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网络新技术“以点看面”

2004/08/17

  网络技术在看似平静的外表之下,仍然不断有新的热点涌现。无论是关于网络架构及策略层面的,还是具体的单项技术突破与创新,给业内所带来的振奋和激动,都不亚于时下这火一般的季节。

  尽管不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但是一些主流网络企业的最新动态,仍然颇具代表性地表现了近一段时间以来网络技术、产品及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于架构:全面的智能化

  客户的需求更加明确了网络厂商的开发方向—集成化网络系统组件,而不仅仅是高性能网络设备。网络必须整合不同的设备、软件和硬件,并且是一个能够实现所有这些任务的、最重要的架构。

  以往,网络厂商和服务商一贯注重的是逐次逐个地解决客户所遇到的问题,每个产品是专门针对某种特殊情况而设计的。因此,网络设备制造商所开发的网络组件很可能会增加管理的复杂程度,而且无法为现有的基础设施提供投资保护。因为每个产品都拥有自己的管理和功能设计,网络的运营、管理、维护和优化都变得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和更加昂贵。

  显然,这种困难是由产品的独立性所导致的。因此,是客户需求推动了一些网络厂商开发集成化网络系统组件、而不仅仅是高性能网络设备的进程。

  近日,思科公司推出了一个网络方面的“四库全书”,从其总结与提炼出的内容来看,这个公司不仅仅关注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开始学会用哲学思想与经济学原理对网络整体架构进行认识和判断。

  企业怎样建立一个能够在由多个网络构成的系统中智能化地传输数据、语音和视频的基础设施?思科提出了“智能化信息网络”的概念,目的在于使用户了解到网络需要智能化的传输,以确保其各项应用。

  实际上,建立一个由基本架构和网络功能组成的稳固平台,仅仅是创建智能化信息网络的开始。智能化信息网络日益复杂的任务将需要更加先进的功能,例如更高的内容感知能力、无缝的加密和过滤、更高的服务质量,以及更加精确的流量整形。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技术必须支持多种特性,例如覆盖整个网络的安全性、端到端的性能控制、服务级永续性,以及整个系统的管理可见性。

  智能化信息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目前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是在一个由多个网络组成的系统中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融合,而在未来3~5年中,企业将陆续经历网络的后两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将互相承接,又有所重叠。

  第一阶段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了一个系统级设计方法的特点。思科公司正在从以往那种支离破碎的安全方法发展到覆盖整个网络的安全策略,从特定路由的性能发展到端到端性能,从路由级永续性发展到服务级永续性,从设备级管理发展到系统级管理。因此,第一阶段实际上是为用户提供更低的总体运营成本(TCO)、更好的网络管理和性能、更加经济有效的可扩展性,以及对先进技术(例如无线、存储、IP语音和安全)的无缝支持。

  智能化信息网络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主要是动态资源利用,即更加有效、灵活地利用网络的资源。通过更加灵活、有效的资产利用,将使企业网络从实质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与用专门的资源支持各种应用和服务不同,这些应用和服务现在可以从一个资源池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将实现通常所谓的“按需”计算。智能化信息网络将依靠消息级通信和策略,动态地管理资源的分配。

  在第三个发展阶段,企业用户更加强调“应用和服务的虚拟化”。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企业和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与智能化信息网络相连的资源,最终的目标是让用户可以随时以任何方式访问他们所需要的应用和信息。这就需要加强网络和应用之间的通信能力,以及消息级的检测能力。为此,第三阶段将需要功能强大的应用编程界面(API),以便让应用可以将其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告知网络。这就是被称为面向应用的网络。

关于融合:集中控制与分布接入

  随着采用TDM技术的话音电路交换PBX和专用自动交换(PABX)系统进入换代阶段,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选择支持IP语音通信、基于语音包交换技术的VoIP基础设施。在这个过渡中,哪些是转变的关键呢?

  在以往的语音通信系统中,是由一个PBX设备上插多块板卡来完成的;而在新的融合系统中,最显著的设计思路的改变是:不再内置CPU,而是由一台服务器统一进行处理,习惯称为媒体服务器;同时,其余的硬件变为媒体网关。这种结构体现了媒体服务器集中控制、媒体网关分布式接入的思想,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实现了IP语音融合处理能力,并且开放、灵活,易于扩展。

  这种非多点连接的独立系统,是以往的传统语音通信厂商目前普遍采用的思路,而各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这一思想的技术落实和产品落实上。

  近日,中小企业成为了许多融合网络产品提供商的新目标。Avaya公司以“打造中小型企业的通信法宝”为宗旨,推出了以其S8500与G650/G350产品为组合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主要是帮助企业在IP网络的环境下部署融合应用。

  S8500是一款单工服务器,它支持从现有的DEFINITY Communication服务器平台进行迁移,这个功能可以使企业用户根据其自身的业务步调向融合网络过渡。Avaya的融合方案以集中式媒体服务器的模块化架构为基础,G650/350是其分布式接入点,它将IP语音通信网关、高级IP WAN路由器及高性能的LAN交换机集成到一个紧凑的模块化机箱中。

  “最为最可圈可点的是,在各个型号的媒体服务器中,全部运行在同一套软件平台上,即Avaya Communication Manager。这样可以使用户在升级换代的时候,能够有效地保护既有投资,同时管理非常方便。”Avaya中国区技术总监陈蔚说。

  Avaya中国区副总经理张红梅认为,以往的经验表明,如果单纯推IP网络技术是有困难的,而结合行业的具体应用,提供IP通信应用的解决方案,则较容易推广。就我国企业对融合网络的应用需求来看,金融行业较多地采用分布式呼叫中心和办公系统;大型企业往往会有临时办事处的接入要求;对于一些服务提供商,如中国联通,它没有固话网,因此往往会选择IP Centrex等外包托管方式;而中小企业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和成长,需要一些特殊定制的功能和方案。

关于性能:交换和路由的创新

  网络之新,本质在于不局限于计算机间的互连。而实现全球网络化、各种终端的互连,必须有足够的地址空间、足够的网络速度和足够的管理能力,这些无疑都体现在网络设备的一次又一次创新上。

  日前,网捷网络公司发布的一项新产品结合了两项关键性的技术:万兆+IPv6。该公司的NetIron 40G电信级路由器和BigIron MG8骨干局域网交换机将支持线速IPv6路由,包括组播和安全性的IPv6服务,以及IPv4到IPv6的转换能力。此外,网捷网络还推出BigIron MG8平台使用的60端口高密度铜缆千兆以太网模块,这样,用户就可以利用一个标准7英寸机架得到一个最多可拥有1440个千兆以太网端口的可扩展交换解决方案。

  据网捷网络副总裁钱德拉·库帕拉普介绍,向IPv6迁移的过程中,通常有三个途径:一是对现有IPv4设备进行软件升级;二是添加高性能模块;三是专门设计新的产品。预计到今年底,网捷的所有产品将分别以三种方式同时支持IPv6。

  目前,其他一些网络厂商对IPv6的支持,只是能够对IPv6包进行转发,而NetIron 40G路由器和BigIron MG8交换机的双堆栈IPv4/IPv6模块,能够提供IPv4和IPv6线速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转发及安全控制,包括IP交换、路由和组播。

  与此同时,网捷还推出了针对关键业务应用和服务器组基础设施而设计的全新的高可用性第4~7层应用管理和Web设备,其中包括了业界第一款高可用性万兆以太网(10GbE)应用管理设备。

  ServerIron GT E允许用户通过一套完善的负载均衡方法、深入的网络安全防护以及智能化可配置的内容检查和交换功能,创建和部署可扩展、高性能和功能强大的应用服务器组。ServerIron GT E系列能够通过一系列网络防范措施,保护关键业务服务和应用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包括使用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检测和消除分布式DoS攻击、防范各种病毒和蠕虫,以及用于在网络层消除垃圾邮件(SPAM)的基于策略的安全控制。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
分类信息:     文摘   网络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