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厂商>>语音板卡开发商>>东进技术

领头羊东进

彭芳 2001/11/01

  1993年初,3个清华毕业的年轻人凭着一股子热情创建了一家科技公司,5个月后,他们的公司在证券业一鸣惊人,成了券商的首选。最初的成功使得后来的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公司成了CTI这个新兴产业的领头羊,并一直沿着CTI产业在走着。

  新世纪带来了新风貌,也给了东进技术新的生机。2001年初,公司被评为“2000年度深圳市科技百强企业”,“2000年度深圳市福田区私营企业纳税大户”第九位。公司还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办事处,并成功进行运作。接着,全新系列产品面市......

  这些对于当年只有3人的公司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公司总经理李如江先生谈起公司走过的路,很是庆幸这些年来的执着和坚定。从1993年开始创业到今天,东进技术曾面临多次的选择和转型,然而凭着对产业未来的把握和信心,公司一直沿着CTI产业核心部件——电话语音处理卡的路走下来了。李如江如是说:东进技术的成功就是依赖于这种“钉子精神”,得益于这种“钉子精神”,而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也将继续发扬这种“钉子精神”,并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创业5个月销售500万

  即使在今天,东进技术依旧是一个典型的创业成功故事,依旧是一个让人称羡不已的故事。

  1993年,国内证券业迅猛发展,投资者对于这个行业充满了热情和憧憬,炒股的人数迅猛增长。采用传统手工股票交易方式,效率相对较低,远远满足不了投资者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人们提出了“电话下单”的概念,由此产生了证券自动电话委托交易的方式。市场造就了对CT产品──电话语音处理卡的需求,也给东进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机。

  此时,刚刚成立的东进技术,却敏锐地看到了CT产品的潜力和市场前景,投入全部精力进行产品研发。当时,由于市场对CT的概念和定位还不甚理解,有些人试图从PC的角度来理解这种产品,按照显卡、声卡的思路,开发出了一些产品并投入应用,系统应用却很不稳定,影响了股市的正常交易。与别人不同,东进技术对于CT产品有着自己的思路。他认为,对于证券业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稳定性,并开创了将交换机模块引入语音处理卡设计的思路。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东进技术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电话语音卡——TC-08AI型卡。

  在短短五个月时间里,东进技术借助语音处理卡,销售额超过了500万人民币,当年年底,(即1993年的11月份)产品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脱销局面。由于公司起步阶段的成功,为后来东进技术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艰难的选择

  发展企业和及时盈利,这两者的关系在有些人看来也许并不矛盾,发展企业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赚钱吗?然而,在创业初尝到甜头的东进技术看来,这两者中取其一的选择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1994年,证券业在国内越来越火,赚钱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由于1993年电话委托交易方式的出现,针对证券业的行业集成商的生意更是兴旺。据李如江介绍,当时作为硬件产品,东进技术卖给集成商语音处理卡,集成商再以软硬件打包的方式卖给券商,价格就翻了一番或几番,两者之间巨大的差价,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等闲视之的,特别是对于东进技术这样一个创建不久的企业,更具有吸引力。

  “是继续从事CT硬件产品,还是转为利润丰厚的系统集成”,这个棘手的问题在1994年就一直缠绕在李如江心头。很明显,转做系统集成,利润来得快,而且市场空间也相当大。但透过证券业表面的红火,东进技术看到的是CT产业的未来。作为一种联系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的工具,CT产品的应用不应只局限在证券业,而是在更加广泛的行业,如电信、银行、电力等等,也应该会开发出更多的应用。相反,做证券业系统集成,市场终究有饱和的一天,利润也会越来越薄。

  从另一个角度,东进技术作为清华学子创建的科技企业,其优势在于研发,在于对先进技术的把握,而系统集成与硬件产品相比,其要求的技术底蕴弱,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看到未来的市场,东进技术就定下心来,继续做硬件产品,为他人做嫁衣。

  作为学者型的企业,东进技术在市场上也不逊色。为了更好地推动市场和电话委托应用,促进CT产业发展,东进技术在1994年主动为CT系列板卡申请入网许可证。当时,由于CT产品技术太新,有关部门都搞不清楚CT系列产品应归于哪类产品,而且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测试标准。但东进技术却执着地认为,作为一个接入公网的产品,语音板卡应该有入网标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整个产业才能得到规范和推动。于是,公司一个地区接一个地区地主动寻求测试,争取入网许可,1994年东进产品通过了广东省、湖北省、天津市的入网检测,获得这些地区的入网许可,并获得第一张同类产品的全国入网许可证,同时建立起了国内第一个CTI硬件产品的企业执行标准,该标准后来被有关部门用来作为检测国内同类产品的参考依据。

  顶峰时脱胎换骨

  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看不到未来的公司,没有前景;只看到前景而不从眼前着手的公司,基础不牢。

  开拓新的市场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而对东进技术来说则是难上加难,原因很简单,公司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于市场,更来自于产品。从公司研发第一款产品开始,为了保证证券交易的稳定性,东进将交换机模块引入板卡结构,并逐渐形成了基于交换机架构的TC系列产品,而国际上的CT产品都是基于标准的DSP架构。

  李如江说:东进改变产品架构,还有另外一种想法,那就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好的产品。改为DSP架构后,国外有许多公司专门从事DSP算法,这样东进就可以采用和国外厂商合作的方式,改进产品。而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经过3年辛苦的产品研发,基于DSP架构的东进D系列产品终于完成。2001年7月,东进技术又推出了更为国际化的新产品——七号信令网关。

  借助新产品,东进技术开拓了不少新行业和新市场,如电话银行、电话报关等,显示了新架构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

  新千年管理整体提升

  2000年,东进开始进入管理年,管理是分两条线来完成的。第一条思路是股份制改造,这已在当年完成,并着手开始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准备;另一条思路是沿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展开。其实,步入管理年之后东进的变化,任何一个熟知东进的人都可以感受出来,以前没有的部门,如营销中心、产品制造中心等都开始运作,在全国的各地分支机构都也建立起来。

  东进技术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现有100余名员工中,80%以上为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研发中心集聚了众多的CTI产品研发工程师,以多年来对CTI技术的深刻理解,产品始终追踪国际最新技术。经历国内CT产业的发展,看到公司的起起伏伏,东进坚信一个道理:研发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东进每年都要留存销售额的15%投入到研发中去。目前在公司员工中,有20%以上的人员是研发人员,10%以上的技术支持人员。在上海,东进还设立了CTI开放实验室,为客户提供研发、测试、演示、培训等开放的环境。

  市场营销是东进以前较弱的一块阵地。其实这也很自然,公司创业阶段规模很小,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产品做好;后来为证券业服务时,依靠七大合作伙伴的力量,就支撑起了近80%的份额。因此,一直到2000年初前,整个公司市场销售只有一个人负责,基本上是以产品为导向。当向别的领域开拓时,当公司进一步发展时,东进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并及时进行调整。在李如江的心中,作为产业的领头羊,公司需要一种内在的机制和管理模式去运作,用系统化的方法来搜集、分析出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并通过产品传递给市场。因此,东进的市场营销部也在积极运作,希望能作好市场研究,发现未来的市场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机制,并与合作伙伴一道共同创造市场商机。

  此外,公司还在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在保障产品品质上下功夫。可以看出,专注于CTI的东进技术,通过管理,终将跃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做一根更为强大的CTI钉子。

摘自:中国计算报 20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