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网通 E-office专网通信解决方案
--IP电话系统+数据网络+增值应用
2005/10/11
"在政府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省各级单位通信需求日益增长,内部办公效率急需提高。除了建设内部的数据网络,还需要一种建立内部综合通信系统的完善方案。这一系统需要具有开放式的结构;能够随着内部通信量增长而平滑扩容;能够方便的连接内部各级单位原有通信系统;另外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通信备份方案。" 深圳世纪网通公司针对政府、行业专网的需求,推出"E-office"IP电话通信系统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级政府机关、税务、公检法、党政系统、邮政、金融、保险、电力、海关等机构。系统设备率先通过信息产业部、国家金融实验室等权威机构入网检测,已在国内100多个大规模IP电话网络中得到成功应用。
多业务功能的融合,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
除了通过VOIP系统解决全系统内部语音/传真通信之外,"E-office"系统还可以为基层单位提供数据接入/防火墙(网络安全)/网络代理服务器/LAN局域网接口等功能;为中心机构提供呼叫中心Call
Center / 电话会议等功能。
二、系统应用方案
政府、行业VOIP系统结构图:
语音接口数目 |
1-16E1 |
VOIP通道数 |
30-480 |
E1语音接口 |
BNC,RJ48(75/120Ω平衡电阻) |
以太网接口(RJ45) |
2个10/100M Base-T 以太网接口
|
VOIP协议标准 |
H323/V4(RAS、Q.931、H.235、H.450)、RTP/RTCP; |
信令标准 |
ISDN
PRI、NET5、ITU PRI、EOUR
PRI,中国一号,CAS,QSIG,DSS1 |
语音编码 |
G.723.1 (5.3K 6.4K b/S)、G.729 A/B(8Kb/s)、G.711 Alaw/Ulaw (64Kb/S) |
传真协议 |
T.38、T.30 |
用户分机数FXS |
32-512路 |
环路中继数FXO |
8-64路 |
VOIP通道数 |
8-64路 |
E1语音接口 |
BNC,RJ48(75/120Ω平衡电阻)1-16 |
以太网接口(RJ45) |
2个10/100M Base-T 以太网接口
|
VOIP协议标准 |
H323/V4(RAS、Q.931、H.235、H.450)、RTP/RTCP; |
信令标准 |
ISDN
PRI、NET5、ITU PRI、EOUR
PRI,中国一号,CAS,QSIG,DSS1 |
语音编码 |
G.723.1 (5.3K 6.4K b/S)、G.729 A/B(8Kb/s)、G.711 Alaw/Ulaw (64Kb/S) |
传真协议 |
T.38、T.30 |
VOIP协议标准 |
H323/V4(RAS、Q.931、H.235、H.450)、RTP/RTCP; SIP |
语音编码 |
G.723.1 (5.3K 6.4K b/S)、G.729 A/B(8Kb/s)、G.711 Alaw/Ulaw (64Kb/S) |
传真协议 |
T.38、T.30、FRF |
语音质量保证QOS |
语音优先标记(TOS);动态抖动缓冲区(JIFFER BUFFER); 语音侦测(VAD)及舒适背景噪声生成(CNG); Diffserv |
语音接口 |
2-16路(可级联至128路) |
语音接口类型 |
FXS/FXO; |
网络接口 |
1个WAN口,4—8个LAN口;自适应10/100Mbase-T以太网接口 |
无线终端 |
3-64路无线PHS终端电话 |
本机内部交换 |
语音端口可设置分机号码,内部通信为PCM方式 |
语音信箱IVR |
16段语音提示,用户可自定义。 |
|
|
网络标准 |
IEEE
802.3 、IEEE 802.3u、IEEE 802.3x 、IEEE
802.1q、IEEE 802.1x |
网络协议 |
IP、NAT、ICMP、ARP、HTTP、BOOTP、FTP、TFTP、DHCP、 |
路由功能 |
最大路由转发能力(吞吐率)不小于1Mpps ,最大转发数30,语音QOS |
LAN以太网功能 |
4-8路嵌入式以太网交换机模块 |
防火墙功能 |
嵌入式防火墙模块,IP包过滤,IP端口屏蔽,防止URL攻击等 |
代理服务器功能 |
NAT代理上网,内部网络和外网安全的隔离,用户/web访问控制 |
DHCP服务器 |
自动分配局域网IP地址 |
世纪网通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
Centnet鲁花集团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2009-09-21 |
世纪网通行业IP语音系统解决方案 2009-08-25 |
世纪网通政府行业IP语音系统解决方案 2009-08-21 |
世纪网通企业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2009-08-12 |
Centnet基于卫星通信的VOIP应急通信方案 2009-07-14 |