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电信     [相关厂商信息]

电信业危机逼近中国 波士顿咨询提出五种应对策略

2002/09/06

  一份最新的国际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席卷全球电信业的危机已经悄然逼近了中国企业。而如何避开这场被认为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危机,则成为所有中国电信企业所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

  全球知名的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今日在此间发布了题为《电信业的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参考意义》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全面预测了目前不景气的全球电信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对中国电信运营商如何面对危机挑战提出了忠告。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电信市场风雨飘摇,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众多公司面临破产威胁,甚至像世通这样曾经不可一世的企业也已经进入了破产程序;绝大多数与电信沾边的企业股票价格急剧下滑;裁员成为家常便饭,朗讯和阿尔卡特等知名公司已经解雇了数千名员工,而在“重灾区”美国,电信业的裁员总数已经超过了50万人。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将“因特网和新服务”、“政策法规改革”以及“资本市场”并列为引发这场电信业危机的三大起源。

  该报告认为,新服务快速增长,特别是因特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使人们相信收入和利润将迅速增长、未来其它新服务(如3G移动服务)的收益前景也很乐观,然而事实却是由于竞争和新技术的涌现,这些服务的价格正大幅下跌,从而使得电信公司难以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直接后果是这些公司减少了对新设备的投资,造成了电信设备制造公司面临困境;另一方面,政策法规的开放使得市场更加开放,并为新的竞争者带来了机会,这些改革还使人们对新公司的增长前景比较乐观,许多国家开始对某段电信资源(如3G频段)实行拍卖的机制,这样做的结果是政策法规的改革虽然创造了新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价格上的巨大压力,这种低价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却为运营商带来了挑战,一些国家拍卖频段直接刺激了一些公司投入巨额、高风险的资金,这加大了电信运营商们经营风险;此外,当资本市场拥有大量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时,许多投资者相信他们投资电信领域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他们还笃信越早投资越好,因此投资者在电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是资本市场很快就意识到曾经的假设过于乐观,投资者开始停止对电信业的投资,而近期会计业的丑闻使得投资者加深了对电信业的疑虑,使电信业融资能力更加不足。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这份报告认为:“要成为全球一流的电信企业意味着在激烈的市场中必须成功地实施重大变革。”在谈到未来全球电信业发展趋势的时候,撰写该报告的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副总裁、该公司全球技术和通信专项领导人戴维德.迪恩博士指出:大型运营商的业务组合将不断迅速改变,某些领域的收入和利润持续下降,而一些新的领域出现增长,但较难驾御;各运营商的具体情况要视其负债状况和当地市场竞争环境而定;小型运营商和新技术的出现仍将对大型运营商构成威胁;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是那些“破产”的运营商能否真正退出市场,即破产企业的网络资源还在,对市场的价格压力并不会减轻;短期内,设备供应商将面临严峻的形势,由于许多市场设施过剩,运营商还将维持低水平的设备支出。

  受全球市场的影响,中国电信企业也面临巨大压力,近期电信企业在股市上的表现也间接印证了这一点。为此,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为中国电信运营商提出了五种应对策略:从最佳的价值定位瞄准最具吸引力的客户;最大化地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开发新业务获得竞争优势;积极地理顺和影响政策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建立一个不断进步的世界一流组织。同时,该报告也为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如何摆脱困境提出了5点建议:对未来的市场潜力要有切合实际的认识,要明白增长领域在哪里,哪些领域发展会放慢,技术、价格、竞争各会发生什么变化;要清楚的认识应该在哪些领域以及怎样竞争,这包括企业供应给哪些产品线和服务于哪些市场以及明白与其它竞争者相比,自己有哪些独到之处;培养内部能力,以适应在一个低增长的市场内竞争;确定怎样参与全球竞争和怎样应对全球的竞争者;重组和退出前景不好的业务。

  谈到中国电信市场的前景时,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副总裁、亚太地区技术和通信专项领导人麦维德认为,在全球背景下,中国电信业将面对着比较艰巨的挑战。目前中国市场价格下降比较明显,中国企业必须在非价格因素上取得更多突破,对服务作出更多的改进,同时要注意满足投资者的回报。他着重指出,一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技术的组织机构,在这点上中国企业还存在着很明显的差距。麦维德还表示,由于中国地区间差异比较大,全国性运营商如何面对不同层次地区和不同市场的挑战,是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中华工商时报
分类信息:     文摘   行业_电信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