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荡涤“泡沫” 让电信升值
范国荣 2002/05/08
2001年全球的通信业经历“滑铁卢”般的衰退,人们对通信乃至新经济的预期一下子跌入低谷。各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也不再是咨询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的宠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的通信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成了全球的亮点。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电信业增长正面临“泡沫”危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是让——电信升值
2001年全球的通信业经历了“滑铁卢”般的衰退,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的通信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成了全球的亮点。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电信业增长后继乏力,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是让电信业增值。在4月18-19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电信网络增值服务及应用高层论坛”上,各电信增值领域的领导、专家、媒体和商家等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了我国电信网络增值的现状与发展。
风景这边独好
2001年是我国通信业的发展年,这一点谁都不会否认:固定用户达1.79亿,移动用户达1.45亿,电信业务收入3535亿。可是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增的用户中,大部分是低端用户,对业务收入的贡献有限,而相应的网络成本却大比例增加:各运营商为了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建设。我们看到的多是,哪个运营商建成了多少公里的传输骨干网,拥有多少G的带宽,发展了多少用户。
另一方面,用户对网络带宽的强烈需求,引发了长城宽带等新兴运营商在接入市场的“圈地运动”。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它们已经具备相当规模,而大量的投入也累积了巨额成本。长宽等运营商的圈地运动有它的逻辑:通常一个社区只允许有一到两家运营商接入,于是大量投入抢先圈定势力范围,自然可以强占先机。
产业危机日渐明显
中国电信去年业务收入增长幅度7.4%,移动、联通的APRU值也在持续下降。这些现象反映出一个问题: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很低,并且继续呈下降趋势。即便如此,用户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增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用户的数量将相对饱和。这个庞大的卖方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已转变成买方市场。
而且,宽带接入网络的大量建设,也没有出现人们所预想的结果,现实是,大量的宽带高速路上却少有车走,真正开通的用户很少。如何从中获得回报,是各运营商的首要问题。移动、联通的GSM和CDMA网络频率资源储备也所剩无几。
自然规律是看不见的手
透过现象看本质,通信业和其他经济实体一样,都摆脱不了内在的自然规律,即发展与调整交替螺旋上升发展的规律。而我国通信业风景这边“独好”,则只是政策松绑产生的效应,对衰退起了冲销作用。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支撑了通信业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是现有的网络有诸多缺陷:网络不稳定、保密性差,随着用户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由此产生的新的需求,目前的通信网络似乎已无力支撑。这就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调整,提高网络的生存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用户的基数急速扩大。但相伴随的是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com公司如多米诺骨牌般纷纷倒下。原因自然很简单,没有形成正向的现金流。互联网想要赢利,依靠增值服务拓展市场,成为门户网站发展的普遍道路。
可见,作为新经济“桥头堡”的信息产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飞速发展后,通信网络需要其自身结构的调整,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和升级换代。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发展观念: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改变,由原来大量发展用户向提高单位用户的业务收入转变。
如何让网络增值,正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对此人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4月18-19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电信网络增值服务及应用高层论坛”在北京新世纪饭店隆重举行,大会云集了电信增值领域的领导、专家、媒体和商家。其中有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林金全、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局长邓寿鹏等专家,也有新浪网、IBM等知名厂商。本次论坛在政策日趋明朗和加入WTO的新市场环境下,就中国电信业法制建设、市场开放、增值服务业务模式的探索和推广等展开了讨论,并探讨了资本准入及其机遇等产业发展的新问题。
调整带来新机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随时随地都需要与外界沟通,信息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使电信业呈现从有线到无线,从窄带到宽带,从语音到数据业务发展,未来的信息网也将以数据网为中心。目前,数据业务年增长率为40%,远超过10%的电话业务增长率,数据业务已经占电信业务总量的10%。据预测,到2003年,数据业务流量将与话音业务持平,此后,数据业务将超过话音业务,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来自IDC的数据表明:数据通信市场将为商家提供50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通过本次论坛代表的交流,得出一个结论,现在增值电信服务市场已呈现若干热点:现有网络优化、用户驻地网、外包式呼叫中心、虚拟运营、短信、基于位置的移动增值和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
移动网络发展迅速
方正数码在本次论坛中提出:无线应用中,个人移动通信是目前全球通信业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新增的移动电话中,50%是移动电话用户,在发达国家,这一数据将高达75%。西欧许多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超过40%,其中,德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超过56%。英国Analysys公司在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全球移动通信的规模为59亿美元,预计到2011年,移动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1100亿美元。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也相当迅速,GSM网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网,CDMA网也将大规模建设。我国通信业自1987年以来,就以年均80%-150%的超常规速度发展。2000年,仅移动通信这一行业就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到2001年底,我国移动用户已经达到1.45亿户,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网络优化引发软件需求
运营商的网络优化将产生对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大量需求,这就需要有一个能提供灵活计费方式的网络管理系统,满足电信运营管理与支撑、电信资源设备运行与管理、电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需求。另外,由于运营商之间的互连互通,产生对网间结算系统、数据采集与决策支撑系统的需求。
目前,走在业界前列的有华为和亚信等厂商。华为推出的I-telnet系统能提供用户需求的各种计费方式,满足个性需求。它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能,提供友好的界面,这也使众多的原来与电信毫无关联的软件企业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机会。而中鲁通信提出的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则可对本地网的各种电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客服中心纳入增值服务
随着中国加入WTO,给中国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开拓新兴用户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培养用户忠诚度,成为各运营商的一致目标。由于客户日益成熟,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首先是服务的竞争,运营商的决策研究面临新的挑战,它们需要不断开拓新的收益市场、开展增值服务。这些因素也使客户服务中心(呼叫中心与客户关系管理)成了运营商们关注的焦点。客服中心纳入增值服务的范畴还是近来的事,其市场容量在近年呈成倍放大趋势。目前较成熟的市场是证券、银行和电信服务市场。
传统运营商向信息运营商转变
网络运营是一个产业,单靠几个运营商显然是不可能的,各运营商的网络利用率普遍很低,除了需要自身开发新的应用、激发用户的热情外,还需要进行行业细分,需要大量的厂家和虚拟运营商加盟。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rost
Sullivan公司在对欧美市场做了大量研究后发现,正是由于欧美电信厂商的大包大揽,导致其增值服务市场发展缓慢。我国传统运营商在借鉴欧美运营商的失败和日本运营商的成功后,已经开始进行尝试。参照日本的I-mode模式,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已经初具规模,甚至移动已经将自己定位于信息运营商的角色,而联通则推出“联通在信”。对于新兴运营商,情况则更为激烈:它们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考验,要想生存则必须实现业务收入。这就为众多的商户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据IDC调查显示:2002年全球增值业务市场容量是200亿美元,到2003年将达到300亿美元。
短信火爆 潜力巨大
短信的火爆可以说是“移动梦网”的一大成功。但仔细探究,人们就会有新的认识:早在GSM标准获得通过时,就预置了短消息功能,经历十多年却很少有应用,但近年却异常火爆,似乎算是“天上掉下来馅饼”。它为大家昭示了移动增值的美好前景,并且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如短信点歌、定制新闻、笑话、智力问答、技术信息、会议通知、群呼、足球彩票和体育赛事等。
基于位置的移动增值备受瞩目
基于位置的移动增值,是近期关注的热点。保守估计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截至2006年将产生超过200亿美元的收益,将成为移动用户首选的服务,位置信息也会成为增值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实际上,基于位置的大量应用开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厂家对其投入进行应用开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针对运营商和企业,如通过出租车等监测网络数据,以及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自动收集数据系统,向中心数据库发送数据,中心数据库集中采集后进行实时处理,从而对无线网络性能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处理。目前,珠海万禾技术公司已经有了成型的产品,并在此次论坛中产生较大反响。其混网与漫游定位,使被授权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得知该漫游用户的具体位置。另一类是针对最终用户。如儿童数据查询,老人或小孩可以佩带可定位的移动终端,选择了该服务并被授权的用户可以通过这种系统得到其父母和孩子的位置信息。而路路通行路线查寻,能为用户提供所处的位置信息,了解周围道路的行车状况和附近的各种设施。在找朋友系统中,用户可以将个人兴趣爱好发送到应用系统,当系统发现相同需求的用户在同一区域时,系统自动为双方建立联系。交通信息查询,交通台发布收集的道路堵塞、交通故障信息,用户在相应区域接收并决定行进路线。此外,还有宾馆打折、娱乐场所信息等,当用户进入宾馆、娱乐场所附近时,被授权的商户会通过系统自动向用户发送打折等优惠的促销信息。
企业网成为互联网增值市场
此外,中国电信增值市场中,Internet接入服务的市场容量将从1999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44亿美元。无线互联网的市场容量也将从1999年的7.7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2亿美元。互联网运营商们不再只是烧钱,它们把目光转向能够带来收益的技术和服务,提供不同产品满足不同用户和企业的需求。
本次论坛指出,在信息化进程中,无论是已建网企业还是尚未建网的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已经建网的企业中很多在硬件和人力上投入了高额的费用,但后期无以为继,更重要的是在建网以后缺少合适的市场推广方式,使企业网变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尚未建网的企业对建网费用上的投入存在担心,或者对建网后到底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还存在疑虑,但他们已经产生了借助于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的强烈需求。因此,传统的.COM网站在强势品牌和浏览量的基础上,为企业网站提供不同层次的建网服务及全方位的市场推广服务,盘活信息孤岛,是互联网运营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新浪网针对企业推出企业邮箱、企业黄页、搜索引擎登录、网站建设、域名建设、行业软件及解决方案等信息化服务产品,网络广告也向趣味性和互动性方向发展。自新浪网推出企业信息化服务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近万家用户,先后成功地为浙江区域的企业、中国新闻社等实施了新浪浙江城、中新网等信息化建设项目。TOM.COM的多媒体短信可以支持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平台的铃声和Logo下载。FM974则和北京音乐台合作推出包括短信点歌、短信传送等服务。
虚拟专网需求加大
虚拟专网(VPN),随着我国产业调整的完成,大量的企业实现阶跃式成长,产生企业信息化的庞大需求,虚拟专网将进入高速增长期,这就为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提供大量机会。由于该市场容量庞大,进入壁垒低,将成为众多厂商逐鹿的战场。
丰富的应用吸引众多用户加入,使得应用范围扩大,渗透到各行各业,众多企业的加入,使得电信的规模空前扩大,积聚大量的势能,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延长了价值链,共同做成了大蛋糕。
增值尚处起步阶段
由此可见,我国的电信增值服务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方面的条件还没有成熟,从产业的生命周期看,增值服务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这样,它既为先行者提供巨大商机和广阔空间,又对他们提出挑战。到今年,根据WTO协议,我国将在开放北京、上海、广州的基础上增加开放14个主要城市的电信增值服务。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外资的快速介入无疑会带来一些冲击。
赛迪网 200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