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电信     [相关厂商信息]

互联互通再次起烽烟 呼唤电信全业务经营

雷注发 2002/09/10

  近日,一些地方又出现了联通手机打不通移动手机的问题,这再一次将社会各界的目光聚集到了一直纠缠不清的互联互通问题上,并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其实,互联互通是通信竞争市场的基础,是以促进电信市场形成公平有效竞争为目的。可是,在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形成后,互联互通问题却此起彼伏。这不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引发了业内外人士的反思: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记者认为,互联互通问题之所以烽烟四起是因为我国电信业还缺乏一个公平合理的网间结算体系,尚未形成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使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有了生存的土壤,而不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导致互联互通问题层出不穷。

  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是互联互通的目的和前提条件

  应该指出,互联互通不是市场的行为,而是一种政府监管行为。在市场自发的所有行为中,是找不到诸如互联互通这类让竞争对手共享企业资源,使之有条件与已展开市场竞争的行为的,因为这与市场竞争法则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宗旨是背道而驰的。但由于电信业是网络经济,有着网络经济的独有特征,如外部性、规模性、自然垄断性、全程全网性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市场准入门槛很高的产业,是一个不能完全靠市场自由配置,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宏观调控的产业。因此,进行互联互通是电信市场形成公平有效竞争的必要条件,国家实行互联互通政策的目的也在于此。

  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与政策对电信业进行了改革重组,其最终目的就是扶持新兴电信运营商,使电信市场能够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让电信企业在市场风雨中接受洗礼,成长壮大,最终促进我国电信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和电信业走向繁荣。其中,互联互通政策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降低电信市场的竞争门槛,扶持新兴的运营商,为电信市场引进公平有效的竞争。由此可见,互联互通是构建公平有效竞争格局的基础,形成公平有效竞争格局是互联互通的最终目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无法也不可能提供完善的互联互通服务。当前,互联互通屡出问题的主要症结就是在于电信运营商各方经济利益的纠缠上。

  从理论上讲,互联互通意味着资源共享、各方共赢。因此,在互联互通中,主导电信企业希望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实现网络价值和效益的最大化;非主导电信企业也希望借助国家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少地支付网间结算费用,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使企业尽快成长壮大。然而,国家在互联互通上对非主导电信企业的倾斜政策如低廉的网间结算费用,却被一些企业错误地利用,走进了竞争的误区,间接地滋生恶性价格战,扰乱了市场秩序,从而影响了互联互通。

  在一定的市场空间下,市场竞争总会使企业的用户占有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这就会产生“挖墙角”现象。非主导电信企业依仗着低廉的网间结算费用所带来的低成本,一味地用价格战的方法来挖主导电信企业的老客户,甚至进行违规的话务量倾销,让主导电信企业面临着互联互通和市场竞争成本大幅度提升的巨大压力。这就造成互联互通非但不能给主导运营商带来本应得到的经济效益,反而损害了它们原有的正当利益。难怪有人形象地把主导电信企业提供互联互通服务形容为“自掘坟墓”。本是公平有效竞争平台的互联互通,却成了恶性竞争的平台,如此演变的结果可想而知。可以说,目前电信市场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特别是恶性价格战导致了互联互通问题的烽烟四起,阻碍了互联互通的通畅。而在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前提下,电信市场上基本不会存在诸如恶性价格战之类的不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也就没有了由于经济利益问题而产生阻碍互联互通通畅的因素存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信市场公平有效竞争是实现互联互通畅通的前提和保障。

  因此,互联互通是构建公平有效竞争格局的基础,而公平有效竞争则是互联互通的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的。

  全业务经营是实现电信市场公平有效竞争的基础

  构建全业务运营商是公平有效竞争的落脚点。但是,怎样才能建立起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呢?

  经过新一轮的改革重组,我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即对电信市场格局进行重新布局,以“打破垄断,分业经营,引入竞争”的阶段结束,电信市场上已经形成了“5+1”的竞争格局,电信业发展进入了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混业经营和促进电信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内的电信市场也正逐步地对外开放,不日将完全融入国际市场中,国内电信运营企业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从一国电信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民族主导电信企业实现全业务经营,是一国电信产业走向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扶持具备条件的民族主导电信企业进行全业务经营,使其快速成长,是一国电信业走向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

  因此,我国电信业在完成了市场竞争格局的重新布局、分业经营提升运营企业实力这一阶段后,相关监管政策也要与时俱进,逐步减弱非对称管制力度,发放全业务牌照,构建电信业整体的公平有效竞争体系,以迎接混业竞争时代的到来。

  从当前电信业现状来看,逐步减弱非对称管制力度,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是我国电信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因为电信市场上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如恶性价格战等的阴云已经四布,并时不时地碰撞出火花来,个别地区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甚至已经威胁到电信业的正常发展和电信企业的持续发展。从欧美电信运营业的发展经验来看,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加快立法步伐外,实现电信全业务经营也是电信市场形成公平有效竞争的前提条件。

  首先,只有实现全业务经营,才能使作为电信市场竞争主体的主要电信运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真正公平的地位。

  众所周知,全业务运营商比之单一业务运营商更具竞争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可拓展的市场空间、资源的配置与共享以及运营风险的分散上。

  一是全业务运营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每一种电信业务都有其相应的市场规模,电信运营企业拥有的业务经营许可越多,它可以进入的市场空间就越广,企业所面对的市场规模也就越大。同时,由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户特别是企业类的集团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综合化的特点,并且希望得到“一站购齐”式的服务。用户的这种需求特点,使得全业务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是全业务运营商可以更加经济地配置与共享企业的资源。虽然各类电信业务在提供给消费者时具有不同的使用特点,但是在网络层和物理层,各类业务却存在大量共用的基础设施。因此,一家全业务运营企业就可以通过建设一个统一的综合业务网络平台来供各业务单元共享,从而大大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益,降低各项业务成本。作为全业务运营企业,可以共享的不仅仅是基础网络。网络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经验、人力资源、企业品牌、营销渠道等,都可以为各类业务所共享。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迅速进入新的业务领域,而且为企业提供了以各类业务组合更好地吸引用户的可能。

  三是全业务运营商的运营风险更加分散。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进步和业务开发的日新月异,新的市场热点将不断出现,从而引导用户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经营多种通信业务的全业务运营商的运营风险较为分散,当某一类业务出现衰退,全业务运营商则可以将其经营重心转移至其他业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要真正建立起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营造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氛围,只有让主要的电信运营商经营全业务,使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的基础相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毕竟,全业务运营商相较于单一业务运营商它所具有的各方面优势太明显了。

  其次,只有实现电信企业的全业务经营,才能促进电信市场竞争的公平有效展开,为互联互通提供保障,最终形成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局面。

  应该说,目前我国电信业各个业务领域都已经初步形成了竞争的局面,至少从表面上看来是这样的。固定电话领域已经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与中国铁通等相互竞争的局面;移动通信领域,移动与联通双寡头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并展开了激烈竞争;数据、宽带、互联网等业务上,目前也已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网通、联通、铁通、广电、长城宽带等多家企业与参与竞争,其中ISP数已有近千家。而且,不同专业间的异质竞争也呈现日益激烈的发展态势。但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我国电信业许多业务领域的有效竞争还没有形成,如移动通信市场,偌大(目前就已经具有近2亿用户规模)的市场,只有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在竞争,明显竞争不足。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在8月份召开的电信管制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也明确指出,经过两次重组后,中国几家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的实力已不相上下,但由于多数公司业务领域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市场竞争的有效展开。

  如果我国电信市场上主要的电信运营企业实现全业务经营,也就是信息产业部所提出的构建“四大全业务运营商”改革设想的实现,那么无论在哪个电信业务领域都有着至少四家以上的运营商在开展同质竞争。无疑,这必会促进电信市场竞争的公平有效展开。而随着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展开后,市场上原本存在的不规范竞争行为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使导致互联互通问题层出不穷的恶性价格战得以肃清,让进行互联互通的双方都能实现既定的经济利益,保障了互联互通的通畅。

  再次,从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来看,也呼唤全业务运营商。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呈现出综合化的特点,希望电信业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满足自身通信需求的一体化、一揽子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对某项单一业务的提供。并且出于管理方面的考虑,企业用户希望得到“一站购齐”式的服务。集团用户的这种需求特点,使得运营商要想更好地服务好用户就必须要经营全业务。如果仍经营单一业务,很难满足用户“一站购齐”的需求,对于用户的利益也一种损害。再说,全业务竞争时代,不再考虑专业细分,而是考察综合竞争实力,经营单一业务对电信运营商提高运营水平和整体竞争力都是一个巨大的阻碍,只有经营全业务才能提高电信运营商的管理水平,吸引更多的用户。因为,全业务运营商要提供给消费者各类不同的电信业务,这使电信运营商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理顺工作流程。

  综上分析可知,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的全业务经营是电信市场实现公平有效竞争的基础,也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平有效竞争是互联互通的最终目的,更是互联互通的前提和保障。由此可见,互联互通呼唤电信全业务经营,全业务经营也将会促进互联互通的通畅。为此,希望政府与时俱进地调整相关政策,为电信运营商营造全业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eNet硅谷动力(cio.enet.com.cn)—通信信息报
分类信息:     文摘   行业_电信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