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运营商对FMC的兴趣到底有多大
2005/03/02
拿着一个终端,随时可以根据需要接入固定网络或移动网络,而只需要支付一张帐单,过去,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奢望。FMC就是为了用户的这种需求产生的。事实上,支持FMC的技术已经出现,但人们对市场是否确实已经存在需求还存在疑问。
2004年很多厂商已经为FMC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并成立了联盟。例如英国电信去年成立了一个全球性的FMC联盟,意在促进FMC在普通用户市场和企业市场中的推广。其成员既包括固网运营商,也有移动运营商,许多厂商对此也表示感兴趣。NTT DoCoMo和它的母公司近日也宣布将开发FMC解决方案。虽然看起来,2005年未必能看到真正的FMC出现,但无论如何,2005年将会是FMC非常关键的一年。
FMC不可逆转?
FMC的出现不可逆转——这似乎在大多数运营商和设备商中都达成了共识。其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是源于最终用户的通信需求,一个终端一张帐单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而在运营商眼里,FMC是能够让他们从新的增值业务中获取额外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
FMC可以使得用户在一个终端、一个帐单的前提下,在办公室或家里使用固定网络进行通信,而在户外,则通过无线/移动网络进行通信。FMC同时也包含了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之间,终端能够无缝漫游。对于用户而言,这也意味着简单和方便。
事实上,FMC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一些运营商,包括英国电信,在过去的10年里已经测试了很多系统。其中数年前DECT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测试,其目的是允许用户在家里或办公室通过固定网络通信,在其它地方则通过GSM网络进行通信。然而,此次试验并没有成功,其原因是还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其中最主要的是,用户必须在不同网络中进行手工切换,同时,这种融合终端不仅笨重,而且价格昂贵。
移动对固定的替代迫使固网运营商成为FMC的最积极推动者。无线咨询公司Northstream认为移动对固定难以遏制的替代使得固网运营商在推动FMC时会不遗余力,其理由有三:首先,日益普及的移动生活方式对通信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移动语音业务价格的降低减小了FMC的进入壁垒;第三,对FMC的兴趣渐增促成了这种融合的进程。因此,在整个通信行业都开始转向“移动”的环境下,着急的固网运营商正在寻找各种方式阻止这种转变,FMC似乎为他们提供了阻止这一转变的利器。
虽然固网运营商业务收入持续下滑,面临着寻找新的业务收入的压力,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们说的比做的要多得多。虽然已经有一些领先的运营商正考虑如何去做。但大部分运营商认为还需要等待。看来,FMC虽然为运营商提供了一种方式,但出于技术、终端、市场以及FMC本身风险的考虑,大多数运营商还迟迟未动。
固网运营商在忙些什么?
去年7月英国电信发起成立了FMCA(固定移动融合的联盟),但是FMCA更多的是代表着固定运营商的利益,因为在其10个实力较大的成员当中,有9个是固网运营商。
通过FMC联盟,英国电信希望从网络运营商和终端提供商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以避免在过去的试验当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技术标准的统一,同时促进竞争使得市场上可以出现更多物美价廉的融合终端。
事实上,一些分析师认为,在FMC终端的开发上,其重点会放在下一代的具有蓝牙功能的终端上。这些终端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可以通过宽带接入到蓝牙基站,而在蓝牙基站所不能覆盖的地方,则通过移动网络进行通信。在蓝牙覆盖的区域,数据速率可以达到700Kbps,而语音通话的价格可以等同于正常的固网语音资费或者更低。
也有人认为,蓝牙可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但具有Wi-Fi功能的融合终端可能最终会占统治地位。因此,FMCA表示对这两种技术以及相关的标准极为关注。
英国电信去年启动的Bluephone工程被认为是FMC的一个里程碑,这项工程使得用户在户外可以通过沃达丰的移动网络、在户内通过蓝牙接入到英国电信的固定网络。在整个无缝通信的过程中,只要使用同一款摩托罗拉的终端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摩托罗拉认为,无论是在固网通信领域还是在移动通信领域,FMCA的影响力正逐步提升,其在欧洲和美国市场都在进行类似试验。摩托罗拉指出,今年下半年出现商用的可能性很大。
Swisscom公司也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数据卡业务,这项业务使得笔记本电脑可以在GPRS、UMTS和WLAN网络之间进行无缝漫游。这个项目采用思科的移动IP交换技术,据悉,这项服务可以很快应用到手机上,届时在这几个网络就可以实现融合通信。思科指出:今年不仅可以看到更多的类似产品出现,而且欧洲至少会有两家运营商采用类似的方式部署相似的技术。然而,思科也指出这种预测可能会出现偏差,因为,FMC的最终动力来自用户的需求,而不是技术驱动。毕竟固话已经存在了80年,移动的介入只是使得用户更容易接入到网络当中。
饱和与不饱和市场的不同推动力
对于固定和移动市场渗透率都比较高的相对饱和的市场而言,传统的固网运营商为阻止收入被移动分流将积极推动FMC。除了固网运营商出于自身竞争需求的考虑外,VoIP也会推动FMC的发展。企业市场和宽带市场的IP融合平台促进了VoIP的进一步发展。Ovum预计VoIP将会迅速成为企业IP VPN的语音承载标准以及宽带业务中非常普遍的业务类型。VoIP会给固网语音资费带来压力,也会分流移动语音业务,甚至会进一步恶化PSTN的业务收入。因此,VoIP带来的压力将促进运营商尽早采纳FMC。
然而,对于许多市场而言,市场渗透率并不都像西欧市场那么高。比如泰国和菲律宾的固网渗透率还不到15%,比西欧平均51%的渗透率要低很多。在这些市场中,移动运营商依旧占据着语音通信市场的统治地位。因此,FMC的驱动力和时间表便与饱和市场有些不同,目前FMC并不是普遍选择。
在不饱和市场中,宽带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FMC部署的时间和范围,提高宽带渗透率,将会引发VoIP的革命,降低语音通信的费用,这对移动通信也会造成一定冲击。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的话,无论是对于运营商还是对于消费者,FMC都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但是,对于那些固定电话渗透率很低而且不存在宽带接入需求的市场来说,FMC的发展将会是另一幅景象。FMC可能更多地是以帐单捆绑的形式出现,或者是帮助移动用户能够在家里方便使用固定电话,类似之前出现的“游子归家”业务。
固网运营商并非最大推动者
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FMC可以阻止用户被移动通信分流,尤其是有效留住年轻的客户群。Ovum指出,以芬兰为例,移动替代固定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7%。
然而,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这种动力就相对小了许多。因为,移动运营商要想实现FMC的话,他们就不得不对现有的网络和支撑系统再投资,而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在家里或办公室,他们获得的收入比用户直接用移动网络进行通话要少许多。比如NTT DoCoMo就认为FMC可能是一种趋势,但他们还无法决定是跟还是不跟。也有一些分析师认为,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FMC并非一无是处,移动运营商完全可以利用FMC来减少用户流失率,同时FMC也是他们进军企业市场的一个有利武器。
事实上,有分析师认为,对FMC最感兴趣的既不是纯固网运营商,也不是纯移动运营商,而是既拥有固定网络,又拥有移动网络的运营商,比如法国电信和德国电信。
又有人认为,FMC不仅仅是吸引固网运营商,吸引移动运营商加入其中也仅仅是时间问题。如果这种融合可以帮助他们为移动电话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的话,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愿意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来。
然而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事实上将各种不同方式的通信独立经营,能够让用户在不同领域获得最佳服务。因此,固定和移动分开由不同运营商进行运营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用户已经对这种分开的通信服务习以为常了。同时,如果FMC仅仅是运营商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而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那么FMC并不值得提倡。
除了各种技术上的障碍之外,FMC的困难在于目前还未得到更多的关注来推动业务的发展,而如果没有相应的业务,那么FMC要想迅速成长并不会一帆风顺,从这种意义而言,2005年对于FMC而言,其不确定的因素还太多。
通讯世界(www.te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