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统一通信  统一通信产品

 

UMS——又一只凤凰欲“涅磐”?
刘骏和 2001/06/22

编者按:UMS技术发展已近10年,在最近几年里,人们总是预计UMS市场将很快“火爆”起来,然而至今,UMS概念仍未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看来,UMS市场还需要一股强大的推力,这个推力将来自电信运营商。对运营商而言,UMS并不是获取新客户的最佳手段,而是保持老客户、增加每个客户终身价值的有力工具。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竞争的加剧,这种保持显得格外重要。 UMS (Unified Messaging Service,统一消息服务)是指使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包括有线和无线的设备)访问智能信息中心,管理多种信息(包括电子邮件、语音邮件、传真、传呼信息、手机短信息、实时信息和其他多媒体信息等)的服务。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移动IP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得基于各种网络的应用越来越人性化,而且也促进了各种网络的融合,使得统一信息服务从理想变成现实; 各种语音、数据、多媒体信息的融合,使得UMS的需求呼之欲出。

在技术上,实现UMS需要的所有技术条件,如语音识别技术、信息种类的互相转换、多媒体信息的压缩解压缩技术、信息同步技术日趋成熟; 在用户需求上,每一个最终用户对UMS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都翘首以待。可是UMS的大范围商业应用始终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一方面业内人士,包括电信运营服务商、ISP、软件提供商、甚至门户网站都在竭力地为UMS营造一个商业环境,摆出“先免费品尝、再良心付费”的架势;另一方面,最终用户对此要么就是一无所知,要么就是不买账,UMS的出路究竟何在,命运是否多舛?

谁是最好的UMS运营服务商?

由于大家都看到了UMS运营中清晰的未来收入模式、现成的可信赖技术、最终用户潜在的需求,所以争相提供UMS,寻求赢利增长点,把UMS作为增值服务来推出经营,现在提供UMS的运营服务商有电信运营服务商、呼叫中心、ISP、IDC,甚至是一些ICP,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

1. 初建系统投入过大。各种软硬件投资动辄上百万,再加上不菲的日常运营费用,使得服务商苦不堪言。

2. 相关网际间的接入技术跨越较难。实现UMS涉及固话网、长话网、移动网、数据网、寻呼网等的相关技术。

3. 计费困难,容易给用户增加较多的经济负担。由于牵涉到各网际之间的互通互联,计费收费很难协调统一,例如一个邮件到达用户的指定邮箱,用户在无法立即上网查询的时候,先是呼机到达提醒,再采取手机短信通知,又通过固定电话收听信息,然后再上网接收,这一连串的信息接收方式现在很难用一次性的收费方式来均衡各个相关网络的利益,并且平分给每家运营服务商。如果每个动作都“留下买路钱”,消费者到时肯定不愿意“买单”,因为收费太多了。

4. UMS业务门槛高。由于UMS的业务模式中有一部分业务收入来自于最终用户,这种模式下的业务管理和结算收费网络庞大,难以长期维系,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的先期投入对于新的服务商而言,是一个大门槛。即便解决了上述的计费问题,运营服务商还必须搭建庞大的收费网络,以保证及时收取相关费用。这两者相加,投入产出很可能得不偿失。

5. 巨额的市场推广费用。一项收费的新业务要让人们接受并心甘情愿地付出金钱,其市场推广的费用不会比软硬件的投入少。

如此看来,UMS岂非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看得见,用不上了吗?其实问题也并非无从解决,从上述列出的难点来看,只要不是ICP、小的ISP,而是大的电信级运营服务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就能利用自身已经拥有的丰富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将这些非技术性缺陷一一弥补。

大的电信运营服务商早就搭建了一个足够容量的系统,对于UMS的用户基数与增长级数有足够的空间予以容纳,只需购买相关的软件系统加以调试,就可在技术上“打开龙头放水”。

一些运营服务商有的原本就是一家,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有的是“全执照”,如中国联通,固网、移动、数据,什么业务都能做,将相关的网际协议达成内部流通,远远要比第三方介入容易;而对于呼台来说,UMS更如“汪洋中的一条船”,有了这个载体,便有了增加附加值的可能。

电信级运营服务商苦心经营数十年,早就拥有一个功能强大、触角无处不在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其收费方式可随电信账单一同寄出,以确保及时回笼资金,这一点从主叫收费的ISP上就已经证实行之有效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电信级运营服务商本来就拥有一个现成的客户群,上亿门固定电话、几千万移动用户、数百万个邮箱、呼机,这些资源是其他想染指UMS的服务商们不敢奢想的。有了这个家底,再开展UMS的服务,就可以大大降低UMS起步时为获取固定流量的客户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UMS在具有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在用户潜在需求的刺激下,各类电信运营商就有可能是伸向“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只手指,屏气凝神、全神贯注,一幅比想像还要精彩的画面便会展现出来。联通上海就在不久前推出了面向联通国脉呼机用户、ISP接入用户和手机用户“三网合一”的UMS服务。

UMS 究竟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都把UMS看成是通向未来的彩虹桥,认为谁推广了UMS,谁就会吸引大量的客户群,制造出可观的现金流。然而,需要提醒的是UMS本质上并不是获取新客户的最佳手段,而是保持老客户,增加每个客户终身价值的有力工具。UMS生来就是一项增值性服务,只有客户具有了多种联系方式之后,他才会产生统一的增值效应,并呈几何级的效应增长,就如手机短信息、传真等。我们认为,UMS会为运营服务商提供诸多好处:

1. 为企业和最终用户提供统一信息服务,从而得到直接注册费用和其他间接收入。
2. 减少客户流失,增加服务粘性,提高客户终身价值。
3. 提供差异化服务。统一信息系统通过大量新颖实用的功能,有效吸引客户,避免使电信服务商品化、同一化,为服务商提供长期竞争优势。
4. 通过将统一信息的所有服务和其中的某几项服务与现有的电信服务捆绑销售,利用“套餐服务”,提高整套服务对客户的价值。
5. 统一的用户界面,如Web界面、电话界面和无线界面,为服务商提供附加的高利润广告收入。

什么是好的UMS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UMS的厂商比较多。我们认为,选择一套优秀的UMS系统是确保服务商从UMS服务中真正获利的必要条件。什么是好的UMS系统呢?

1. 是否是真正的“统一”信息系统。真正的统一信息系统必须满足统一的用户目录、统一的信息存储、统一的用户和系统管理等技术特征。仅仅通过升级电子邮件系统或语音邮箱系统的“集成”信息系统方案,在技术上具有天然的劣势,很快将被UMS完整方案所淘汰。

2. 是否是电信级的解决方案。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服务的稳定性、可扩充性、可伸展性至关重要。所以UMS系统应建立在大容量的电信级信息平台上。

3. 是否有基于UMS平台的其他垂直型增值方案。普通的UMS服务不具有很强的差异化特征,如果厂商的方案能提供基于UMS平台的其他垂直型增值方案,并且这些增值方案是由一些可插拔的模块集成而成,这样服务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在已建成的统一信息基础平台上灵活地推出不同的服务。

4. UMS下一代产品将是个人信息助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和统一通信系统(Unified Communications), 现有的UMS能否向下一代的产品平滑过渡亦是提高服务商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信息时代在技术的推动下,正步入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代。WAP喧嚣过后,无人喝彩;铱星计划貌似伟大,却险些在太空陨落。但是人们并未在失败面前退缩,无线上网即将由新的承载层技术(GPRS和3G)来实现;铱星也宣布了它的重组,计划将服务对象的定位从高端经理人员用户转到更需要这种服务的工业用户。WAP和铱星就像两只凤凰,正在努力地“涅磐”着,UMS是否又是一只凤凰在“涅磐”呢?业界正在努力。

摘自计算机世界网



相关链接:
综合信息服务将“爆炸式”增长 2001-06-15
iPlanet成为爱立信首选消息平台 2001-06-14
灵活性是衡量UMS系统的标准 2001-05-28
亚信统一信息定位运营商 2001-05-25
多种消息成一统 200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