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电信     [相关厂商信息]

“大象”入局 传统运营商力捧IP电话

2004/02/11

  目前的迹象表明,IP电话取代传统电话的日子已经不再遥远。美国Jupiter分析公司预言:互联网电话正在从受到IT专业人士青睐的高科技摇身变为普通用户力所能及的事物。

  IP电话服务市场的发展此前一直是由中小运营商在推动,而近来传统运营商等“大象”的介入预示着IP电话将加快进入主流市场的步伐。

美国: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IP电话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具有典型意义,这是一个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逐渐演进过程。

  IP电话最早是作为互联网上的联机应用出现的,那时只要通话双方拥有同样的客户端应用软件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实时通话。这一功能受到了互联网用户的喜爱,他们蜂拥而至下载最新的交谈软件,产生于2003年的FreeWorldDialup和Skype都是广受欢迎的软件,Skype软件的下载量现已达到200万次。

  此后,新兴的小型IP电话运营商出现。很多人为了获得质量更好的服务,转而选择从这些独立的VoIP服务提供商那里购买IP电话服务,例如Vonage和8x8。这些运营商允许用户用各种设备进行通话,固定电话、手机或Wi-Fi电话都能派上用场。而无论是本地的还是远距离的拨号都比传统方式要节省20%到30%。

  一年多前,大多数电信运营商都还在防御VoIP服务,但是他们却大都用VoIP挑战了贝尔公司的本地电话市场。随后,这些传统的电信公司都公开了大规模转移到VoIP服务市场的意图。近两个月内相继有本地电话公司Qwest、有线业务巨头时代华纳公司以及长途通信业的老大AT&T等正式推出IP电话业务。最大的本地电话服务提供商Verizon通信公司预计也要在2004年开通IP电话。随着IP电话被美国电信业的“正规军”列为重点服务项目,预计从2003年到2007年,全美使用IP电话的家庭数量将由10万猛增至400万。

日本:

电信公司牵头建立两大联盟


  日本的电信运营商也是晚一步涉足IP电话领域。2002年春季,软银集团面向旗下日本雅虎的ADSL服务“Yahoo!BB”用户提供“BBPhone”电话服务,会员间通话免费,向外拨打也非常便宜。这一服务不仅廉价而且方便,用户可以原封不动地使用原有的电话机,且无须变动电话号码和通信操作便可进行通话。“BBPhone”的问世,迫使NTT等电信运营商改变收费体制,下调通信费用。就连提供宽带服务的通信运营商也不得不在这一服务的冲击下加强IP电话的投入力度。继“BBPhone”之后,Nifty、NEC等ISP纷纷开通IP电话服务。IP电话迅速得到了用户喜爱,2003年6月,日本的IP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了300万,其中多数属于个人用户。

  电信运营商看到这一情况也坐不住了,为了抗衡在用户数方面领先的“BBPhone”,日本在2003年初形成了两大ISP联盟,这两大联盟都是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一个是由KDDI、日本电信、NEC、松下电器产业组成的“千兆联盟”,另一个是由NTT通信公司、索尼通信网络、Nifty组成的联盟。加盟公司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上述两个ISP联盟的网络构成几乎相同:拥有用户电话网的第一类电信运营商构筑IP电话网,并将加盟ISP的网络连接到这一IP电话网,IP电话网还可以连接到各电信公司的用户电话网中,从而实现了各ISP之间,以及IP电话和普通电话间的互通。

  2003年春,KDDI开始提供面向个人用户的IP电话服务;2003年10月,NTT东西部地区公司宣布开通面向企业的IP电话服务。这两大电信运营商的介入,预计将促进日本IP电话用户数的大幅增长。

其他国家:

运营商惟恐落后


  其他国家的大型传统电话公司也越来越重视IP电话服务。德国电信早已开通了IP电话服务的试点,首批IP电话试点工程提供从德国到奥地利、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和加拿大的电话业务。德国电信为此拿出180亿美元专门用于IP电话的技术发展和普及。

  法国电信旗下的数据业务公司Equant于2002年2月推出全球IP电话服务,目前已经吸引并保持了众多的客户。

  意大利电信从1999年开始进行VoIP业务改造,内容包括利用IP网络进行本地长话业务,在全国设立24个IP语音网关节点。2003年10月,意大利电信所有长话业务就已经转移到IP网络上进行了,该公司下一步的重点是向企业推销IP业务。

  纵览各国的主体运营商,英国电信、AT&T、NTT、德国电信、法国电信以及新加坡电信等在内的众多电信巨头都已经在向用户提供IP电话服务。美国扬基集团此前发布一份报告称,欧洲83%的运营商目前已经或者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向企业用户推出商用的VoIP服务。在巨大的市场面前,谁都惟恐落后于人。

规则不确定无碍发展大势

  目前的IP电话还有诸多缺陷,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在美国,IP电话停电时无法使用,也不能拨打911紧急电话,但这些问题并不能抹杀新技术的优点。现在,IP电话在通信质量方面与传统电话已经没有多大区别,而服务费用却有巨大优势,AT&T面向个人用户的IP电话服务估计每分钟不到1美分。这样一来,很难相信用户会再以一两项缺点为借口而抱着传统电话不放手。

  IP电话之所以费用低廉,除采用低成本的分组交换这一技术因素外,还免除了接入费用等多种成本。此前,这一优点被业界忽视,这是因为以前提供IP电话服务的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新兴企业,本地电话公司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但随着近来自己的地盘逐渐被蚕食,忍无可忍的本地电话公司也开始要求“IP电话经营者应当与我们遵守同样的法规”。本地电话公司还试图掀起一场限制IP电话的运动,这也将给IP电话的普及带来阻力。

  但是,也应该看到,尽管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但IP电话的普及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拿美国为例,FCC的现任主席迈克尔·鲍威尔本人并不愿意限制IP电话。此外,就像开头所说的那样,Verizon通信、Qwest等本地电话公司已决定加入提供IP电话服务的行列,所以今后要求限制IP电话的呼声也许会逐渐变弱。

  总而言之,电话服务最终演变为IP方式是大势所趋,问题是需要多长时间。传统电信运营商这些“大象”的入局,应当能加快这一进程。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分类信息:     文摘   行业_电信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