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电信     [相关厂商信息]

上海欣方智能系统公司高层谈智能网发展趋势

2002/12/25

  在运营商ARPU值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业务创新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业界最关注的问题,而智能网的应用为运营商开发新业务带来现实收益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日前,记者就智能网在业务创新中的作用、如何开发增值电信业务以及智能网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走访了上海欣方智能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叶国章先生和常务副总裁姚世民博士。他们认为,智能网是增值电信业务的基石和发动机

智能网助力业务创新

  中国智能网发展历史虽不长但成就显著,目前已成为国产化程度最高的通信核心产品之一。1993年陈俊亮院士领导863项目智能网课题组,在北京邮电学院开发出中国第一套智能网实验系统,并向国内的一些公司进行了技术转让。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本土的厂商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在这绝对的优势中,上海欣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是一支重要的力量。1998年由北京邮电大学与原上海富欣联合出资组建了这个专门从事智能网开发的专业公司,但长期以来,欣方的智能网产品一直是OEM给上海贝尔,并以上海贝尔的品牌由上海欣方和上海贝尔的销售平台联手进行智能网销售。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欣方的“CIN中国智能网系统”在原中国电信骨干网络市场获得了65%的占有率。两位总裁分别回顾了这段历史并指出,智能网作为一种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实现各种新型电信增值业务的网络架构体系,已经并将对电信业务创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智能网是能为运营商提供“柔性”生产方式的业务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电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五花八门的服务需求,在原有的电信业务策划、控制、经营、资费、管理、流程等模型中,某个关键实体的改变都可能引起相关部分的变化,如何提供更多样、高效、准确和价格合适的个性化电信业务便成为一个难题。而柔性的生产方式就能适应这些变化,提供灵活高效的增值业务开发手段,以适应多类电信客户在多种条件下的各种需求。

  其次,从经营手段看,智能网能帮助运营商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解决中国在网络开发上相对落后的问题。它是第四次信息交换的革命,表明信息交换从人工到自动到程控再向智能的方向演进是大势所趋。原来的经营是以网络为中心,网络建设绑定了服务,有什么网络就只能提供什么服务,而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与此相反,在智能网条件下,是通过用户或者寻找用户潜在需求,依此设计相应的电信业务。智能网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供了技术实现的可能,并可促进运营商实现这种理念。

  第三,智能网能起到网络增配器的作用,通过局部投资解决网络整体效益。智能网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有了网络后如何提供新的增值服务。网络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方式的智能化可以使通信网络的服务空间更广阔,业务开发管理更加灵活高效,从而使网络获得增值。

  智能网的核心目的是高效地向用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尽可能缩短新业务的开发周期,这对市场和最终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智能网并不提供现有核心网无法承载的业务,但其强大的平台过渡功能可以通过系统升级以适应3G和NGN。然而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智能网作用的发挥需要与明确的业务需求相配合,否则只能是“大材小用”。

要见实效须转变观念

  尽管智能网可以提供有效的电信业务创新手段,但关键的因素还是运营商的转变,如何真正从思想上、机制上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如何在科学体系的指导下研究市场和客户,只有解决这两个问题,网络产品提供商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

  业务创新的主体是运营商,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机制进一步向市场化转变是尤为重要的。运营商直接和客户沟通,最贴近用户,知道客户的需求在哪里,从而能设计有针对性的业务;而提供商最擅长的是提供需求明确的业务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技术的产品化而非业务的创新化,虽然他们设计系统时也要考虑到运营商帮助其探讨用户需求,但是否真正适合最终用户需要,必须通过运营商的经营去检验。从长期的经验来看,由提供商设计业务需求再让运营商去使用经常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运营商能够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并从机制上加以创新以适合市场化要求,这是增值电信业务能够成功开发经营带来收益的前提。同时,这种转变需要科学的体系加以指导,做深入的客户和市场研究。他们分析智能网国产化相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智能网是业务系统,它与需求和服务的本地化有密切关系,这方面中国厂商有优势。但中国地域广、人口多需求也多而杂,考虑到产业链的分工合作,运营商应进行市场分析投入,产品厂商应提供可以适合不同业务的体系架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教育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决定了用户对通信服务的品质和个性化需求不同,价格承受能力也不同,基于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可以设计推广更多的新业务,而这些都需要科学的研究分析体系,给出具体的科学指标和逻辑以指导业务开发,否则智能网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谈到这个问题时,欣方的两位总裁不约而同地强调,尽管欣方等公司研发的智能网可以提供开发电信业务的网络架构体系,但最终还得运营商和提供商取得市场化价值观取向的认同,这样才有利于启发业务创新思路并开发经营好这些业务。

智能网业务走向开放

  面临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运营商对能带来现实收益的业务的关注与日俱增,也更加关心新业务的开发推出速度和经营效果,因而对网络设备的可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等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这些将促使智能网走向开放。开放而不是封闭的系统才能适应运营商多样化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提供商专注于网络系统设计,而将业务开发能力更多地“下沉”到运营商将更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

  首要的问题在于业务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对于经营性的业务,相互竞争的运营商不希望自己的业务思路被对手迅速模仿,同时熟悉最终用户的运营商最有可能提出更有价值的增值业务模型;对于竞争性的业务,运营商更不希望自己的战略提前泄漏,对同时为不同运营商提供相同产品的提供商难以充分信任。业务开发能力的“下沉”可以使提供商专注于提供业务开发的手段和工具,而运营商利用自己的创新思路开发出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电信业务以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增值电信业务越来越与本地市场相关。不同地区的用户对业务品质的要求不一样,不同文化水平、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的人群对电信业务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如经济发达地区高学历、高收入的用户对通信接通率、明明白白消费的要求相对高些,对业务交互界面的感受判断能力也较强。这些差异性使制造商未必能详细深刻认识运营商所需要的用户功能,将业务开发“下沉”对运营商更有利。

  第三,新业务的生命周期缩短要求业务开发和维护周期相应缩短。如果系统不开放,必然要求厂商维持日益扩大的本地服务人员队伍并增加维护强度,从长远来看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举例说一般业务的维护周期是每年两三次,而某省的一个智能网业务开发由于需求不断变化使其维护周期甚至达到了每月四次。据统计,许多新业务的生命周期只有两三个月。由此可见,智能网的开放和业务开发能力“下沉”会使开发周期缩短。

  欣方的两位总裁表示,智能网是数据逻辑驱动,不牵涉网络核心的改变,可以用“构造块”把逻辑设计交给用户,如果要了解智能网技术只要培训两个月就能利用模型搭建做业务开发,从而在技术上解决开放性问题。如CIN智能网就采用开放的系统平台,其SCE(业务创建环境)能快速灵活地进行业务逻辑设计、自动创建以及仿真和自动加载,能开放所有新业务。有了“道具”后便是如何“编排剧目”的问题,好的业务应该是本书,描述了客户属性、业务流程等,智能网开放和业务开发能力“下沉”能培养运营商的业务敏感力,引导其不断完善和创新,并使其更加重视宣传和营销管理,这些对业务成功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相信只有用户不断成功地推广了新业务,欣方才会随之不断地发展壮大。

  对于今后智能网技术的演进和将来的应用,欣方的总裁指出,当前电信业务还是以语音业务为主,但数据业务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利用智能网使通信业务和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结合,可以降低使用信息服务的技术难度,为信息规约能力普遍薄弱的广大普通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解决信息鸿沟问题。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分类信息:  网络文摘_与_电信     文摘   网络文摘   行业_电信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