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如何面对IP电话的发展

何霞 2004/01/30

  目前,全球IP电话的发展已日渐成熟,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电信数据业务中,IP业务已占95%以上,可以说数据承载网业务已基本IP化。近来视讯业务有很好的发展趋势,绝大部分也是IP业务。可以看出,目前电信网中的业务除了传统电话业务外都是IP业务,其实,电话业务中的长途电话70%已是IP电话。网络的宽带化、IP化成为整个电信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可见的未来,IP电话将逐步取代传统电话并最终完全IP化。因此,IP电话要不要监管?监管政策如何制订?这些问题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只有四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经营IP业务,但其各地的省级分公司都独立发行IP卡,因此在这个增值业务市场中的实际市场参与主体是一百多家电信企业。由于IP电话实行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间互不结算的制度,其竞争策略主要是尽可能加大IP卡的发行数量,打折也就自然成为企业竞争手段的首选。对传统电话运营形成了极不公平的竞争。

  2003年,IP电话超市使公话市场又起波澜。中国联通获得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同时基本完成了“联通网苑”的筹建工作,在广东、山东、河北、辽宁、新疆、甘肃建成60家直营店。依据中国联通的规划,在2004年底,“联通网苑”将在全国建成150~200家直营店、2500~2800家特许加盟店。

  在联通大力推进IP超市的同时,IP电话已成为网通和电信南北进入的主要技术手段。例如,北京电信将IP电话作为切入点,进军京城固话市场,率先推出了可为移动电话和其他运营商固话充值的新型IP电话卡。网通南方公司也将可以利用自己的宽带网络快速进入中国电信势力强大的南方21个省(区、市),无疑将对中国电信的长途甚至数据业务形成巨大的冲击。同时,中国电信和网通集团还与宽带运营商合作,共同经营IP电话。可以预计,2004年将是IP电话再一次进入发展高峰期的一年,运营商将投以巨资,而设备商也决不会错过这一良机。因此,2004年围绕IP电话的竞争将十分激烈。

  目前,美国加强了对IP电话的限制,欧盟和日本管制政策也将随之变动。在美国,一些州政府已经要求VoIP和IP电话运营商办理与固定电话相同的许可证,并支付税金,同时还要提供紧急通信。有人认为对VoIP限制的讨论必须分两部分考虑。一个是社会性的一面。比如,确保与紧急通信“110”的正常通话以及检查机关的监控和窃听等。另一个是有关接入费用的问题。目前,固定电话要实行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不过,普遍服务基金是为固定电话而制订的制度,将其应用于IP电话并不完全合理。但是,IP运营商也应承担普遍服务义务,只是收取方式须要讨论。由于数字宽带正在迅速地替代模拟窄带服务,非管制的有线电缆、无线、电话和互联网服务各类提供商正在争夺消费者通信市场,他们通常推出打包服务。因此,管制者应当利用IP电话的管制来推进整个管制体系的改革,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对IP电话的管制,这样反而会管死它。管制者应抓住这一时机,为所有竞争者营造放松管制的统一环境。同时,我们应看到,对IP电话管制的过程是缓慢的,对IP电话的管制应从标准、测定、质量等保护广大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逐渐渗透到整个领域。

  在我国,信息产业部2003年发布的《电信业务目录》中,对IP电话业务作出了明确界定:IP电话泛指利用IP网络协议,通过IP网络提供或通过电话网络和IP网络共同提供的电话业务。这一界定从根本上消除了社会各界对真假IP电话的争议,为IP电话业务确立了合法的地位,也为IP电话的管制奠定了基础。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IP电话的检测和标准制订实际已在进行之中,可以说对IP电话的管制已悄悄开始。最近,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委托信息产业部第一研究所进行了IP电话通信质量测试,从日前公布的测试报告可以看到,目前上海的IP电话网络运行稳定,通信质量可靠,总体服务水平高于信息产业部制订的《电信服务标准》。同时,多项IP电话的相关标准也在制订之中。未来,对IP电话的管制还将涉及互联互通、接入费等相关领域,管制深度还应进一步加深。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分类信息:     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