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竞争环境下的美国三网如何融合
张沛 2002/02/22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电信和信息通信业市场开放较早,竞争更为成熟和充分,三网融合的尝试也早于许多国家。美国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由此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世界各国参考——竞争环境下的美国三网融合。
美国1996年电信法拉开了全面竞争的序幕,特别是要发动有线电视、长话和市话三大市场的竞争,其管制政策是典型的“对称准入”。
从根本上说,原来基本上垄断市话的地方贝尔公司将面临来自长话公司和有线电视经营者发起的竞争;而原来垄断有线电视的经营者将首先面临市话公司的挑战;在市话领域,除了七家贝尔公司和GTE之外,还有一千四百多家小的电话公司参与竞争;长话市场的竞争虽早已展开,但主要还是由AT&T、MCI和Sprint三家公司垄断,除了三家大的公司之外,还有三百多家较小的长话公司参与竞争,加上进入长话市场的市话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长话公司也面临严峻形势。
新电信法颁布后的市场特点是:接入市场成为竞争焦点。有线电视已连接到千家万户,同时由于其带宽具有能够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优越性,首先成为长话和市话公司争夺的重要领域。
三网融合的特点是,在政策所规定的竞争环境下,业务的融合主要以公司的兼并和联盟来实现,而网络的融合则以新技术来实现。由于互联网和电话网已经很自然地融合起来,所以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之间的融合成为三网融合的主要方面。
有线电视与电话的融合政策是决定的因素
美国电信法和FCC为有线电视公司进入电信市场打开了绿灯,不仅规定“有线电视经营商经营电信业务不需要申请营业执照”,同时“在有线电视公司要提供电话业务而介入电信领域时,电话公司要允许与它们相互接通”。
不仅如此,新电信法也为电信公司进入有线电视市场打开了大门。例如,在第三篇“有线电视业务”中规定:
·电话公司可提供视频节目业务;
·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提供视频节目的公共电话公司必须遵照由1934年电信法所制定的有关无线技术系统方面的执照颁发、外国所有权等各项要求。以其它方法提供视频业务的公共电话公司必须视为遵守有关规定的有线电视公司。
依照规定,各电信公司制订了各种战略以进入有线电视领域,他们可以组建自己的有线电视公司,可以在公共运营公司的名义下提供有线电视业务,也可以在一种称为“开放视频系统”(OVS)的新模式下经营,还可以通过“多信道多点分布式业务”(MMDS)和无线通信手段进入有线电视市场,此外,大的电话公司则采用与有线电视公司联合或兼并它们的手段来达到打入有线电视市场的目的。在新电信法颁布不久,GTE公司很快在加州申请到第一份有线电视经营许可证,接着亚美达科、SBC、南方贝尔、US WEST和新英格兰电话公司都递交了申请。电信与有线电视的融合以各种方式推进。
新技术和新业务推动融合
由于新电信法明确了有线电视产业以“开放式视频系统”(OVS)取代“视频拨号系统”(VDT), 有线电视公司纷纷从新技术和新业务方面寻找出路,以打入电话市场。 由于大多数多媒体业务并不能由窄带通信设施支持,大多数高速数据业务也已不能由现有的互联网服务器提供,提供高速电缆调制解调器成了有线电视公司的一大市场机会。同时VP宽带多媒体网络的实施也由大西洋贝尔在抓紧进行, 它使用ADSL和其它技术,计划在互联网上实现全综合话音与视频宽带网络业务。ADSL技术已成为市话公司进入有线电视市场的主要试验技术。
视频业务市场的竞争推动融合
有线电视、卫星转播业务、卫星直播业务(DBS)、无线有线电视业务以及视频节目编制的提供者均参与了视频业务的竞争,新的视频业务和业务经营者在不断涌现。此外,电影制造商、娱乐业务经营者、高科技公司(包括计算机公司)在发起保护数字电视的运动,确保先进电视业务(ATV)的实施, 推广娱乐、个人计算机和交互式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有线电视经营者一方面竭力抵制各种渗透,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改善业务质量,包括向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一站购齐”服务。
美国1996年电信法为有线电视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首先,“开放视频系统”(OVS)的实施使它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次,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电缆调制解调器、ADSL、无线有线电视技术、DBS等彻底改变了有线电视的应用范围,改变了人们对有线电视的传统观念;最后,竞争使有线电视公司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有线电视、电话和计算机三种网络的结合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三种业务的融合成了有线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市话公司如何实现融合
新电信法对市话公司进入有线电视市场也敞开了大门,一方面鼓励电话公司采用高新技术推动电话业务和有线电视业务的融合,另一方面允许电话公司兼并和控股有线电视公司,共同推进对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和发展。新电信法规定:
·在FCC的规定许可范围之内,任何人均可通过开放视频系统提供有线电视业务。凡经过FCC批准的开放系统经营公司持有合格证书不受管制。
·管制解除:除了某些特殊条款(如有线电视所有权限、独家节目制作合同、节目变化、政府部门信道或公共教育信道预定等),1934年电信法第四章和第二章的管制对FCC批准持证的开放视频业务经营者不适用。
·在农村地区的本地交换运营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可以购买相互之间的控制或管理股权,也可建立合资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在某些限制下,本地交换运营公司可以购买有线电视公司的控制或管理股权,也可组成合资企业。
·一家年营业收入不超过一亿美元的本地交换运营公司可以在其经营领域收购一家有线电视公司10%以上的财政或管理股权,或者与其建立一家合资公司,条件是该经营区域的有线电视公司的用户不超过20,000户,并且市区用户不超过12,000户。
可以看出,尽管是有条件的准入,但市话公司是完全可以通过联合与兼并、采用新技术等手段打入有线电视市场的。
联合与兼并
新电信法允许贝尔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在自己的经营领域联合经营,于是电缆成为提供先进电话业务、视频业务、互联网接入和交互式业务的一种最佳途径。US WEST、SBC等几家贝尔公司首先联合有线电视公司通过电缆提供话音和视频业务。
US WEST/Continental兼并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US WEST以108亿美元兼并有线电视公司Continental的举措是新电信法颁布后的第一大电信产业兼并行动,也是美国通信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US WEST在美国成为仅次于Tele-Conmmunications的第二大有线电视经营者,对有线电视工业的影响极为深远。
以新技术打入视频市场
在其他有线电视经营者努力将自己的网络升级的时候,贝尔公司却在积极试验数字压缩技术,企图以无线或有线电视技术打开视频市场。由大西洋贝尔、NYNEX和PacificTelesis组成的联合公司TELE-TV提供120个压缩信道,其中40个信道用于付费电视,这些业务在1997年底在波士顿、洛杉矶和诺福克部署完毕并投入运营。无线有线电视系统虽然是一种过渡策略,但它的优势在于不必像光缆系统那样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部署不同的网络,从而冒投资风险,无线有线电视系统唯一的障碍来自空中。另一方面,它能提供与有线电视同样速率和质量的业务,下行传输速率达每秒10M。FCC于1996年3月拍卖了493个无线有线电视经营执照,大西洋贝尔、NYNEX和PacificTelesis以9000万元的标价名列前茅并夺标。
长话公司如何实现融合
长话公司在进入有线电视市场领域方面享有与市话公司同等的权利,由于长话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不是有线电视公司,而是本地电话公司,所以打入市话市场的最大屏障来自本地接入网络。正是由于有线电视的电缆网络是天生的宽带接入网络,只需经过改造便能开展市话业务,所以长话公司特别看重有线电视公司。兼并与技术改造同样是长话公司打入有线电视市场的手段。
面对市话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的挑战,长话公司的战略是向宽带业务发展,实现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同时传输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
利用有线电视网突破接入瓶颈
新电信法颁布后,市话公司和长话公司都把目标瞄准了有线电视领域,都想占领这个现成的宽带网络,实现多种业务的融合。长话公司以AT&T为首率先打入有线电视领域,以数千亿的投入兼并有线电视公司,想在这个技术领域突破市话接入瓶颈。
到1996年,AT&T控制下的长话市场份额仅剩52%,它面临的竞争对手除了MCI和Sprint之外,还有其他约三百家小长途电话公司,加上即将进入长途市场的市话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形势非常严峻。AT&T的战略是通过收购有线电视公司,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打入市话市场。
有线电视业务一直是AT&T的弱项,AT&T的首先补救措施是于1996年3月向休斯网络系统公司的子公司Direc TV投资1.375亿美元,购买了其10%的股份。Direc TV在全美国提供卫星电视直播业务(DBS),它在18个月的时间内使用户达到120万户,AT&T可在50个州以200个信道向用户提供DBS业务,包括电影、体育、新闻和付费电视节目,另一方面,AT&T也开始利用Direc TV的设施开展自己的市话业务。
发展电缆宽带业务以突破市话瓶颈成为AT&T的发展战略,自1996年以来,AT&T收购了TCG和IGN(花费了50亿美元)。阿姆斯特朗上台后花一千多亿美元收购了TCI和MediaOne两大有线电视公司,在全美向所有用户提供捆绑式的视频、话音和数据业务。TCG网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商业用户的接入问题;而TCI网络则很好地解决了住宅用户的接入问题。这大大地扩大了AT&T的电缆通信业务市场,增加了500万电缆业务用户,使总电缆用户达到1600万户,线路系统覆盖了几乎2800万个美国家庭,使它成为美国最大的电缆业务运营商之一。
尽管AT&T在打入有线电视市场时竭尽全力,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根本原因是其战场拉得太大,没有成功地找到突破口。近几年,AT&T为了有效地打开市话市场和开展新业务,不惜耗巨资兼并和购买其他公司。这种战略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大大地扩大了本地业务的用户,但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年复一年,使AT&T前进的步伐大大受到阻碍,最后只得进行重组。2000年10月,AT&T决定实施战略性机构重组,新建四个独立经营的股份公司,其中AT&T宽带业务公司主要负责开发和经营应用电缆技术的业务。
大力发展互联网宽带业务
大力发展互联网宽带业务是长话公司突破三网融合界限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在美国,以Sprint的成绩最为突出,它采用的是另一种融合战略,即以宽带数据通信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
Sprint开通了世界上传输速率最高、达到其他运营公司传输速率17倍的跨洋互联网链路,它提供世界上第一个国际互联网宽带业务。1996年10月,Sprint与Viacom签订协议出售其互联网接入设备;次年2月,它为佛罗里达州17,000位物理学家使用的MedONE网络提供互联网拨号接入;同时它还与弗吉尼亚州签订了价值800万美元的合同以提供高速多媒体网络(2年),包括在上万家教育部门和政府机构之间传输双向综合话音、数据、视频业务。Sprint还重视开发会议电视业务,它组建了Sprint Video Group机构来开发和提供系列会议电视设备和业务。1996年它与Kinko通信公司签订协议在其经营领域提供Sprint会议电视业务,此后将范围扩展到全美、荷兰、加拿大和日本。
Sprint还与Comcast、CoxCable和TCI组成了一家PCS联合公司,经营市话、长话、无线和有线电视业务。该公司拥有29万英里电缆,可连通美国三分之一的家庭用户和商业用户。由三家有线电视公司组成的TCG公司也加入了这个联盟。
Sprint的成功经验在于,它在“融合”方面采取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发展战略。Sprint知道自己没有实力与AT&T在有线电视领域抗衡,它选择了宽带数据通信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宽带互联网业务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高速光纤数据网络和高速数据业务渗透到全球,这与AT&T由于战线拉得太长而陷入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电信行业全面开放的环境下,美国信息产业的三网融合是一种自然实现的过程,融合是竞争的产物。网络和业务的融合要达到增强竞争实力的目的,无论是公司之间的兼并或联盟,还是采用新技术或新业务来实现融合,都是为了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三网融合是由市场来推动的,不是人为规定来实现的,因此管制总体上说是宽松的。
人民邮电报 200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