新兴市场;而如果资费不能做到足够低,又如何吸引用户去使用这项新业务?
障碍三:合作模式不明确。
仍以手机短信业务做对比。手机短信业务包括两部分内容,收发短信和信息查询。要实现信息查询功能,必须广泛与信息提供商,如ICP们,进行合作。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电信还没有公开表示过它将参照类似“移动梦网”、“联通在信”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模式的意向。合作模式的不明确必将影响信息内容提供商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信息内容的贫乏和缺乏内容提供方式的改进动力。事实上,对于固网短信而言,信息服务的意义可能比收发短信更大。没有合适的合作模式最终必将影响这一业务的推广应用。
正方:市场潜力大
理由一:推出业务不需很大成本。
以上海贝尔的系统为例,开展固网短信业务,主要需要两大类新设备。其一是网络平台,包括:FSK(频移键控)接入服务器,CTSI网关,短信息中心服务器,短消息网关,主要负责本地网和外部网的交互和AAA认证服务器及计费服务器;其二是终端,是面向信息服务业务而特别设计的,从外观上看,它在普通电话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显示屏和若干功能按键。对于中国电信现有的覆盖全国的电话网来说,开展固网短信业务是比较方便的,网络本身无需变动,只增加上述网络平台设备即可,投资也不会太大。可以说固网短信业务对中国电信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了很好的利用。
理由二:短信概念已深入人心。
与移动企业启动手机短信之时相比,事实上,在目前条件下,中国电信推短信业务省了不少培育最初市场的功夫和金钱。早在中国移动启动短消息业务时,国内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短消息”的,而到众多短信一族争相追捧短信时尚的今天,“短信”这个名词已众人皆知,“固网短信”也不再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名词。发过手机短信的人,很容易弄明白,什么是固网短信以及如何发固网短信。
理由三:终端的障碍可以跨越。
据了解,上海贝尔已经推出的信息电话的价格,与现有的中高档普通电话机大致在一个水平上。其主要功能则包括信息查询与点播、短消息收发、个人助理功能(PDA)和普通模拟电话的功能。信息电话是现有普通电话机的升级换代产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功能非常丰富的新型电话机。对于本来就要购买电话机的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固定网新增用户,或者需要更换电话机的现有用户,花几百元买一部新型话机并非难事。如果从为了更方便的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其成本更是远远低于手机和电脑。
其实,将固网信息电话与手机、电脑比较,不是很合适的一种做法。它们之间不是完全的排斥,更多的应该是互补关系。与手机、电脑相比,信息电话最大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便于人们快速查看信息。与电视、报纸等广播式的传统媒体相比,固网短信的信息具有“可点播”的特点,因而更及时、更个人化。相对于手机,信息电话还有容量大、信息量大、屏幕大(便于阅读)等特点,但手机在移动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说,信息电话、手机、电脑,适应了不同的市场需要,它们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将促进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对各方都是有利的。
理由四:固网短信业务空间广阔。
对于人们对资费问题的担心,其实引发一个问题:固网短信业务究竟如何赢利?
固网短信业务包括两部分内容,即收发短信和信息查询。传统的赢利点主要在于发短信和定制信息(如头条新闻)等。人们的担心也主要在于这两项业务对于固定电话来说,用户需求有多大?如果固网短信业务仅限于此的话,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应该看到的是:相对于实际能够提供的服务,“固网短信”这个词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称呼, “固网短信”一词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消费者忽视这项业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服务。而信息服务可以是固网短信业务重要的收入来源。传统的收入来自于终端用户。如果我们换个视角,会发现,在终端用户之外,还有更大的潜在利润来源。
例如“广告”。随着固网短信业务的普及,信息电话机的屏幕势必将会成为一个全新的、高效率的广告窗口,各家各户的信息电话将成为一个独特的广告媒体。中国电信可以利用掌握的用户数据库,通过这个业务平台根据企业的要求有选择的、定向的向终端用户发送商场、商品、旅游等相关信息,并按照广告发送量的大小向发布广告的企业收取广告费。
固网短信开展广告业务具有自己的优势:用户目标明确(用户很容易根据住所的地区位置进行划分);因为成本低,故而价格便宜(相对于传统媒体);信息可以及时更新,便于快速发送信息。开展广告业务,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固网短信业务以功能月租费和信息服务费为主导的财务收支模式。
不仅是广告媒体,固网短信的平台还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公用信息发布平台,如开展针对集团用户的短信息批发业务,可与煤气、电力和自来水公司等公用事业单位联合推出特别通告服务。社会上众多企事业单位可利用短消息这种成熟便捷的信息渠道,提供企业内部管理和专业客户管理CRM的信息发布,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再例如,彩票业务。目前彩票业在全国遍地开花,人口仅300多万的深圳市,2000年福利彩票的销售额就达2.2亿元人民币。广大彩民的构成以中低收入者为主,而普通电话则可以涵盖各个层面的人群,电信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利用这一资源,担当彩票的代理商。一部固网短信电话机就是一个代销点,这样的代销点深入千家万户,数量巨大,无须大量的店面、机器和售票员人员、纸质彩票印刷等各项投入,每一张彩票均摊成本很低。最关键的是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轻松把握每次的幸运机会,彩民参与的热情明显提高,彩票中心合作的积极性也会很高。彩民的投注金由系统或从彩民专门开设的投注缴费账户中划出,也可以利用电信原有的收费渠道进行话费托收;小额奖金可以直接由系统存入彩民的账户,或是到众多的电信窗口领取,大额奖金仍可按传统方式领取。这其中电信除了获得固网短信业务收入之外,作为彩票的代销商,还可以按比例从“信息电话彩票”的收入中提成。
尽管彩民的构成以中低收入者为主,与中高收入的手机用户不同,但是去年6月中国移动仍然积极地在深圳推出了“移动彩票”业务,截至2001年7月18日,已有2万多深圳移动的全球通和神州行用户申请了手机投注,平均每天有几百位手机用户使用彩票投注。据“深圳风采”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彩票每期平均销售额超过一百万元,通过移动方式投注的资金接近十万元,比例已经占到6%左右。未来,他们估计这一比例将上升到30%。而此项特别业务相关通信信息费用完全可以由彩票中心承担,这样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免费的业务,更加有利于大家积极参与。
顺着这个思路,还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业务类型。一句话,固网短信息业务的生命力在于提供丰富和贴近百姓生活的内容。
找准你的定位
在技术的进步、移动电话的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下,固话业务的利润空间正在日益萎缩,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像美国AT&T、日本NTT这样的国际电信巨头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创造新的、具有较高赢利价值的业务。而在移动通信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短信业务,为电信企业燃起了重振雄风的希望。去年6月,日本NTT公司推出家庭固定电话互联网接入服务“L-mode”;去年10月,中国电信推出了固网短信业务;与此同时,德国电信、韩国电信等也宣布已经或将要提供固网短信服务。固网短信,一时间,成为电信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固网短信能否成为重振中国电信企业昔日雄风的业务新增点?从理论上讲,固网短信是挖掘固话潜力的一个绝好的平台。对于电信企业而言,首先,据专家指出,开发固网短信业务,不需要对现有的PSTN电话网进行任何改动,只要加一个平台即可,初始网络投资成本很低,有利于将资金投入进一步的市场开拓和业务发展。
其次,固网短信业务平台有利于改变电话作为单一通话工具的现状,将极大地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信息电话”的构想,企图改变电话单一的通话功能,使之成为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工具。但当时的创意由于缺乏具体的平台而无法实现。其实,固网短信的出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通过电话间的文字沟通的新的通信方式,更重要的是给了信息电话一个实现的平台,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第三,固网短信平台可以连结互联网,从而推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也不过是三千多万用户,其中,电脑的普及率低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电脑的复杂操作以及其几千元、上万元的价格,使很多渴望上网的人望而却步。相比之下,如果一部几百元的电话、几步简单的按键选择操作就能很方便地实现信息查询与浏览,必将吸引更多的用户上网,从而拉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可以说,一旦固网短信平台与互联网平台结合起来,对固定网来说,将会带来一场新的信息革命。
在今天这样一个用户驱动的时代,用户的需求决定市场的大小。再让我们从用户需求角度来看看固网短信业务的市场前景。众所周知,中国通信事业经过二十年的迅猛发展,固定电话用户已经过亿,电话已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据调查,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用户已不能满足电话仅仅作为通话工具的现状,而在广大的农村,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与渴望也正在与日俱增。目前,168等信息台呈现出的火爆景象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如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特别是对于很多中年人、老人、小孩来说,通过电话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是目前最便捷的工具。因此,固网短信作为信息服务平台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当然,理论与实际毕竟是有距离的,固网短信能否最终赢得市场,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对其市场前景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有障碍并不意味着不能跨越,不意味着固网短信业务没有市场。所谓事在人为。例如,用这一业务需要老百姓换一部电话,有人说这是一大难题。但想想看,换一部电话,不过300多元。而据最新的调查显示,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手机拥有率已超过50%,而手机换过二、三次的人也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说,手机上的应用能促使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换手机的话,那么,只要有合适的应用,让家庭换一换电话也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因此,启动这一市场的关键,是要看固网短信平台上有没有吸引老百姓注意力的应用,值不值得让老百姓为此而换一部电话。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固网短信与移动短信有着很大的不同。众所周知,移动短信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收发短信,在这个应用上移动企业是赚钱的,但同样的应用放到固定电话就可能是不赚钱的。试想,人们之所以青睐移动短信,主要原因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秘密”的手语沟通,但却难以想像有人会当着一家人的面,在固定电话上进行类似的“秘密”活动。换言之,用固话收发短信很可能并不是固网短信平台上的主要应用,尽管这曾是使电信企业萌发固话短信业务念头的最初原因。而且,如果固网短信的应用仅限于此的话,那么,可以预计,固网短信业务能够吸引到的用户将是很有限的。换言之,要使固网短信业务成为电信企业的新的增长点,首要任务之一是找准定位,开发出真正适应固定电话群体的应用。事实上,因特网应用与信息服务应该在这个平台上大展作为。也只有这样的应用多了、活了,固网短信业务才能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家。
★固网短信:
所谓固网短信业务,就是利用现有的固定电话网,向固定电话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服务,目前主要包括信息查询和短消息两大类。
★“家家e”固网短消息业务:
“家家e”固网短消息业务是中国电信新推出的一项基于固定电话网的非话类增值业务,普通固定电话用户只需到已推出该业务的中国电信公司各营业窗口申请此业务,并购买专用的信息电话后,即可获得信息、娱乐、商务以及电信服务等多种信息源。使用“家家e”,用户不仅可以打电话,而且还可通过简单的菜单式操作,获得短消息互发、短消息点播和短消息订阅等服务,享受个性化信息服务。
★“家家e”固网短消息开放的业务(以上海电信为例)
短消息互发服务:用户通过对信息电话的简单操作,可与其他固网短消息用户之间互发短消息;或通过internet用户向其他固网用户发送(或接收)短消息,每条短消息不超过70个汉字。
短消息定制服务:信息电话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internet上或在信息电话显示屏的操作指令下,选择需订阅的信息,提交给固网短消息中心。固网短消息中心将定期将用户所订阅的信息投送到指定的信息电话,信息终端将自动接收信息。
短消息点播服务:固网短消息用户可根据个人需要,在信息电话显示屏的操作指令下,选择需点播信息的特征,提交给固网信息中心。固网信息中心即时处理,将用户所点播的信息发送到该信息电话,信息终端将自动接收信息。
★“家家e”固网短消息资费标准(以上海电信为例)
开户费:8元/户,月租费:8元/月,短信通信费:0.08元/条。
★信息电话:
信息电话是一种基于固定电话网面向广大家庭用户的桌面型电信终端,为用户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操作界面,用户通过此信息电话,能够进行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个性化信息(如天气预报、股票行情等),收发Email。
人民邮电报 200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