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陶青: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出路在于整合产业链

2003/10/30

  陶青(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所):目前的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存在不少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进入、退出机制,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鼓励企业间的兼并,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形成有规模、高质量的企业,为整合产业链奠定基础。

  去年12月底,信产部注销33家公司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今年8月,中移动暂停短信代收业务,整肃SP;近日在刚刚结束的2002年度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年检中,有50家企业年检不合格,信息产业部依法注销他们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收回了涉及的13个码号资源。可见,电信增值市场存在着不少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所的陶青博士。

  记者:目前电信增值市场存在着不少问题。请问该如何规范电信增值市场?

  陶青:目前市场上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规模偏小、质量偏低。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共颁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6000多个,其中部颁跨地区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近330个,而省内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则有5910个。大部分是从事互联网信息和接入服务(ICP、ISP)、呼叫中心等业务类型。尽管企业数量很多,但是真正有影响力,业务收入高的增值运营商很少。

  第二,市场的竞争秩序还不够完善,有局部混乱的现象。该特点是与第一个特点相关的,由于市场还处于初级竞争的阶段,没有经历过市场的大洗牌,鱼龙混杂的现象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市场进入壁垒低,退出机制不完善,使企业竞争的沉没成本、机会成本较低,也使部分企业存在捞一票就走,不顾及企业的信誉、违法经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尚未形成合适的产业链。由于运营商的强势谈判地位,大多数增值业务商很难获得对等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增值企业着眼长远发展的动力。造成行业发展缺乏专业细分,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整个产业的蛋糕难以做大。

  第四,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目前信产部和各地通信管理局在增值业务方面的管理者不到百人,而要应付几千家企业造成的层出不穷的市场状况和各类纠纷(包括企业间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其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加之在立法、惩罚机制上都尚不完善,也给一些不守序经营的企业造成可乘之机。但是随着《电信法》的出台、各类管理办法的出台和完善,相信监管体系会逐步完善,法律法规的空缺也会越来越少。

  我个人认为,根本出路在于完善进入、退出机制,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鼓励企业间的兼并,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形成有规模、高质量的企业,为整合产业链奠定基础。

  记者:业内普遍将缺乏应用诉求点看作是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致命伤,也有人从接入价格过高的角度解释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无法进一步开拓的现象。您怎么看价格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陶青:价格和内容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需要区分不同的业务市场。不可一概而论,目标市场和价格策略是否相匹配才是关键。

  目前所认为的缺乏应用诉求点主要是针对个体消费应用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总体上而言大众消费对于价格承受能力还是有限的,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因此,低价策略确实会更容易启动市场。但是即便如此,从市场和企业长远发展而言,在做业务推广时也需要准确区分目标市场,不能像话音业务一样是普适性的,那样最后只剩下价格战一条途径,抑制行业创新、为行业的发展设置了天花板。

  事实上,企业应在内容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匹配性做更深入的研究,因为感觉、文化或是一种体验这种价值是最难衡量的,国内的企业处在从技术、网络的服务思维走向消费品时代的服务营销思维,是他们所不擅长的。未来面向个体用户的电信服务也许就比如今日的化妆品、洗发水等商品一样,用户追求的是品牌、是感觉。

  而移动增值业务的另一块大市场是面向企业的,即企业之间通过移动通讯的方式做数据传输。这种市场价格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的质量保证、提供业务的灵活性、便利性、多样性。完善的解决方案和后期的服务承诺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

  记者:增值业务的内容方面互联网的资源比较丰富,而在收费平台上,互联网又很大程度要依赖移动业务。作为支付手段,网上银行似乎总不如打个电话,或手机费交纳来得方便。那么,您认为是否存在更好的途径来带动互联网与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的共同发展?

  陶青:这实际上是几个问题。一是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与移动增值业务所需要的内容是否相一致,是否可直接借用?

  就内容层面而言,还是需要分析对互联网信息需求的用户与移动增值业务需求的用户是否是同一群体,有些模式可照搬,(这是利用人的消费模式惯性进行业务延伸,复制成功模式的办法),有些则不可以。

  二是移动增值业务应用的现实保障问题。

  关于收费问题,利用移动电话进行支付只是收费的一种模式,是交费平台的一种。目前无论是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在法律、安全、行业管理等方面都是不完善的,已经部分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如对交易的确认,出现失误后过错责任的判定等。

  未来网上银行和移动支付肯定是并存的,个人认为,短期内移动支付可能还局限于一些小额支付,而大宗交易金额通过移动支付还较难。而网上银行由于有银行级的安全保障,在这方面会比移动支付发展快一些。

  三是互联网与移动网络互相借助、共同发展的问题。

  现阶段在内容层面的相互借助,培养共同的消费偏好和习惯,形成业务之间的互通还是最主要的。例如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常用的浏览新闻、收发e-mail、QQ 、点播等要通过移动网络也能无障碍的使用。这不仅对网络提出了一定的技术要求,也会对移动终端设计提出相应要求,如智能终端的发展。

  记者:尽管固网面对异质竞争的冲击,但固网还是有其优势存在,您认为固网增值业务前景如何?

  陶青:就话音业务而言,移动话音将在更大程度上替代固定话音的确是一种趋势,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固网的发展就没有前途了。在数据业务、增值业务的发展上还很难判断长远而言固网和移动网谁会占优势。

  固网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带宽以及所带来的速度感,这是现阶段移动技术所难以达到的。对于那些需要大带宽的点播业务、可视电话、流媒体以及高速数据处理业务,固网是很难被代替的;此外那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信息处理和数据业务也是固网的优势。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固网增值业务实现“爆发性”的成长机遇在信息化的进程。各行业中大量的企业、机构需要综合信息处理解决方案的时候就是固网增值业务大显身手的时候。此外,企业市场的启动会进一步推动个人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ChinaByte(e.chinabyte.com)
分类信息:     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