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馅饼骤然变小 阿尔卡特中国无奈整合
顾建兵 季方 2002/04/19
美国、欧洲、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这就是阿尔卡特在全球的“铁三角”,当欧美市场在2000年开始大幅度下滑,中国市场,这个原属最弱的“一角”,突然被阿尔卡特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4月12号,阿尔卡特在上海宣布与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800万美元成立“阿尔卡特电信技术基金”---重点投资处于早期创业阶段的新兴电信企业,阿尔卡特同时还为投资的项目提供实验室,帮助进行产品原型测试及验证。
但是就在阿尔卡特加大对中国市场投资之际,中国几大电信运营商传出的消息却给其迎面一击:中国移动年初宣布2002~2003财政年度资本开支计划较原计划减少22亿美元,下降幅度高达20%,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资本开支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画在空中的巨大馅饼突然之间变小了,而底下围着一大堆饥饿的竞争者。”一业内人士戏言。
现代版龟兔赛跑
阿尔卡特曾经一度在中国电信市场上占据了一个有利位置,1983年,阿尔卡特就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同当时的中国华信邮电经济开发中心和比利时王国合作基金会共同投资成立了中国在电信领域的第一个合资企业---上海贝尔,其中阿尔卡特占31.65%的股份,而此时,阿尔卡特的竞争对手北电、朗讯等还在中国国门之外徘徊。
但阿尔卡特并没有把这个有利条件转化成为绝对优势,成立于1898年的阿尔卡特在其100多年里,涉及的业务范围包括船舶、葡萄酒庄园、杂志等,电信业务只占集团业务的40%。
虽然在进入中国的十几年里,阿尔卡特先后成立了阿尔卡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但是业界批评:各种业务散落在数目庞大的合资企业中---“就像一堆散落的筷子,很容易被对手一个一个拗断”,市场开拓能力也因为力量分散,缺乏一个最核心的支撑平台而显得比较薄弱。
阿尔卡特错失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爱立信、北电等在中国大肆扩张时,阿尔卡特却没有重大投资计划推出,到去年为止,阿尔卡特在中国的投资才5亿美元,员工数量也只有5000人,与后进入中国市场的摩托罗拉宣布在中国的投资额度要达到100亿美元,爱立信宣称要投资50亿美元相比太少了,很显然,阿尔卡特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
同时,国内以“巨大中华”为代表的民族电信设备制造商迅速崛起并占领了市场,阿尔卡特从一个“领跑者”沦落成为“跟随者”,以至于有人评价说阿尔卡特在中国市场的遭遇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版“龟兔赛跑”故事。
在阿尔卡特掉以轻心几年,正是中国电信业飞速发展的时期:1995年到1997年,中国市场的电信设备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3.2%,1998年到2000年年均增长速度提高了27.9%,比全球任何一个市场的增长率都要高。
1995年,谢瑞克开始担任公司的CEO,在他的带领下,阿尔卡特开始了业务领域的全面转型和在地域范围上的全球扩张,谢瑞克目的很明确:让阿尔卡特成为一家电信领域的全面提供商,以完全的端对端的产品赢得市场,在1997到1999年的短暂时间里,阿尔卡特通过出售公司下属的电器设备、核电和其他工业业务融资100亿美元,他利用这些资金大肆收购,迅速地完成了向一家纯电信设备制造商的转变。
到2000年,阿尔卡特顺利地完成了向一家专业电信公司的过渡:2001年公司的销售额高达250亿欧元,业务遍及130多个国家,一举超过朗讯、爱立信、思科系统公司和北方电信公司,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之一,其光传输集团更是在去年取得了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寒风中起跑
转型完成以后,阿尔卡特开始大规模整合中国市场业务,经过18个月的努力,阿尔卡特对中国的攻势很快就有了结果,2001年10月23日号,阿尔卡特同中国信息产业部签署协议,阿尔卡特以开放技术等承诺和3.12亿美元的现金换取了中方在上海贝尔所持有的10%的股份,同时买断了比利时王国合作基金会所拥有的8.35%的股份,以50%+1%的优势取得了上海贝尔的控股权。
但不幸的是,此时的中国电信市场已经风光不再,全球性的行业不景气终于蔓延到了中国通讯业者的头上,“就像坐过山车滑过顶点以后,下滑已经是不可避免”,中国电信的一位资深人士坦言,2001年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和设备方面的投资增长幅度下降到了15.3%,是近10年来增长速度最慢的一年。著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曾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收入增长减缓发出警告,中国通讯市场增长速度放慢将给摩托罗拉等电信巨头带来“负面影响”。
“蛇吃青蛙,青蛙吃虫子,当青蛙没有虫子吃的时候,蛇也就会没有青蛙可吃”,运营商收入的减少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其资本支出,中国联通上周宣布,计划在2002年将用于购买移动电话网络的资本开支削减至人民币78.8亿元,而2001年用于这方面的资本开支为207.8亿元。在此之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称2002年到2003年资本开支将为88亿美元,较原来预计的减少20%。
“不光中国市场是如此,全球各大市场都在萎缩,阿尔卡特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开支、裁减人员来控制成本,同时在行业整合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就可以提升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分额和赢利水平。”阿尔卡特执行副总裁、光通信集团总裁雷纳多显然认为阿尔卡特已经为这种下滑的局面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阿尔卡特和上海贝尔的一些业务在进行合并,一旦合并成功就将成为我们中国业务的发动机。”雷纳多丝毫也没有掩饰阿尔卡特扩大中国市场份额的雄心,整合第一步是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中国)、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移动通讯系统有限公司合并,然后再将另外的9家合资企业和一家独资企业并入,此次整合将涉及资产、管理机构、业务三个层面,目前,整合的方案正在等待中国政府的最终审批。
很显然,控制上海贝尔使阿尔卡特在中国的业务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上海贝尔在2000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08亿元,并且在全国32个省市建立分公司,其销售和服务网络已经延伸到了县一级城市,这是任何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都难以做到的一点。以至于有阿尔卡特的销售人员说,只要利用好这个平台,阿尔卡特的产品就可以长驱直入中国市场,两者的销售额只要进行简单的相加就可以达到20亿美元。
成立“阿尔卡特电信技术基金”也被业界理解为,这是阿尔卡特在收购上海贝尔时做出的开放技术承诺的进一步延伸,阿尔卡特亚太区总裁施培兴如此评价这个举措的意义:“基金的成立再一次证明了阿尔卡特支持由中国科技人员开发中国原创电信技术的承诺。”此前有太多的声音批评说,跨国公司会对中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而阿尔卡特的这个基金是国内首个专门为中国原创电信技术提供直接投资的基金。
南方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2/04/19
国内网络设备市场:应用推动,技术领跑 2002-04-19 |
网络设备市场的策略革命:西方亮了东方亮 2002-04-19 |
商业周刊:短信暴利令欧洲电信业乐不思蜀 2002-04-19 |
鸿联九五手机鉴别防伪系统为手机市场净化开道 2002-04-18 |
IP视频发展迅猛 传统会议模式受到冲击 200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