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驱动下一代电信网(上)
2002/07/02
下一代电信网络(NGN)一直是业内人士的热点话题,有些人士是从技术方面探讨下一代网络;也有很多人从性能方面探讨这个问题。UT斯达康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下一代网络NGN是业务驱动型网络,由于基于IP的基础设施支持业务与网络承载的分离,作为在IP基础设施上提供电信业务的关键,软交换技术将在下一代网络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编者
网络与应用紧密结合
UT斯达康通过对行业和用户市场的深入分析后认为,首先,作为电信的用户,更重要的是关心运营商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其次,作为商业化网络电信运营商,必须要考虑在有限的资源的情况下满足大量用户对通信的不同的需求,如何对电信市场进行细分,并针对不同的用户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下一代网络的重要特征就是运用有限的网络资源和管理资源,为大量的具有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有质量保证的电信业务。
传统的电信网是一个业务与承载紧密结合的网络,例如基于电路交换的电话交换机既提供对话音媒体的交换功能,又提供对电话业务的处理功能。运营商则依托从交换机供应商处采购的交换机组成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一方面这样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给用户,但同时又存在巨大的局限性,业务种类单一;而且当一项新的业务需要提供时,就需要对全网的交换机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所以传统的电信网更多的是担任一个零售商的角色。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单一网络提供单一服务的局面,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应用环境。以开放的市场、开放的应用为特点的IP业务应运而生,但产生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在开放的平台提供的服务质量无法控制,而且很难收回投资。
在现在竞争的电信市场环境下,运营商要生存,要收回投资,就要吸引更多的用户;而吸引用户的竞争手段只有凭借价格优势和独特的业务。但是在传统的电信网络上提供与众不同、同时又受用户青睐的业务很难,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业务更难。所以目前大多数运营商只有通过降低价格谋求生存,由此导致的问题是:运营商和服务商陷入单纯的价格竞争。
我们看到了网络发展的轨迹:即从单一网络提供单一业务开始,走向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的应用,再走向开放网络平台上网络与应用密切结合的开放业务。这是一条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轨迹,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的i-Mode的成功经验为大家展示了这条全新的思路,即业务是网络运营商生存的关键。电信运营的成功将表现在电信运营商在向用户提供基础传输和交换业务的同时能提供丰富的应用。这样就把Internet上的大量孤立的开放的应用和网络的传输和交换能力组成密不可分的运营业务整体。这说明了网络与应用应该紧密结合成为业务,业务要通过运营商提供给用户。
台湾大众电信与UT斯达康合作在台湾推出C-Mode,取得卓越成绩,短短七个月发展用户24万,这一事例再次说明网络与应用的密不可分。中国移动的梦网计划也说明了这一点。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