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产业长期发展前瞻
2002/11/06
我国电信运营业在近年实现高速发展
过去几年是我国电信业大发展时期,电信收入平均每年增长约23%。电话用户总数与移动电话总数迅速增长,并在2001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是,过去的高增长并不必然带来明天的高增长,在2000年和2001年,我国电信收入已经呈现出稍高于GDP的中速增长态势。
图1,1997-2001 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与电信收入的发展状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CCID
我国电信业发展水平已相当于人均GDP为我国2.5倍的国家。从图2中可见,我国的电信收入占GDP之比例已高居世界前列。一般电信收入占GDP的比例是大致一定的,因此我国电信收入占GDP的比例继续快速提高的余地已十分有限。
图2,世界重要地区的电信收入(2000 年度)与GDP(2001 年度)的比例

说明:我国的电信收入与GDP之比高居各国之首。剔除GDP增长率误差后,也仍然如此。数据依据:ITU
电信运营业将进入中速和温和增长
尽管电信运营业存在投资过度,并导致巨额亏损,但是过去几年世界电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GDP,平均为7.8 3%,显示出电信运营业仍呈现出强势发展特征。表中的数据表明:电信业仍是经济中最具增长力量的部分。
全球范围内电信收入与GDP比例关系的历史对比

说明:电信收入超额增长率=(2)—(1),反映了电信收入增长快于GDP的程度数据来源:ITU,世界银行
预计我国电信收入占GDP的比例从长期看也仍然有继续增长的空间。我国GDP增长率预期约为7%—7.5%,估计我国未来电信收入的平均增长率最高可以达到GDP增长率与电信收入超额增长率两者相叠加的水平,也就是年增长15%。但我国电信业发展较为超前,再有电信市场正面临继续的资费调整、电信业务同质与异质的竞争、运营商之间加剧的竞争以及由此引发的价格战,估计未来我国电信收入的长期平均增长率将低于这个水平。电信收入高增长时期已过去。
电信收入增长减缓的影响
在电信收入无法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迅速增长的电话普及率必然造成ARPU下降,,无论是通过提升电信服务质量,还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服务,有限增长的总收入使得提升ARPU的难度大大加大。
现实中部分新业务的增长率极高,但是基数太低,起不到拉动电信业整体增长的作用。例如给国内电信运营商带来意外惊喜的SMS(短消息)业务,2001年的业务收入也不过19.2亿元(C CID 数据)。还有带给人们神奇幻想的数据通信业务,在我国2001年的业务收入不及140亿元,尚不到电信总收入的4%(信息产业部数据),即使发展迅速,由于基数太低,几年以内的总量都将十分有限,无法指望以此带动电信业快速发展。
电信投资规模不可能长期偏高
由于电信收入无法实现高增长,我国电信运营商如果继续连续进行大规模投资,将无法收回投资。我国电信运营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高水平,2000年度我国电信投资占到电信收入的72.3 %,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1.9 %。在2001年度,我国电信投资/电信收入的比例高达78.6 %(依据CCID数据),这样高的投资比例是不可能维持的。
审视我国过去数年的电信业投资,会看到存在投资过度迹象,见图3。一个时期电信投资比重高,有时是建设周期因素,不可以简单归结为电信泡沫,但是如果继续很高的高投资水平,就会偏离经济效益的区域。
图3,我国电信业的投资/收入的近年比例

数据依据:CCID,ITU
在电信收入进入平稳增长的大格局下,任何运营商新的大规模投资对电信总体收入水平都影响有限,新的大规模投资的主要作用将逐渐从对增量的影响上,转为对存量的再分配,现实中体现为竞争加剧。
电信设备市场将会长期收缩
既然电信运营商没有能力长期维持大规模投资,电信设备市场将毫无疑问随电信投资而下滑。假设电信投资/电信收入的比例从2001年度的78.6 %下降到世界平均的22%的水平,电信投资下降幅度将高达2/3,对电信设备市场的影响将十分严重。
电信投资下降这一无可改变的趋势将导致电信设备市场收缩。2002年出现的电信设备市场不景气还不是真正的寒冬,只不过是秋风刚刚吹到。电信设备商不仅将面临市场需求减少带来的销售额下降,还有由此引发的价格战,后者也许更残酷。
电信运营商的大规模建设时期即将过去。电信设备市场仍然存在机遇,但只存在于局部。电信技术仍在快速发展,也会带来电信运营业的内部变动,形成电信设备市场新的局部热点,并给设备厂商带来局部机会,但很难再次引发全面的建设热潮。
电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将减弱
过去几年里电信产业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火车头,随着电信运营业的增长减缓,特别是(规模极为庞大的)电信投资下滑,整个电信产业将不再是GDP增长的最重要构成。鉴于过去多年,无论从比重还是从发展速度上,电信产业都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领军行业。现在电信产业的整体发展要放缓,而在信息产业中还没有出现象电信产业这样比重大且发展快的行业部门。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也将减缓。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