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电信     [相关厂商信息]

 

外资电信企业在WTO之后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王雷 2002/06/12

我国已2001年年底加入WTO,对于电信行业来说,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将按照有关入世条款,有计划、分步骤开放国内的电信市场。应该说,我国加入WTO后,外国企业进入电信市场的投资环境将大为改善。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正在加快进行《电信法》的制定工作,为外商投资创造一个平等的法律环境;第二,我国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树立服务意识,依法行政,为外商投资创造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政策环境。

一、外商进入中国的表现形式

从国内市场来看,外资会通过间接与直接两种方式进入我国市场:

在直接投资起初受到限制的政策环境下,外国企业将主要采取间接办法,首选投资我国政府允许的某些电信增值业务,或投资与电信有关的互联网业务,呼叫中心,数据中心,ERP,信息咨询等。但随着我国政府对电信领域开放承诺的实现,外资对电信运营直接投资方式将加强。

二、狼什么时候来?

中国签署WTO已经半年有余,为什么现在老百姓们还没有看到像汽车、电子等其他行业那样,众多的国外电信品牌杀到中国来呢?

这里面有两方面的问题:

1、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需要做周密的计划,精心的准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通过'拍脑袋'能够确定的。

2、目前国际电信行业正值发展的低谷。自从去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作为网络的承载者,国际上各主要电信公司的危机在半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开始相继显现出来。 Level3, Flag, Williams, Global Crossing, KPNQwest,Teleglobe 等曾经名噪一时的电信明星们,已经沦落到申请破产保护的田地。AT&T, Worldcom,德国电信,英国电信等世界级电信巨头,虽然尚能坚持,但也不得已背负着数以百亿美金计的巨额负债而艰难前行。股市中的电信股,早已没有互联网时代明星一般眩目的光环,变得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论在纽约还是NASDAQ,股价都是跌的惨不忍睹。在这种时候,让他们拿出巨额资金投入到一个刚刚开放的新兴市场,对他们来讲多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有能力,也会三思而后行。

所以,除了像'上海信天'那样的象征性或者试探性的投资之外,国外电信运营商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在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出现。当然,移动市场也许会出现例外。

三、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那么,外资进来后,我国的电信企业该如何应对呢?简单来说,一方面要巩固根据地,另一方面也要走出去,杀出一片新天地。

1. 首先,中国企业应充分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与国外竞争者在国门之内一争高低。应该看到,所谓5+1的中国电信企业,已有一定的实力和客户群。他们或者已运营多年,非常了解中国市场;或者正借改革之翼,迅速扩张发展。国内新老电信企业应立足服务客户,充分发挥植根本土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在增值电信业务和基础电信业务两个战场阻击外敌,保存自己。

2. 在站稳脚跟的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拳头打出去。在加入WTO后,中国国内电信运营商将开始直接参与全球竞争。国内运营商正积极借鉴外国运营商的技术、业务开发和管理以及资本运作经验,一方面在国内市场上作出'防御'的姿态,另一方面也开始试探性的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体验血与火的洗礼。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步伐已大大加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总额累计已超过200亿美元。最近网通和民盈电讯参与收购破产的'GlobalCrossing'的网络资源,还有华为在美国新成立的'FUTUREWEI',都是很好的尝试。趁现在国际电信市场低迷,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人民币坚挺,通过股市、证券等其他方式收购一些优良的电信资产,适当地溶入国际环境中也是中国企业现在可以参考的一步棋。

就像吴基传部长指出的,中国电信业发展必须坚持"信息强国"的发展战略。通过培育通信消费环境,努力缩小地区发展差异,不断完善产业投融资体系,合理分配通信资源,是国内电信企业增强防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坚持制度创新,面向国内、国际充分开发市场,促进地区均衡,使中国由"通信大国"转变为"信息强国",培育位居国际前列的跨国电信企业,保持全球最具活力的电信业务市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弥合"数字鸿沟"。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



相关链接:
网络电话磨刀霍霍欲杀入电信市场 2002-06-12
VoIP市场刚刚起步 2002-06-10
凌华科技、SUN宣布全球性合作关系 2002-06-07
华为渠道政策交流会暨渠道伙伴招募会开展 2002-06-05
我国将公布短信标准 众台商竞相争夺市场 2002-06-05

分类信息:  市场动态_与_电信     文摘   市场动态   行业_电信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