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电信     [相关厂商信息]

资深电信专家雷震洲:纵论电信业整体发展形势

2002/10/29

  当前中国电信业乃至全球电信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特定的时期,整个行业面临着一个特殊的发展环境。在这种形势下,整个电信业和互联网行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尽快走出不利的局面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2002年北京国际通信展前夕,记者走访了本报高级顾问、资深电信专家雷震洲,请他就电信业整体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说——

信息革命依然在前进

  在上世纪90年代从美国兴起的信息革命,其使命就是完成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既然是革命,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必然也要遭受挫折。在信息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具体可以归结为两类:保守和冒进。其中保守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移动业务的发展。对于移动业务,日本原来所持的态度就十分保守,对移动市场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因而最终导致了日本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中处在相对不利的处境,落后于其它一些地区。现在在日本移动通信业务的重要性已经被充分意识到,因而现在日本在3G上是大做文章,加大投入,以实现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中占据一席之地。反映在冒进方面的,现在所说的“泡沫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互联网泡沫、3G泡沫等都是冒进导致的后果,因为技术推动超过了社会需求,从而使得供需比例不协调,再加上对于业务发展应用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最终导致了泡沫。另外在西方世界的宽带业务发展也是一个明显的表现,他们的固定移动通信市场基本已经趋于饱和,同时宽带服务没有开展起来,但是却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建设,因此必然导致供需不协调。

  但是目前信息化的进程还远没有完成,当时信息革命设定的目标也还远没有实现,这其中也包括我国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也还没有实现,所以在信息化进程中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的整个电信产业必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单单从这点看来电信业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另外据估计,单单是移动通信业务和固定互联网业务的用户数量分别在发展到25亿和15亿以后,其用户的发展才逐渐趋于平稳,所以这两个业务目前各自至少还存在15亿和10亿左右的用户空间,而且这些数字还只是根据目前的发展作出的比较保守的估计。

  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完成信息革命,实现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而且多媒体化、多样化、全球化、普及化、个性化也将是整个电信业在21世纪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多媒体化、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宽带业务和光纤通信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只有借助这些业务和技术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全球化虽然在目前看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中国电信业因为国际化程度比较低才使得自己在这场电信业寒流中所受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因为整个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全球化经济,因而电信业也必然要全球化。普及化一方面是电信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主要手段。个性化也将随着消费群体消费能力的逐渐提高而充分体现在电话或是PC等方面的服务上。

“危则变,变则通”

  除了前面提到的因素,导致电信业下滑的原因还包括像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技术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同时,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经济发展速率相对比较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电信行业的发展。而且,因为美国经济地位的特殊性以及许多公司和美国的电信行业联系极为紧密的原因,以至于美国电信业的不景气直接导致了其它国家乃至全球电信业陷入低迷当中。

  现在全球电信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些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减缓,不仅表现在技术方面,同时也表现在业务方面,发展步子慢了下来。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电信业的发展身处困境,在资金和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直接影响了行业发展速度;另一方面,目前诸家电信运营商、制造商都开始重新思考整个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反思期间,发展的速度必然不会很快。

  第二,目前各家电信运营商和制造商在思变的过程中,纷纷将目光投向宽带市场,计划在宽带方面做文章。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各大公司纷纷关注宽带市场,寻找宽带业务中的突破口和新的业务切入点。

  正所谓“危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则不痛”,现在看来各国的电信运营公司和制造商都在思考前期所犯的一些错误,积极思变,这就为中国电信业能够成功避开寒流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保障。借鉴经验是中国电信业能够避开电信寒流的一个重要保障,但是最重要也最有力的保障还是中国电信业自身发展中的特点。从政府角度来看,针对电信业发展的政策条例和政策导向在电信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无论是早期的政府扶持政策,还是后来的电信改革、分拆等都推动了中国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也保证了中国电信业能够避开这场寒流,就像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保证了中国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一样,中国通信市场的巨大潜力能够使得整个行业得以不受冲击。另外因为中国刚刚加入WTO,国际化进程还比较缓慢,程度还不是很高,所受其它国家尤其是美国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就比较小。而且,与美国反垄断法的出台和欧洲的3G牌照拍卖不同的是,中国政府一直加强政府的监管,对电信行业的竞争进行管制,并在3G发展方面,做到了很好的控制,没有进行牌照拍卖这种使电信业大伤元气的举动。所以综合看来,中国电信业完全有可能避开寒流,不会出现先美国、后欧洲、然后是中国的局面。

把脉互联网发展的症结

  就互联网而言,当前还有许多地方无法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带宽的限制,即要消除网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尤其是表现在宽带接入方面的瓶颈。虽然目前整个光纤网络的建设规模已经很大,铺设的光纤也很多,但所铺的多为骨干网,而真正的网络畅通需要的是所有的网络都畅通。现在城域网和宽带接入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使网络的宽带化发展进程受到限制。宽带接入的普及率过低,使得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依据迈特卡夫定律,一个网络的价值是随用户数的平方而增加的,因此当很少用户共享同一个网络的时候,网络相对于单个用户的总价值就很小,因而用户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只有用户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维持整个产业的正常发展。

  第二,地址空间问题。现有的IPv4协议所能提供的地址空间已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渐渐开始出现匮乏的局面,目前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地址问题十分紧张。而且随着技术和用户需求的逐步发展提高,对地址空间的需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像IPv6这样解决地址空间问题的技术成为关注的焦点。

  第三,服务质量(QoS)问题。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们对消费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互联网的服务质量问题也必然成为在其发展中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

  第四,数字鸿沟问题。现在互联网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且在城市地区比较集中,如何消除数字鸿沟,扩大互联网的普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创收问题。在互联网发展的开始阶段,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比较适合的商业模式时,各个厂家就纷纷投资进来,进而造成了泡沫经济。现在从眼球经济中摆脱出来的互联网产业,正面临一个如何实现盈利的现实问题,如何建立成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一直困扰整个行业的难题。

  此外,安全问题、用户问题、业务问题等也一直都是互联网发展中永恒的话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了,互联网行业才有可能再次出现春天。

摆脱困境,在于创新

  要攻克上面提到的几大难题,必须依赖于技术和业务的创新。就目前而言,对下一代网络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的技术主要有IPv6协议、光纤通信、软交换技术、宽带接入技术以及无线通信的3G技术。其中IPv6技术提供了新的网络协议,有助于解决紧张的地址空间问题;光纤通信大幅提高了带宽,有助于解决带宽限制的问题;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应用,将网络中的控制层面隔离开来,在网络容量方面和不同网络互通共存方面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宽带接入这个瓶颈的打破,对于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现在的技术也比较多,但最终应该还是走向光接入技术。

  无线通信方面的3G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宽带上为用户提供什么服务、何种应用。而且目前3G标准没有统一,使得产品难以趋于成熟,同时前期的牌照拍卖使得厂商在3G的投资和建设上的困难更大。但是鉴于21世纪电信业发展趋势中的“三个超过”,即移动用户超过固定用户、数据业务超过话音业务、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超过发达国家的市场,所以无线业务的发展前景也是比较好的。同时无线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无论通信传输,或是小范围的局域网都可以利用无线技术;而且将来还要利用光谱取代频谱作为无线应用资源,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无线技术中资源比较紧缺的主要问题。

  在业务方面,具体到我们国家,借鉴于短消息业务发展的经验,现在推出的MMS(彩信)业务是比较看好的。另外网络会议和日本已经应用的智能交通系统也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如果从长期看,电子商务潜力十分巨大。

  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宽带业务发展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而且与电话业务和其它业务不同的是,宽带网上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业务,业务类型更加多样化。鉴于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群具有的不同特点、习惯,需要发展的业务类型也不尽相同,所以具体可以实现盈利的业务也就很难有定式,只能随着用户消费需求的改变而相应变化。这时,厂商如何成功掌握用户消费心理,并能够引导其消费导向就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分类信息:     文摘   行业_电信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