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视像通信  视像通信产品

个人视讯 运营商的奶酪在哪里?

2003/06/17

  固网运营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纷争空前激烈,传统业务急剧下滑,而可以大规模商用的新的业务机会又望眼欲穿杳无踪影。在作为核心利润源的长话、甚至市话被瓜分得零八落,进军移动市场的3G牌照迟迟不能下发的时候,固网运营商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宽带,却无奈的发现自己将高速公路修好了,在上面晃悠的不过是几辆三轮车。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仿佛让运营商看到了某种希望,但视讯市场的奶酪,尤其是个人视讯,真的就能带给运营商无尽的机会吗?

  视讯,危机里的商机

  辩证法实则是个神奇的东西,即便灾难,也充满了奇妙的两面性。突如其来的SARS,令旅游、餐饮等行业深蒙其害,却不经意的成就或催熟了另外一些行业,一如时下空前火暴的视讯市场:

  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3月20日,广东电信的"新视通"视频会议系统仅被租用6次,平均每月才2.25次。但3月21日至4月29日,该会议系统就被租用28次,平均21次/月,使用率增长近10倍。

  不仅仅是中国电信,各大运营商都在利用SARS危机,积极发展视讯业务:香港和记电讯在香港的"玛丽医院"大厅、SARS病房以及其他安全场所安装视讯系统,为病人和家属提供"面对面"的交谈;山西移动公司乘势开展"爱心连线"远程医疗视讯业务;而中国联通,更在全国范围内向"非典"医院免费赠送视讯系统和话费,以提升业务影响力。
  事实上,"9.11"事件以后,美国某权威预测机构就发表声明,视讯市场需求将在未来的几年里产生8-9倍的增长。

  个人视讯,趋势所在

  然而较之目前抢眼的视讯会议、视讯探望、远程医疗而言,个人视讯也许才是一个真正硕大无比的蛋糕。这是因为:

  一、企业视讯并没有预期的乐观

  从企业运作的一般规律看,企业视讯应用的核心目的是为了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但现阶段真正需要这种手段来达成管理目的的企业并不是很多。从前面的数据看,3月21日至4月29日,广东电信的"新视通"视频会议系统需求因SARS契机急剧上升,但也才被租用28次。这里固然有"新视通"视讯会议可租用量的限制,从另一个侧面也不难看出需求的迫切程度并没有预期的美好。事实上,视讯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沟通交流,其被企业迫切需求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远程沟通的迫切性和频繁性,以及非视讯手段难以达成沟通效果。但现实是,企业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沟通虽多,但大多可以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形式得以解决,视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行为,而非雪中送炭。更何况要实现视讯沟通,必须是沟通双方都配置相应的视讯系统。所以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需要开源节流的企业而言,现阶段视讯需求在主观上动力不足。

  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既然是一种商业组织,其视讯需求也应该是一种企业级的质量。但从现阶段看,基于H.323的IP视讯很难得到有效的QoS保证。要得到相应的QoS保证,只能租用运营商的视讯系统或租用运营商的专线建立自己的视讯系统,但高昂的费用支出又常常令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更进一步阻碍了企业视讯的应用。

  二、IP视讯更加符合个人视讯需求趋势

  继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之后,多媒体通信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毋庸质疑,视讯通信走出企业高端应用步入寻常百姓家,最终将成为一项基础的通信业务。而网民的快速上升,H.323标准的逐步完善,以及IP网络的迅猛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视讯应用开始在IP网络上构建,为开展个人视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从需求的角度看,普通网民从简单的数据需求向视讯需求提升,动机十分强烈。普通网民对网络的需求基本是以娱乐和学习为主,但目前大多数网民还只能使用简单的数据业务,集中了语音和视频的视讯娱乐和视讯学习无疑将频添"声色之美"。并且在宽带和PC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普通网民使用视讯并不存在太大的接入和终端的障碍(基于PC桌面系统的视讯终端只需添置一个摄像头和麦克风)。

  而从技术的角度看,IP网络上的视讯系统具备接入灵活方便、线路资费低廉、操作维护简单等显著的优势,并且承载业务种类广、质量等级多,非常适合普通网民需要。

  免费、准免费视讯严重冲击个人视讯市场

  既然企业视讯需求没有预期的乐观,而IP视讯又是未来的趋势和潮流,运营商自然不会忽视个人视讯的诱人机会。然而当运营商试图将扭转战机的视角转向大众IP视讯时,却不无懊恼的发现,这片肥沃的土地正在成为免费、准免费视讯软件的天堂,QQ、MSN、Yahoo通、NetMeeting已经已绝对的竞争优势盘踞着市场先机:

  一、绝对的优质市场份额占有

  QQ、MSN、Yahoo通、NetMeeting等免费软件通过经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以QQ为例,截止2002年12月底,QQ注册用户超过13884万人,每天独立上线人数超过1650万人,同时在线人数也通常保持在6位数。需要说明的是,QQ的这些用户,多为年轻时尚人群,他们处在人生的上升期,娱乐和学习是其上网的主要目的。毋庸质疑,这些人群正是个人视讯优质客户,他们是时尚和潮流的引导者,并且不存在视讯的进入障碍,他们需要做的仅仅是配个摄像头和麦克风,就可以在运营商的宽带上与既有的Q友进行视讯沟通。这样的市场份额以及对优质客户的占有,显然是运营商在短时间内无法企及的。

  二、准免费甚至免费的绝对价格优势

  相当数量的QQ用户是免费的,新注册的用户每月也只需交纳区区2元服务费,即便腾讯需要对视讯QQ进一步征收费用,我们也可以预期,整个服务费不会超过每月5元。据说MSN终于开始收费了,但我们依然可以预期,MSN(含视讯交流)的费用也是一种准免费形式。

  从技术的角度看, QQ、MSN、Yahoo通、NetMeeting等的视讯功能都是采用软件MCU形式,因而不需要额外的大额投资,不会造成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因此有准免费、甚至免费的成本基础。在即时通信(IM)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几大公司甚至会对视讯聊天连象征性的增殖费用都不会收取,而将其作为即时通信的一个亮点以扩大市场规模。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资费体系下,运营商角逐公众IP视讯市场,几乎没有任何的价格上优势。

  QQ、MSN、Yahoo通、NetMeeting的策略其实很简单,首先利用免费策略吸收用户扩大市场份额,然后采取一种薄利多销的策略象征性的收取公众可以接受的服务费(当然对于不同的个性服务,其费用层级是可以细分的)。由于这些免费软件起步早,市场规模大,资费低廉,因而具有很强的先发优势。作为市场后入者的运营商,市场基础几乎为零,运营成本偏高(系统、平台的建立,品牌的推广都是极大的投入),因而很难与这些免费软件进行竞争。而从用户角度看,事实上,很多用户都同时拥有这几大免费软件号码,对重新转入电信的视讯系统甚至是接纳一个新的系统,都不存在很大的诱发动因,除非电信全免费,并且提供比这几大免费软件更好的质量。但问题是,电信进入个人视讯市场一定是为了盈利,因此不可能纯免费;并且,基于IP的个人视讯系统需要从公网通行,因而很难有比这几大免费软件更好的QoS保证,这也是许多大型企业采用专线方式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看出,运营商介入个人IP视讯市场,既没有强烈的市场需求,也没有很好的服务优势。

  运营商的奶酪在哪里

  那么,运营商的奶酪在哪里呢?在个人视讯这个硕大无比的蛋糕里,运营商需要分得一杯羹,就必须走与QQ、MSN、Yahoo通、NetMeeting等免费软件不同的道路:

  一、以视讯沟通为功能定位基点

  基于IP的个人视讯沟通尚处在发展期,而纵观现有免费软件,基本都是以文字聊天起家(视讯开发较早的NetMeeting的大众市场份额实际上非常有限),逐渐向视讯聊天演进升级,其用户界面、内置功能都必须兼顾文字聊天和视讯聊天,这就给运营商进军个人IP视讯预留了一个难得的市场机会。运营商应高屋建瓴,以视讯沟通为主要功能,在用户界面、功能设置方面突出视讯的针对性优势,争取QQ、MSN、Yahoo通、NetMeeting等免费软件的高端客户,逐渐培养吸收其低端客户,将其定位为专业的IP视讯沟通。现有的免费软件采用软件MCU,基本只能实现点对点的视讯沟通,运营商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在功能设计上支持多点视讯沟通,以彰显差异,突出卖点。

  二、以视讯沟通为应用承载手段

  诚如宽带只是一种接入手段,宽带发展的程度需要应用的拉动一样,视讯最终的发展也离不开合适的应用的驱动。现有的QQ、MSN、Yahoo通、NetMeeting等免费软件,其视讯应用主要集中在视讯沟通双方自生的应用内容,主要表现为视讯聊天。而从发展的趋势看,基于个人的视讯应用主要集中在娱乐、学习和办公上,运营商应针对现有免费软件在视讯应用上的不足,以前瞻的眼光努力发展用户需求的视讯应用。在娱乐层面,除自生内容的视讯聊天外,可置入一些经典的视讯游戏,VOD点播等,从而改变单调的"大眼瞪小眼";在学习上,可以与一些SP建立合作,内置一些经典的课件,方便用户即时性学习;人们也常常利用视讯开展工作,这需要在功能上提供电子白板、文件共享等功能,并提供必要安全保证。当且只有当IP不仅仅是一种聊天手段,而是集成了娱乐、学习、工作等综合应用,个人IP视讯才能真正大规模发展,运营商也才能获得与免费软件的比较优势。

  三、以运营商综合资源为市场支持

  运营商不仅仅拥有强大的综合资源和丰富的业务品类,还拥有最多的用户资源(来自其它业务),以及作为视讯沟通必要的宽带接入,运营商应充分评估、整合这些资源,形成集合效应,为发展视讯业务服务。如,对宽带用户可免费赠送一定时期的综合视讯业务;或者用户申请该项业务,可赠送其它传统业务,从而培养市场和刺激免费软件用户的转移。相对于运营商而言,免费软件则没有这样的资源优势,并且也无力进行这样的市场运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无疑将为运营商在个人IP视讯市场竞争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

ChinaByte(e.chinabyte.com)


相关链接:
中恒讯视新推网络视频服务器 2003-06-16
清华同方光盘公司新推视频会议系统 2003-06-16
VCON一周连续收购两家通信公司 2003-06-13
运用视频会议手段进行作战指挥训练 2003-06-12
华为ViewPoint视点通服务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 2003-06-11

分类信息:  电信_与_视像通讯     文摘   视像通信专栏_新闻   行业_电信_新闻   技术_视像通讯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